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96)
至于他……
刘琮说不下去了,可他必须要说:“天下寒士写万人请愿书,要求即刻赐死他这个无耻势力之徒。满身污名洗不净,为求清明留人间。”
“一个人二十余载的心血和热血流淌的躯体,换一次公平考试的机会。”刘琮对着满朝文武比着一根手指,痛心道,“就一次。”
大殿之内静了很久,谁也没有出声,只是屏息注视着刘琮。
刘琮注视着陈守义断裂在一旁的头骨,道:“他行刑那日,我们几个去送他最后一程。我们走在寒士们中间,听见周围人不停叫好的声音。他们都在骂他,都要他死。我真想求求他们不要再骂了,可是我不敢。”
他是个胆小鬼。
临刑前,陈守义已被穿透了琵琶骨没法动弹了。刽子手下刀前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
他吃力地朝天边望去,只留下一句——
“娘,儿出息了。”
朱启抬手遮住了眼睛。张永拿胳膊肘击了他一下,说他一把年纪了,别在大殿上做这种丢脸之事,回头被下属耻笑。朱启应了好,但是眼眶里的水却止不住。
刘琮平复了很久,才接着道:“他被处死后,人群欢呼一片。微臣和江生还有其他几位寒士一直等到天黑,去乱葬岗将他的尸首给刨了出来,安葬在无名碑下。”
“那日过后江亦行病倒了,病了很久才得以痊愈。之后会试重开,微臣去重考了,江亦行却没赶上。但我与他竟阴错阳差先后成了状元。”
他们将写了功名的金书帖子烧祭给了长眠于无名碑下的孤魂,他们多想告诉他一切都会变好,可惜天不从人愿。
就在放榜前一天,江亦行得知自己病了。上天好像在跟他开玩笑,他刚知道自己快死了,第二天就中了状元。
可恨壮志未酬身先死,无脸面去地下见守义。
于是他们谋划了这场皇城自缢。
刘琮道:“江生本不想牵扯微臣,可微臣本就不是什么为官之材,这一生恐怕都不会有何说的上嘴的建树。微臣想这辈子就大胆一回,一回就好。”
“如此,我也能有脸去地下见他们了。”
赵锦繁听见这话,立刻警惕,命人上前看住他,以免他胡来。
刘琮知道赵锦繁担心什么,他说:“陛下放下,微臣不想死,微臣还要留着这条命替他们收尸。”
要留着命看守义重获清白,要见这世道逐渐清明。
*
这场朝会在沉默中落幕,众臣三三两两散去,刘琮被带下去详审。
赵锦繁迈步走出殿外,抬头见艳阳高照,微觉有些炫目。
她正出神,前边传来荀子微的话音:“小心脚下。”
赵锦繁回神,低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汉白玉石台阶。
荀子微道:“你还好吧?”
赵锦繁回道:“朕很好,不过稍觉有些胸闷。”
荀子微站在阶下,仰头望着她,朝她伸手:“走吧,随我去散散心。”
赵锦繁瞧着他伸到眼前的手,想到先前大朝会上误牵他手的糗事,愣了愣问道:“您朝我伸手是想请我先行?”
荀子微道:“不是。”
没等她反应,荀子微牵过她的手握紧。
赵锦繁怔怔地看着被他牵起的手,被交握的五指传来熟悉又陌生的温热,她张了张嘴好半晌没说出话来。
荀子微没看她,目光落在汉白玉石阶上,道:“我说了,小心脚下。”
赵锦繁“哦”了声,由他牵着下了台阶,在平地上站稳。
荀子微松开她的手,淡淡地叮嘱了一句:“下次身体不适,不要硬撑。”
赵锦繁应下了,心说:其实她也没有不舒服到需要被人牵着下台阶的地步。
第52章
殿内朝臣都差不多走光了,朱启还站在殿中久久不动,张永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几十年老相识了,看他如今这副样子心中不忍,便留下来安慰了他几句。
等朱启缓过一阵,两人一道从殿中出来。出了殿门,他随意朝前边望了眼,这不望不要紧,一望吓一跳。
他看见远处汉白玉石台阶上,摄政王正紧牵着小皇帝的手。
张永怔住了,抬手揉了揉眼睛,再朝远处望去,只见摄政王和小皇帝分开走着,并未有任何逾矩的举动,互相礼遇有加的样子,手也没牵在一起。
朱启瞥他一眼:“怎么了你,奇奇怪怪的。”
张永抬手擦了擦额前惊出的冷汗道:“没什么,我真是上了年纪,老眼昏花了。”
赵锦繁随荀子微一道去了太液池旁散心。两人坐上小船,漫无目的随水流飘荡。水波拍打船身的规律声响,总是能让人心绪平静下来。
赵锦繁靠坐在小船一端,望着开阔湖景,道:“朕想朕大概知道,无
名碑的传言为何在上京赴考的士子之间如此兴盛了。”
荀子微静静看着清风拂过她额前碎发:“嗯?”
赵锦繁转头看着他,道:“恐怕刘琮等人在此事上出力不小。他们不甘心陈守义就这样背负污名死去,于是便在考生中散播消息,宣扬那块石碑的妙用,引人前去。四年来,石碑下的亡魂从来没少过一日香火。他曾为天下士子能公平考试而死,死后亦被天下士子所供奉。”
荀子微道:“或许确如你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