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252)
在谢璟要去私塾的头一日,卢宛并不打算送他到私塾门前,而是在玉衡院门口便止住了脚步。
一则如今卢宛有身孕,不方便外出,二来,她想让谢璟能自己独立起来,毕竟,卢宛觉得,开蒙以后,谢璟便不再是从前的小娃娃,而变成了一个正式开始读书的大孩子了。
只是,虽然平日里,谢璟总说自己是小男子汉,是大哥哥,但第一日去上学,要离开从未离开过的卢宛的身旁的时候,他却还是眼眶有些红红的,看起来有些可怜。
虽然卢宛想让谢璟坚强一些,但看着站在面前的孩子有些泛红的眼眶,她的心里,却还是不由得有些心疼酸软。
所以,在谢璟要去私塾的头一日,卢宛在他的面容上亲了亲,想着这样,可以让谢璟不要哭。
只是不曾料到,自那日以后,谢璟每回要到私塾之前,都要让她亲一下。虽然口头不说,但每回离开玉衡院之前,小小的孩子都眼眸亮晶晶地望着她,目光中暗暗带着期待。
想到谢璟方才开始读书,卢宛自己也觉得不舍得他,所以,卢宛每天都会答应谢璟的期待,让他带着雀跃开心去上学。
如今方才立春,但卢宛腹中孩子的月份已经很大了,加之她这次所怀的是双生子,所以,她的行动,现在显得格外不方便。
但,这些时日以来,闲来无聊的卢宛看了许多医书,晓得快要临产的时候,多四处走走,也对以后孩子要生下来的时候有益处。
所以今日跟谢璟一起用完早膳,谢璟去私塾,卢宛在玉衡院坐了一会子,喝了会茶,准备到后花园里去走走。
春初的后花园,草木萌发,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
坐在绣墩上,上午柔和的日光落在身上,温暖的阳光让人有些懒洋洋的。
女使站在卢宛身旁,为她斟了一盏茶水放在手边,然后望着面前的太太,笑着说道:“待今日小公子回来,明日便可以休息了,太太便不会觉得这样无聊了。”
听到身旁的女使这样说,卢宛笑着点了点头。
过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卢宛抬起眼帘来,望着身旁的女使,问道:“这几日,可有边关送回来的信?”
侍候在一旁的女使闻言,想了想,答道:“若摄政王来了信,下面的人会第一时间将信送到玉衡院的,太太不用多虑。”
微顿了一下,望着面前的卢宛,女使笑着继续道:“这一个月来,摄政王身为大将军,带着我们大寅的将士们所向披靡,从未打过败仗,可是让那些本便惧怕摄政王威名的外敌,愈发闻风丧胆。按如今的战况,想来,很快便能听到摄政王领兵凯旋的好消息了。”
听到女使这一番奉承赞美的话,卢宛只是弯唇笑了一下,未曾说话。
不晓得过了多久,被温暖的日光晒得有些困意翻涌的卢宛,想要起身回去。
只是,她方才站起身来,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有些纳罕地侧首望去,在看到来人是一个面露惊忧畏惧的小丫鬟之后,卢宛微皱了下眉,问道:“这样着急,怎么了?”
听到卢宛这样问,匆匆赶过来忙着禀报的女使,畏惧得快要哭出来一般。
望着面前的卢宛,女使声音中带着哭腔道:“太太,京城外如今暗中议论纷纷,说摄政王几日前带兵打仗,在沙场上受伤失踪,如今……如今还是下落不明……”
听到面前的女使所说的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卢宛先是心神一晃,心头涌上同样的惊骇来。
旋即,她用力揉了下太阳穴,按捺住一阵头晕目眩——虽然之前她命下人们府外若有风吹草动,便及时向她禀报,但,这个消息,很难不让她怀疑是空穴来风。
望着面前畏惧惊忧的女使,卢宛让自己镇定下来,问道:“这件事,除了传闻,便没有别的消息来源了吗?”
听到面前的太太这样问,面上有畏惧的泪水的女使方才要说些什么,却忽见水榭外面脚步匆匆走进来一个婆子,行色焦急对卢宛行礼之后,道:“太太,宫中的太后娘娘派人过来了,说有事要告知您。”
第116章 冷笑
听到面前面上尽是焦急之色的婆子这样说, 不晓得为什么,卢宛的心里,忽然涌上许多不祥的预感来。
手指放在一旁的桌案上,慢慢地攥紧成一团, 卢宛望着面前因为畏惧面上尽是泪痕的女使, 以及焦急不已的婆子, 稳了稳心神, 颔首道:“让太后娘娘派来传话的人进来罢。”
得到卢宛的吩咐, 婆子应了一声,出去让张太后派来传话的内侍进来。
待得知张太后今日派人来, 说要告诉谢府的消息之后, 望着面前的内侍面上好似有
担忧之色, 实际上眼睛深处有幸灾乐祸的得意的模样,卢宛心中一冷。
几日前,谢行之送回来的信中,还说前线的战况势如破竹,一切顺利, 再过半个月应该便能回来。
为何如今,他会忽然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卢宛不肯相信面前的这个内侍的说辞,冷冷地看着面前, 张太后派来传话的内侍。
原本来传话的内侍, 知晓这个消息, 自然是为他的主子张太后扬眉吐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