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京秘闻录(1)

作者: 小辉 阅读记录

《东京秘闻录》作者:小辉

简介

一场天火案,无意间将军巡铺押铺赵起,卷入了一场可怕的阴谋中。

而随后接连发生的几个案件,则牵连出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案子。

赵起抽丝剥茧,连同仵作韩飞燕,开封府捉事大臣郭振山,破获这些案子,最终并阻止了一场足以颠覆大宋朝廷的惊天密谋。

标签: 悬疑推理 古代悬疑/奇幻

第一卷 天火案

第1章 韩家典库失火了

“赵起,你在哪里,赶快走。”

耳畔又响起了战马嘶鸣,依稀夹杂的,是刘达的声音。赵起顾不得浑身的伤痛,努力推开压在身上的几个尸体,艰难的爬了出来。

一抹残阳投射而来,照射在赵起身上。那一身黑色的山文甲,此时染满了鲜血,加上残阳的光芒,是如此鲜红,却又显得无比惨淡。

他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股悲壮和绝望却涌上心头,无力的跌坐在地上。

周围,已经是尸山血海。

西夏的重装骑兵铁鹞子,犹如秋风扫落叶,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宋军则成片成片的倒在血泊中,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而在不远处,一个浑身射满了箭簇的宋人,从血泊中艰难爬起来,随即被四个铁鹞子包围。

这个宋人毫无畏惧,举着一把已经断成两截的环子枪,一次次朝他们发起攻击。

无奈,他身体已经十分虚弱。而他的攻击,非但对这些铁鹞子构不成任何威胁。

反而,不断被这些铁鹞子连续攻击。

“刘达!”眼前的景象,让赵起心头迅速揪住。他顾不上浑身伤痛,拼命朝对方跑去。

可就在这时,这个宋人却满含微笑看着他,轻声说:“赵起,下辈子,我们再做兄弟。”

下一刻,一个铁鹞子一刀砍向了这个宋人的脖子。

“不——刘达!”

赵起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呼叫,忽然之间,他迅速惊醒过来。

原来,刚才又做了一个噩梦。

他撑起身子坐起,旁边桌子上一盏昏黄的油灯光芒,照亮了他的脸颊。

这是一张略显疲惫的脸颊,额头上方,一道刀疤,格外的显眼,仿佛诉说着他不同以往的过去。

而脸上密匝匝的络腮胡,杂乱无章,却又诉说着他有些混乱的生活。

虽然如此,但那双眼睛却是熠熠生光。犹如一双鹰眼,透着一抹坚毅而冷酷,搭配那两条粗粗的眉毛,却又平添了几分严谨和细致。

“押铺,又做噩梦了?”此时,外面进来一个军巡兵,迅速来到桌子边,提起茶壶,倒了一杯水,端将过来。

赵起看到他,一直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眼前的军巡兵叫林破奴,从赵起进军巡铺担任押铺到如今,一直跟随他。

林破奴年龄不大,大约有二十出头,正是弱冠之龄。

可叹他从小就是孤儿,据说爷爷曾参与宋辽战争。赵起当时从恤养司征兵,一眼就相中了他。林破奴年纪轻轻,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军人独有的坚毅。

赵起端着茶水喝了一口,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破奴,现在几更了?”

这军巡兵闻言,说,“已经三更了,我们该出巡了。”

赵起伸了一下懒腰,说,“你去召集其他人,容我换一身衣服,我们就走。”

“是。”和军巡兵躬身拱手施了一个礼,随即退出去了。

稍倾,赵起穿戴整齐,从房间里出来,此时,外面已经集合了五六个人。

且看,这几人都穿鸭青衲袄,脚上系着粗布行缠。有人携带轻弓短箭,有人携带唧筒,有人带着麻搭。

而林破奴,则牵着一匹马而来。马背上,背负着一个偌大的水袋。

赵起和他们穿着无异,不过身上却挂着一把环手刀。

而这些,就是他们一个军巡铺里最基本的装备。

军巡铺作为东京城里最基层的机构组织,在每个坊巷三百步便设置一个。以此类推,遍布整个东京城。

而每个军巡铺里有五个人,领头者就是押铺。

赵起他们的日常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防范火灾。他们所携带的唧筒,麻搭,甚至于找破奴携带的水袋,则是专为防火之用。

当然,他们携带弓箭,环手刀等武器,则是防备不时之需。因为,他们还有另一个工作,夜间巡检违抗朝廷宵禁律令,继续出现在街道上的人。

检阅了几个人的穿着以及配备后,赵起满意的点点头,说,“出巡。”

一行人从院落里出来,就上了大街,正式开始他们今日的工作。

尽管已经是三更,尽管到了宵禁时分。不过,外面依旧是热闹非凡。

门口边,就有几个卖吃食的。

那些人看到赵起他们一行人,一个个面露骇然,纷纷左右使眼色,小声道,“军巡兵来了,大家赶紧收拾摊位。”

说时间,几个摊位当下手忙脚乱,收拾起来。

林破奴走上前,指着这几个摊位喝道,“若是我们不出来,你们却还要继续设摊吗?”

其中一个摊位老板端迅速上来,满脸赔笑道:“官人莫要生气,我们这不就收摊了。切莫动怒。”

林破奴又说道,“自太祖建朝以来,朝廷已将宵禁时间缩减为两个时辰。三更休市,五更你们又将设摊,这已是莫大的恩惠。与前朝相比,你们当是如何庆幸,却还如此不满足。岂知,你们这般肆意妄为,会带来多大安全隐患。若有盗贼出没,若逢上走水失火。会给我们军巡铺惹来多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