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末世还剩30天[囤货](314)
至于全露和顾雪之前做的工作,也都算作工作内容,把积分数值暂时记录下来,等到之后再一起结算。
为了确保大家工作的热情,工作中额外的获得的物资,则有队员自行处理。
由于四种工作类型不同,各有利弊,外出类型有风险,但收益也会比较高,可能会有外快,内部工作可以按时休息,但收益也相对稳定。
为了能确保大家相对平等,四个中队工作互相轮换,暂定每个中队每个工作做一周,一周后与其他中队交接。
这种安排未必是最合理的,但目前也没办法把颗粒度制定得更详细,就暂且执行着试试看,有问题之后再慢慢修正。
这样,就姑且把几大块工作先安排下去了。
夏忆从娱乐室里挖出来了十台笔记本电脑。
她自己扛着笔记本电脑,拉着几个中队长开过会后,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台。
众人在内部的卫星网络上搭建了共享文档,可以更好的更新和跟进值班策略。
至于剩下的六台,夏忆还有其他的安排。
四个中队长可以完成很多表面上的工作,但工作内容显然不止这些。
避难所里休息的这几个姑娘,她姐姐夏怡,林灵琳,苗芳芳,全都有对应的事物要安排,一个都跑不掉。
来吧,大家一起愉快的工作:)
第191章
首先, 是袁希影。
从体育馆避难所带回来很多医生,夏忆至今也没时间去和他们交流。
由于之前她的行为比较强势, 对方可能对她也难免有些隔阂,现在她去交流反而浪费时间。
袁希影就很合适,大家都是同行业的人,接触起来会更好沟通。
而且她的经验也比较足,性格手腕也比较硬,也有些科室管理经验,知道医疗行业的规则和问题,能压得住众人,是最适合的管理者。
夏忆准备在在中圈搭建一个医务室,可以供中圈居住的众人治疗。
由袁希影直属管理, 体育馆回来的医生们组成, 成立一个小型医疗团队, 根据需要安排轮值, 在需要的时候可能会有外勤。
医疗团队基本的医疗设施都有,疗养院医疗室里准备得比较齐全, 但还缺一些专业器械, 以及限制类药物, 比如麻醉药,大家都免不了受外伤,麻醉药真的是救命神器。
等到全露回来后, 他们中队安排下个小队出门侦查,可以顺路去趟袁希影的医院,把需要的器械和药品都带回来。
至于他们的积分, 便会相对稳定些,每日正常工作获得积分, 如果意外出事加班,那可以额外获得积分。
至于林灵琳和苗芳芳,她们就要负责些偏支持部门的工作。
林灵琳是正经的理科生,逻辑比较清晰,工作内容更偏系统规则维护,比如人员排班管理,物资管理,积分管理等等。
苗芳芳是做销售出身,情商比较高,她的工作偏沟通和协调,负责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络调度。
这两个人年纪比较小,经验其实不太足,他们的工作还很重要,着实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成分。
但是没办法,“开公司”嘛,“创业”阶段,合适的人哪里是说有就有的,大家都是一块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夏忆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观察大家的优势,量才使用。
姐姐夏怡则作为技术支持。
她身体刚好了没多久,强度不能太大,需要看着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但其实…她需要做的事也不少。
这些开回来的交通工具们,有飞机有游艇有汽车,里面的定位工具和沟通工具,都需要进行修改和维护。
除此之外,还有安保系统和门禁系统的联动。还要把中圈和内圈的权限隔离开,夏忆身边的人跟她住进内圈,其他人住在中圈,他们都要有自己的人脸识别和门禁管理。
哦,还有积分系统。积分转换为物资还好办,积分转换为水电,就需要对水电系统作出改造,确保每个房间,甚至每个人的用水用电可以有记录,改造这套系统也需要时间。
这些事情都太专业了,只有姐姐才能搞定。
夏忆给这几位每人塞一台笔记本电脑,又各自安排了一辆车,方便她们在内圈和中圈之间穿梭后,才算把人事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事情才是重头戏。
要制定积分规则。
首先说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疗养院里的人太多了,夏忆养不起,也不能生养着,还是那句老话,斗米恩升米仇,她若是管吃管喝,迟早会像体育馆里那样,管出仇人来。
虽然夏忆的物资和体育馆有所不同,她的物资都是自己的,体育馆的物资本就是公用的,被个人所贪墨了。
但众人情绪生成的底层逻辑死一样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夏忆拥有的确实更多,但那些东西是她的,她不可能为这里的人提供与自己一模一样的物质条件。
现在大家饿了许久,拿到点吃得就会满足,但等到大家生活富足了,就会想要更多,那时候,众人不仅不会感激她提供食物,还会嫌弃她提供的不够多,不够好。
这是人性。
不是夏忆不喜欢这里的人,反而她十分喜欢,所以才要考虑各种可能性,提前避免众人之间产生隔阂。
最好的方法就是按劳分配。
提供定量的劳动换取物资,虽然每个职能辛苦程度不同,没办法保证绝对的公平,但付出和回报基本可以成正比,想要更多的物资,那就付出更多的劳动。
夏忆明确告诉大家,东西是我的,你们通过付出劳动,来我这里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