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80)
赵锦繁朝那扇开启的大门走去。
日光透过淡黄纱窗照进屋内,里头一片亮堂。房梁上挂着一条白绫,高高悬在其上之人已没有了一丝生息,衣摆随风轻晃,藏在衣摆下的手却一动不动僵在半空。
他死了有好一段时辰了,救不回来了。
张永低着头道:“当时见他似乎风寒未愈,身体难以支撑,又见时辰尚早,微臣请示过君上后便派人送他到此处暂歇。他说想到今日要被授官,昨夜太过激动没睡好,想小睡一会儿,我等便也未上前打扰,只留他在此独自休息。”
原本想着这人未来可期,可得好生待着,卖他一个情面也好,谁知却是好心办了坏事,如今想来后悔万分。
“等时辰差不多了,微臣请人过去叫他,却发现怎么叫都叫不应。来请他的人察觉不对劲,立刻推门进去,就发现他竟被人吊死在房梁上。”
赵锦繁木然望着那张瘦削苍白的脸。
他的先生还在等他实现抱负,他的同乡盼他光耀乡里,他那些寒窗苦读的友人将夙愿托付给了他……
长街尽头那些百姓们还等着他回去。
她想他走之前,大概还没来得及回乡再见他思念已久的母亲一面。
故乡山上的日出是怎么样的?不知他还记得吗?
他很肯定地答应过她,他会是最好的开始。
可现在一切似乎都结束了。
荀子微从人群中走来,抬手遮住了她的双眼。
“别看了。”
赵锦繁回了声:“嗯。”
第43章
京城西市长街尽头,平日受过江亦行关照的百姓们结伴站在街头。
他们没有很多银两为江亦行摆酒设宴庆贺,也不认得多少字能写文作诗赞美他感谢他。
知道今天是江亦行被授官的日子,一群人一大早就拉着横幅站在街头,等着为江亦行壮大声势,风风光光迎他回来。
百姓们站在街头等啊等,怎么也不见江亦行回来。
早上还是春光明媚的好天,到了午后天莫名阴沉了下来,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雨丝。
众人打着伞站在原地,或带着孩子在一旁屋檐下躲雨,谁也没走开,生怕这一刻走开了,下一刻江先生就回来了。
雨水打湿了横幅,横幅上“青云高飞”几个字沾了水,糊作一团,已经看不清楚字样了。
天暗沉得厉害,空气又闷又湿,堵得人喘不过气来。
久久不见江亦行归来,众人心中升起隐隐不安。
人群中世面最灵的虞秀才,已经赶去了城内最有名的几家酒楼,那些酒楼常有官员贵戚往来,或许能在那打听到什么。
也不知过了多久,虞秀才回来了。
众人围了上去问:“先生呢?”
虞秀才望着众人沉默,末了只说了一句:“先生不会再回来了。”
为什么?什么叫不会再回来了?
百姓们不停追问。很快有人悟道:“你们真笨,先生当然不会回来了,先生要做大官去了呀!”
“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呢?”
“这可是大好事啊!我就知道好人有好报。”
虞秀才闷声低头,听见人们开怀的笑声,终于忍不住道:“先生没了。”
“没了”是什么意思?
所有人都看着虞秀才。
虞秀才说:“没了就是死了。他死了,是被人吊死的。”
在他人生中最风光的一天,被活活吊死在了皇城。
新科状元于皇城暴死一事,是怎么也没法一直瞒下去的。尽管如此,暂且封锁消息,以便应急处理这一点,赵锦繁第一时间便想到了。
荀子微封锁了皇城,在刑部盘查完所有在场之人,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
京城最繁华地段的几间酒楼里,也不知是谁先说起的,说状元死了。
起初人们只是当笑谈,但很快有人发觉,今日所有去皇城参加授官仪式的新科进士和官员们都迟迟还未出宫。
皇
城紧闭,官眷们在家中等得焦急,便派人各处打听消息。
不知是哪位官眷,神通广大,从封锁的皇城内,带来了确切消息。
新科状元死了,是被人活活吊死的,死在皇城,死相极惨。
历朝历代从来没出过如此骇人听闻之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科举刚过,还有不少士子未从京城归乡,得知这一消息,皆是震惊不已。
尤其是那些家世不显的寒士们。
明明天还是亮的,却觉身处黑夜。明明是春暖花开之季,却觉寒意彻骨。明明已经看见希望,希望就这样没了,被人生生掐灭了。
是谁杀了他?是谁不希望他活下去?为什么死的偏偏是他?他怎么能就这样死了呢?
想到了上京以来受到的各种打压,寒士们皆默。
沉默过后,终于有人冲出来发问——
“难道我们这样的人,就永远都不配站到高处吗?”
“他死了,我等怎能独善其身?”
瓢泼大雨之中,西市长街。
虞秀才站在众百姓面前声泪俱下:“先生不能就这样枉死!”
“说得对。”
“找出杀人凶手!要他偿命。”
“我们要替先生讨回公道!”
……
皇城内,盘查乱中有序进行中。
赵锦繁脸色苍白,捂着胸口吐了会儿,分不清是因为怀孕之故,还是因为方才看见江亦行的死状太过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