江山遍地修罗场(58)
第二件是他的经历。荀氏英才辈出,此人自小饱读诗书,不过弱冠便在殿试中夺得魁首,之后入翰林院任职,为人严谨,行事认真,是为储相之才,位极人臣指日可待。
不过传闻有一日,他与几位同僚外出时偶遇一桩命案,这桩命案很奇,凶手是位惯犯,官府寻他已久,却迟迟不得线索。荀理仅凭借几滴形状各异的血迹,便锁定了真凶。当中过程传得神乎其神。
这桩命案告破后不久,他放弃了原有的大好前程,转去了刑部成了一名刑官。所有人都为他惋惜不已,然他本人对此并不在意,对世人所求的名和利都很看淡。
“至于第二位则是如今任秘书监的言怀真。”赵锦繁道,“作为与荀理同科出仕的榜眼,无论是才学还是为人都无可挑剔,而且听闻您对他十分欣赏。”
听赵锦繁夸赞完言怀真,荀子微想到了什么眸色微沉,道:“他的能力和为人的确都很出色,但我并没有欣赏他,相反十分厌恶此人。”
赵锦繁不解:“为何?”
荀子微直言道:“因为你喜欢他,所以我讨厌他。”
赵锦繁愣住,过了好半晌,她回避他的视线,神色略显窘迫:“虽说你我立场不同,但也不至于因为我对他颇为欣赏,就恨屋及乌吧,更何况他并非保皇派中人。”
荀子微闻言一默,而后几不可察地轻叹了一声:“我明白,对他我会公事公办。”
赵锦繁松了口气,继续接着方才的话道:“荀理近些年埋首刑案,无心其他。相比之下,言怀真离开大理寺后,坐镇秘书省,对时事知之甚广,熟练通晓经略,是为考官的上佳人选。虽然您直言自己不喜此人,然您从不会因私欲影响公事。因此我赌第二位考官是言怀真。”
荀子微打开第二张纸,上面的确写了言怀真的名字。
只剩下最后一人,只要猜对那个人,便算赵锦繁赢。
荀子微神色平静,似乎并不意外她能猜对,所谓猜心说到底考验的不过是她对朝中臣子的了解和取舍罢了。对赵锦繁这种能把数百朝臣历年考绩倒背如流的人来说,并不难答。
他甚至能猜到第三轮她会说出哪个人的名字。但很可惜,答案并非她所想的那位。
荀子微看着赵锦繁道:“你很聪明,但我不会输。”
“说吧,你最后的答案。”
“不急,容我再想想。”赵锦繁道。
她思考良久,开口道:“您希望科考能为大周带来生机,想要新鲜血液涌入朝堂,必然不会选一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之人为考官。我猜您选的那个人是诸位朝臣中特别的存在,非是世家豪族出身,年轻而身居高位,政见推陈出新,关于他的为人争议重重,能力却是数一数二的出类拔萃。这个人正是如今身居相位的沈谏。”
听见意料之中的答案,荀子微面无波澜,抬手去揭最后那张纸条。
“等等。”赵锦繁不知出于什么理由叫停了他的动作。
“我还能改答案吗?”她问。
荀子微道:“为什么?你选择他的理由不是很充分吗?”
赵锦繁看着他道:“理智在告诉我,朝臣之中沈谏是最贴合的人选,可选了他,我的心却难以平静,因为它觉得这个答案不是它所中意的,它想让我赌一回。”
荀子微很清楚,此刻只要他咬定落子无悔,这一局便是他胜。但某种复杂而隐秘的心思在疯狂作祟,让他想要从她口中听到那个人的名字。
或许赌局从这一刻真正开始。
“那么你心中所中意的是谁?”他随心而问。
赵锦繁说出了那个人的名字。
她抬眼看向荀子微道:“您没有规定我不能选他,不是吗?”
荀子微问:“你确定他是你中意的人吗?”
赵锦繁肯定应道:“我确定。”
“好吧。”荀子微道,
“恭喜你。”
赵锦繁道:“我猜对了?”
“嗯,你对了。”荀子微道,“我是属于你的了。”
赵锦繁一怔,双眼微睁,纤长眼睫如蝶振翅般毫无规律地乱颤。
半晌听到他补了句:“只今晚。”
赵锦繁扯着唇角干笑了几声,道:“当然。”
荀子微看着她低声问:“所以今晚你想让我做什么?”
*
掌灯时分,荀子微结束宣政殿的集议,回去换了身装束,前往紫宸殿赴约。
紫宸殿外,赵锦繁一身常服打扮,站在马车旁等他。荀子微远远看见了她的身影,快步朝她走去。
赵锦繁见他走来,微微一愣,原因无他,今晚他的装束与往日相比着实花枝招展了些,平日他的衣着总是万年不变的灰、白、皂,难得见他穿浅黄这种明亮的颜色。
他的眉目本就华丽精致,着装一改,就更显光耀照人了。
荀子微走近,见她走神,问道:“怎么了?”
赵锦繁回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您今晚的衣着格外特别。”
荀子微告诉她:“从前有个人说,我穿这个颜色好看。”
“那个人眼光真不错。”赵锦繁弯眉笑道,“我也这么觉得。”
两人站着说了几句,一同坐上马车,朝宫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