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奉旨成婚后(42)
念头刚落下,乔蘅就听到燕嘉允的一声“知道了”,她有些惊讶地抬起头,就见他弯腰伸手攥住自己的手腕,温热手掌用力把她从冰凉的地板上拉了起来。
少年人懒洋洋开腔道:“原来我的小舅子被封璋给抓了。成亲这么多时日了,你怎么不早说?”
-
商谈的结果是乔蘅把铺子给锦衣卫,随意锦衣卫使用,用作诱饵可能就会废掉一间铺面,而燕嘉允则帮她寻找乔荀。
乔蘅的丹青很好,画了一幅胞弟的画像给他,道:“小荀今年十二岁,相貌出众,眼睛很漂亮,而且极聪明。若他知道我们正在寻他,定然会想方设法主动透露线索出来。”
燕嘉允接了画像,道:“封璋带走他无非是想替自己顶罪,如今皇上知道了封璋犯的事,你胞弟也就没什么作用了,封璋这人又自负,也不想放走他,所以估计是在哪里关着自生自灭,生命安全应当无虞,你也不必太担心了。”
乔蘅也明白这个道理,稍稍放了心,拿出铺子的票据交给他,道:“希望锦衣卫早日抓到那位杀手。”
燕嘉允收了票据,交给空镜,让他送至衙门。
买卖谈妥了,乔蘅只需要坐等燕嘉允这边的消息,燕嘉允随意地问了句:
“找到你胞弟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怎么安置他?”
“肯定不能再让他待在京都了。”乔蘅道,“至于送去哪里,妾身还没想好。”
燕嘉允慢悠悠道:“我倒是有个安排。”
乔蘅好奇地看着他:“什么?”
燕嘉允难得卖了个关子:“到时候再告诉你。”
乔蘅一时竟有些期待起来,燕嘉允能想到这个安排,不管怎么说肯定不是个坏的活计,小荀不至于无处可去。
答应了乔蘅,燕嘉允就不打算再拖延,当即招了数个暗卫现身,将乔荀的画像给他们一一看过去,下令在京都里暗暗搜寻,有任何蛛丝马迹就要上报。
这些暗卫最擅长侦查,能在七日内走遍京都的各个角落,若乔荀当真被封璋仍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燕府暗卫掘地三尺都能找得到。
燕嘉允开始忙活找人的事情后,乔蘅也没闲着,回到了垂英阁。
一方面是翻看铺面的账本,盈余充足,正好快该过年了,她打算给大家发红包,另一方面就是思索一件事——
她打算做点什么来回报燕嘉允的帮忙。
乔蘅的绣艺很好,本想给燕嘉允绣个东西,但转念一想,不管绣什么送给他都显得过分亲昵了些,好似暧昧告白似的,她不想让燕嘉允误会或是感到为难,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思来想去,乔蘅趁着燕嘉允不在府里,决定出门上街转转。
燕京最繁华的莫过于东西两市,东市卖吃食,略小一些,西市卖物件,略大一些,钱富贵那些布匹就是在西市批买的。
由于白苏、榴月和李嬷嬷都在成衣店铺子里帮忙,乔蘅便独自坐了燕府的马车去往西市。
京都进了腊月,树梢上变得光秃秃的,一片冷寂。由于太冷,街上行人也不多。
乔蘅披上狐裘披风,手里抱着汤婆子,穿得暖暖和和的才出门。她吩咐车夫慢慢地行驶,微微掀了帘子,感受着京都的寒冷,顺便往西市街铺两边扫量着。
古玩字画、衣饰铁器……西市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价钱也颇有差异。有的便宜至几铜钱,有的贵至数千两银子。
乔蘅看到一家铺面,眼睛微亮,喊了声“停”。
待马车停稳,她放下汤婆子,走下马车进去逛了逛。这里面卖的都是用窑烧出来的瓷盏、瓷杯,外头镀了层好看的彩釉。铺子客人不少,每个人手里都拿了瓷盏打算买走。
乔蘅看一眼价钱,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贵,算是适合添置在家里的物件,也适合送人。买个窑烧的瓷杯送给燕嘉允,好像还不错。
她在铺子里逛了起来,瓷都烧得很好看,高矮胖瘦皆有,但总觉得都缺了点什么,最后乔蘅走到角落里,目光定住不动了——
这是一个蜜色的瓷盏,但不算一个单独的盏,盏壁上挂了一只泥塑的毛茸茸大狗狗,被烧成黄澄澄的颜色,趴在盏沿处显得憨态可掬。
乔蘅一眼就觉得这只大狗狗很像燕嘉允。
她当即拿起瓷盏问价:“掌柜的,这个多少钱?”
掌柜抬眼一看,就笑了:“姑娘眼光真好,这泥塑烧的狗狗蜜盏乃我们这里的镇店之宝,要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乔蘅心道,这属实是贵了点,旁边都是五两十两最多二十两的,这个直接翻了倍。
她打量着这狗狗蜜盏,越看越喜欢,最后还是掏了银票付账,道:
“掌柜的,这个我买了,麻烦您给用好看一点的匣子装一下。”
“这是自然,我们这里的杯盏最适合送人,匣子都是上好的黑木匣呢。”
掌柜的麻利给乔蘅包好。
乔蘅接了蜜盏,心情轻快地走出铺子,寻思着等会回府怎么送给他才合适。
一个没注意,在马车旁匆匆撞上一个女子,她下意识护住木匣,扭头看向来人。
只听女子哎呦一声,捂着额头盛气凌人地怒视而来:“是谁走路这般莽撞……乔蘅?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