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87)
赵锦繁问:“什么地方?”
言怀真道:“行刑时的断头台。”
大周处置死刑犯的刀都是请专人打造的,前朝喜用钝刀砍人犯头,目的是折磨人犯,让人犯饱尝痛苦后再死去,大周开朝以来,取消了许多骇人听闻的酷刑,行刑用的砍刀也由钝刀改成了能一刀毙命的利刃。
赵锦繁道:“你是说他死于极刑?”
“大概。”言怀真道,“这具尸骨埋在地下多年,很多线索都不明了,如果想进一步知道此人死时的情状,只有一个方法。”
赵锦繁问道:“什么方法?”
言怀真道:“蒸骨。”
楚昂在旁不吐不快:“你当做菜呢?”
荀子微道:“需要准备什么?”
言怀真道:“水,细麻绳,席子,柴炭再要一把红油伞。”
荀子微没多话,照他说的一一备好。
正是天清气爽晴朗日,适合验骨。
言怀真将枯骨仔细洗净后,用细长麻绳将骸骨依照顺序穿起来,置于席上。
趁他穿绑尸骨的时候,楚昂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依照他的吩咐,在事先挖好的一处大小适中的地窖里点上柴炭,将地窖烧红后撤掉火,然后用酒和醋泼洒地窖。
酒水和醋遇热蒸腾,趁着热气蒸腾,几人合力将尸体小心抬进地窖之中,再用席子盖上。
楚昂问道:“这要蒸多久?”
言怀真道:“约要一两个时辰,待到地窖彻底冷却。”
楚昂道:“这方法管用吗?”
言怀真道:“你一会儿看便知道了。”
晌午,日照当空。
那具无名枯骨从冷却的地窖里被抬了上来,放在烈日之下。
“答案马上就会出来。”
言怀真走到枯骨边,对着阳光打开红油伞,阳光透过红油伞照在枯骨之上,霎时枯骨之上浮现许多方才未见的红色痕迹。
“蒸骨过后,生前被打之处,会在红油伞下显出红色血荫。倘若生前断骨,则断骨处可见血晕开的痕迹。”
赵锦繁看着枯骨之上密布的红色血荫怔了怔,听见言怀真道:“此人生前曾遭受酷刑。”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受如此残酷的刑罚?
言怀真道:“男子,约死于三四年前,曾犯有重罪,罪大恶极。”
第47章
楚昂愣道:“你说他犯有重罪,罪大恶极?”
言怀真道:“不错。”
他指了指这副枯骨的肩胛处道:“你且看此处。”
楚昂伸长膀子凑近看。
言怀真道:“这副枯骨的左边肩胛骨上被穿了孔,穿孔之处可见血晕开之色,也就是说他在生前被人穿透了肩胛骨。从穿孔的形状来看,穿透他肩胛骨的应该是一种较粗的铁索。”
楚昂道:“铁索穿肩?”
荀子微道:“这是一种刑罚,通常为了控制犯有极刑的重犯,会用钢针或铁索穿透犯人的肩胛骨,使其失去行动能力。不过这种刑罚太过残忍,受刑过程极度痛苦,大多数人会在行刑后不久死去,便是不死也废了,因此近些年已经极少见到了。”
赵锦繁沉默。
这具枯骨的主人到底犯了什么罪?江亦行到底想告诉他们什么?他为什么要为了这个罪大恶极被处以极刑之人而不惜自缢?
言怀真继续道:“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从他牙齿磨损的情况来看,他死时应当未过而立之年。当然这只是粗略推断,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和各人体质差异,每个人牙齿磨损情况会有不少差别。”
赵锦繁道:“原来如此,言卿博闻强识,朕今日受教了。”
楚昂虽心中不大爽快,但也没反驳,只是侧过头轻哼了一声。
言怀真耳廓微微泛红:“臣暂时只能从这具枯骨上看出这些线索。”
赵锦繁道:“已经足够多了。”
男子,三十岁上下,大约三、四年前因犯有重罪而被斩首,死前曾被施以酷刑。
“我想只要去刑部查阅相关记录,应该能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人。”赵锦繁道。
荀子微道:“恐怕很难。”
言怀真道:“三年前储位之争,许多官员受牵连而落马,一番动乱过后,因人员变动,署衙搬迁,盗窃走水等多方原因,三年之前的刑案记录缺漏甚多。之后……摄政王掌权,虽请专人对此查漏补缺,不过有些案卷还是找不回来了。”
言怀真虽未明说,但赵锦繁听出来了。她那几位皇兄互斗,背地里没少干破事,为了销毁对自己不利的罪证,偷案卷烧库房导致过去许多刑案记录缺漏难寻。
忙活了好半天,线索突然断了。楚昂有些泄气,军中尚有要务,他没在长阳殿多留,只同赵锦繁说,有需要帮忙的再找他,便告辞了。
言怀真安放好枯骨,便回了藏经阁当值。
赵锦繁送了他俩一程,而后又回了长阳殿。
荀子微正着手准备午膳,抬头见她从长廊那头走来,笑问了句:“他们都走了,你不回去?”
赵锦繁望了眼他切菜的手,熟门熟路地在藤椅上坐下,回道:“您不是早就知道我会回来吗?午膳都做了我的份。”
荀子微道:“习惯做罢了。”
赵锦繁靠在藤椅上,托起腮静静望着他。
荀子微察觉到她的视线,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赵锦繁笑道:“他们都走了,此地只剩下你我,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