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奉旨成婚后(44)
“……”
燕嘉允情绪不太好,他一点都没被宽慰到。
他一双漆黑瞳仁沉沉盯着她,语气生硬道:“昭宁公主是不是说你什么了,让你不敢对我讲?”
乔蘅有些迷惑了,燕嘉允到底想问什么,怎么情绪越来越差的样子,她尽力让他放宽心道:“妾身没有隐瞒世子的事情,世子何出此言?”
燕嘉允眉头紧拧:“那她说你什么了?”
乔蘅想了想,终于答出了燕嘉允想问的东西:“他说妾身想打动世子就是痴心妄想,你看不上妾身这种循规蹈矩的女子,也不会喜欢上我,不然怎会迟迟不与妾身圆房。”
回忆了一下,确实没别的了。
燕嘉允只见眼前的美人峨眉轻蹙,而后很坦然道:“就是这些陈言旧语,毫无新意的。”
语调很温柔,轻声细语的,似是想宽慰他,叫他也别在意。
燕嘉允:“……”
他心头压着一股不知名的不痛快的情绪,总觉得很不爽,好像刚才纠结了一路的事情根本没被乔蘅放在眼里。
脑子里的想法还没来得及过一遍,话音脱口而出:“你就不想与我同房从此平息流言蜚语吗?”
乔蘅一愣,惊愕地望向他,似是根本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以至于一时回答不上来。
燕嘉允微微一愣,瞬间觉得后悔,话不过脑子,他怎么就说出了这种话来!绯红瞬间烧红了耳朵,他磕绊地开口:“不是,乔蘅,我的意思是……”
一出声才发现根本无从解释,越辩解越尴尬。
乔蘅倒是率先反应过来,噗嗤一笑,温和轻声道:
“妾身知道世子担心,但是世子实在多虑了,不过是一些流言蜚语,妾身行得正坐得直,不会被非议所影响,多谢世子关心。”
一句四两拨千斤的话语,化解了燕嘉允想要原地离府出走的尴尬。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你没有困扰就好。”
燕嘉允在心里说,没错,对,他就是这么想的……狗屁,他这么想的才怪。
燕嘉允总觉得再继续这个话题,会导致两个人的关系产生一些变质的改变,他打心里逃避继续深想下去。
乔蘅都不在意,他在这里在意个什么劲。既已约法三章,他又不是轻易毁诺之人。
一番对话之后再无要事,两人就地分开。乔蘅去垂英阁忙碌开布匹铺的事情,燕嘉允回了书房。
空镜指向屋内的书案,禀报:“世子,这是少夫人给您的谢礼。”
燕嘉允方才听到乔蘅提了谢礼的事,想来是感谢他帮忙寻找乔荀的,他兴致莫名不高,去书案打开一看,一个不知道什么玩意的带着狗的瓷器出现在黑木匣里。
燕嘉允拿在手里看了看,一个不知道能干什么的杯盏,像是泥土一样土不溜秋的颜色,旁边还趴着一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狗,吐着舌头直乐。
乔蘅怎么会买这种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礼物?
燕嘉允心里嘀咕一声。
空镜适时问道:“世子,给您放在哪?”
燕嘉允在书房环顾一周,终于在窗沿旮旯处寻到合适的位置,拿起杯盏走过去放那儿,思索了下,道:
“这狗盏瞧着不太机灵,就用来放抹布吧。”
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
乔蘅的成衣铺生意很红火,趁着势头,她把布匹铺开了起来,廖掌柜负责此铺。
铺里的布料都是乔蘅亲自掌眼,与京都任何一家都没有重复,都是江南那边清丽婉约的款式,一开业就格外生意火爆,颇受年轻姑娘和妇人欢迎。
更有高门大户的管事来问能不能订长期的四季布料,他们给府里的姑娘们裁衣裳。
乔蘅将这些事情的决定权都交给了廖掌柜。廖掌柜经验丰富,对于乔蘅的放权也很是感激,一门心思都扑在了这上面。
另外把白苏从成衣铺调了过来,跟着廖掌柜和他的徒弟一起学习管铺子的账。
忙碌完这些又是五六日过去了。
期间乔蘅收到了燕家老宅送来的信,信是燕夫人写的,表述了她对于乔蘅的喜爱以及无法互相见一面的遗憾,还道燕嘉允的脾气有点差,希望乔蘅多多包容,若是有不满之处可以写信给她,她与燕父定然批判燕嘉允云云。
乔蘅心里有几分暖意,作为一个被赐婚进来的儿媳,能得到婆母的喜爱并不容易,而且看燕夫人这语气,似乎喜爱她更甚燕嘉允,言语间对自己的儿子颇有嫌弃。
她认真地回了信,并表示有机会定会与燕嘉允一同回老宅拜望他们。
等两个铺子都步入正轨后,乔蘅拿到了一批比预想中还要多得多的银两。
她细数了一遍,暂时不打算还给燕嘉允,而是独自去了钱庄,把银子存了起来。
乔蘅从钱庄回到燕府,一进门就听戚叔说燕嘉允正在主院书房里等着她,她来到书房门口敲了敲门,过了会,燕嘉允打开书房。
他示意她进来,坐在书案边,乔蘅走进来才看见他拿了张京都的舆图,正用朱砂笔勾画着。
乔蘅解下厚披风放在木架上,轻提裙摆坐在书案对面,刚从外面回来双手冰凉,手边正好有个汤婆子,她捂在上面暖着手,问道:“世子,你找妾身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