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295)
听到坐在窗畔的妻子忽然开口这般问,原本坐在她对面的谢行之起身,走到卢宛身旁坐下。
不曾等到谢行之回答自己,卢宛眉心不由得皱得愈发厉害,她望着坐在身旁的男人,启唇,正想要再问些什么,面前的谢行之却展臂将她抱在膝上,唇角微扬地颔首道:“璟儿已经不小了,应该开始学着料理这些事。”
卢宛闻言,不禁抿紧了唇。她虽然不曾说话,但望着谢行之的眼眸中,却带着一抹担忧与不赞同,显然觉得谢璟还小,不应该早早地掺进这些风云诡谲的朝中政事中去。
勾住卢宛的手指,与她十指交扣,望着她有些忧心忡忡的眉眼,谢行之垂首,在卢宛的唇上亲了一下,有些可怜似的望着她,笑着叹道:“宛儿,这几日下来,小璟做的很好的,你不必这般忧心。难道孩子长大了,可以为朕解忧,是一件坏事吗?这一日,早晚都会发生的,让他早点习惯也好,正好,朕也可以轻松下来,好生喘口气。”
听到面前的谢行之这样说,卢宛面上的神色,不由得又浮现出一抹犹疑与无可奈何来。
虽然是这样的道理,但,如今谢璟方才将要十岁的年纪,处理政事,对这样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未免会是沉甸甸的担子。
垂眸望着面前的的卢宛仍旧有些忧虑的神色,谢行之用了几分手劲,握了握
她的手,想到了什么一般,抱着她,唇角微扬地笑道:“待几个月后,璟儿能差不多完全接手这些,朕带宛儿与茉娘出宫,微服到南方去走走,住一段时间……”
这样说着,谢行之抱着怀中软玉温香的娇小女子,慵懒地站起身来,带她到已经落下帐幔,灯影朦胧隐约的床榻上去……
第136章 心结
翌日早晨, 卢宛醒来的时候,只觉得身体困乏酸痛得紧。
一只手臂支撑着床榻,卢宛缓缓坐起身来,侧首, 看了看身畔早已空无一人的床榻, 她抬手, 摸了摸身旁的被褥, 果不其然, 已经是凉透了的。
侍候在帐幔外的宫女觉察到卢宛坐起身来,不由得笑着上前, 问道:“娘娘醒了, 可要起身?”
听到帐幔外的宫女这样问, 卢宛点了下头,旋即,想到了什么,她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宫女上前,一面将曳地的帐幔打了起来, 一面恭敬笑着回答道:“这会子已经巳时一刻了,陛下走的时候,特意吩咐过奴婢们,莫要吵醒娘娘, 让娘娘好生休息。”
闻言, 身体酸乏的卢宛只是笑了一下, 不曾再说什么。
一旁的宫女侍奉着卢宛换好了衣衫,望着皇后娘娘走到梳妆台前坐下, 神色淡淡的,想到这些时日以来, 身旁的这位主子总是这般,瞧不出心情好坏,却也看着没那么开心,宫女想了想,笑着对铜镜中的卢宛道:“三位小殿下已经长得那般大了,如今,陛下又待娘娘专房独宠,想来不久之后,昭阳宫便可以再添一位小主子。”
看了一眼铜镜中正在为自己梳发的贴身宫女,想到她方才所说的话,卢宛仿佛有些出神。
片刻之后,不晓得方才想到了什么,回过神来的卢宛,只是弯唇笑笑,对贴身宫女那些奉承又安慰的话一笑而过。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她都不想再有孩子了。
……
深秋时节,天气渐渐转凉,白昼一日比一日短,傍晚的时候,因为是阴雨天气,昭阳宫已经掌起了灯,处处灯火透明的。
坐在窗畔桌案前,卢宛手中拿着一个绣绷,正在懒洋洋,有些百无聊赖地绣花,却忽然听到殿门前,传来一道推门声。
抬眸望去,在看到来人是守在外面的宫人时,卢宛顿了一下手中正在绣花的动作,问道:“怎么了?”
宫人对卢宛曲膝礼了礼,回答道:“娘娘,是四殿下过来了,殿下说,前段时间,有一本书落在了昭阳宫娘娘这里,今日过来取。”
听到面前的宫人这样说,卢宛眼中,不由得浮现出一抹诧异的神色来。
想了一下,卢宛颔首笑了笑,对面前的宫人道:“既然如此,那便让四殿下进来罢。”
谢璟落在昭阳宫的书,是两本《诗经》,原也不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书籍,只是谢璟有时候在昭阳宫随意翻看几页,所以,在谢璟找到那两本《诗经》之后,不曾离开,卢宛心里,并没有什么纳罕不解。
静静地望着站在自己面前,不言不语的谢璟,卢宛弯唇笑了一下,对面前的小少年道:“璟儿,你还有什么旁的事吗?”
听到面前的母亲这样问,并不曾挽留自己,反而听着像是在无声地下逐客令,谢璟不由得愈发沉默了一瞬,方才抬起眼帘来,看着面前的卢宛,点了下头,轻声道:“母后,儿臣过来的时候,外面落了雨,今日,儿臣能留在昭阳宫吗?”
卢宛听到谢璟用外面下雨的借口,想要留在昭阳宫,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但面上却不显。
颔首笑了笑,卢宛笑道:“嗯,那你今日便留在昭阳宫罢,秋天雨凉,免得一来一回,受了风寒,影响你白日里的正经事。”
说罢,卢宛侧过身去,拿起放在案上的绣绷,继续垂眸绣花,对站在原地的谢璟,虽然不算冷淡,但却有些听之任之,不闻不问的意味。
想到这些时日以来,自己心里难过又别扭的心绪,谢璟站在原处,默默看着面前的母亲许久,方才走上前去,坐到卢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