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室(299)
从前卢谨还小的时候,她便常常听到那时话匣子打翻了一般的卢谨,念叨想有一个同窗家那样漂亮的,娇娇的小妹,可以打扮与宠溺。
对面前的这位小殿下,卢谨倒真的做到了成为一个疼爱妹妹的大哥哥。
笑着抬手,摸了下身旁的卢谨的脑袋,陈素云有些失笑,不晓得该说这个孩子什么好。
卢策的夫人陈素云生得一张柔和美丽的圆脸,梳着一丝不苟,整齐的堕马髻,身着秋香色衫裙,整个人不胖不瘦,身形很是匀称,看起来甚有福气。
正所谓相由心生,她的性格也温文随和,让人容易亲近,过了一会子,陈素云笑吟吟地与卢宛说起荆州当地的风土人情,头头是道的,甚是引人入胜。
坐在一旁的陈素云对卢宛说起这几日晚上,按照习俗,荆州当地有灯会,到时候,她们可以带两个孩子一起去灯会顽。
在知晓这个消息之后,自小到大,从未怎么出过宫门,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的谢茉,明亮的眼眸有些期待地望着身旁的母亲。
望了望坐在身旁,微仰的面容上带着期待之色的谢茉,卢宛浅浅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颔首道:“嗯,明日有空,便带茉儿去。”
听到母后笑眼盈盈地这样说,谢茉雀跃地展开手臂,抱住面前的娘亲。
翌日晚上,谢行之与卢宛带着小小的,欢喜的谢茉,到立春的灯会去。
这是一个熙熙攘攘,热闹的集市,谢茉被她的父皇单手抱在怀中,谢行之的另一只手,牵着身旁的卢宛,一家三口在集市上悠闲松快地走着。
在集市上,一个珠钗铺子面前停下脚步,小商贩见到面前相貌与气度俱是不凡的一家人,热情地招揽生意,笑道:“郎君与夫人可要买簪子?这些都是小人自京中托人带来的,上好的玉簪,都是时下最时兴的,郎君与夫人可以挑选一二。”
听到面前的小商贩这样说,谢行之唇角微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来,他挑了一支芙蓉簪,为卢宛戴在发髻间,怀中的谢茉见了,笑得眼眉弯弯的,望着面前的父皇母后拍了下手,甜甜地笑道:“阿娘好看!”
望着面前的丈夫与女儿笑盈盈看着自己的模样,卢宛有些不好意思地面容微烫,在身后跟着的侍从上前付了钱之后,三个人正要离开,却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小妹!”
卢宛微顿了下脚步,循声望去,却见那道声音的主人是卢策,他的身旁,跟着卢三夫人陈素云,还有小少年卢谨。
见是他们一家三口,谢行之与卢宛站定了脚步,等卢策与陈素云他们走了过来。
走上前来的卢策望着面前的谢行之与妹妹卢宛,简单的行礼之后,笑呵呵地说道:“小妹,原来你们在这里,这一路上,我与夫人还有小谨可是好找。”
人来人往的街巷中,卢策说罢,望了一眼身姿娇小,亭亭玉立的妹妹卢宛身旁的高大伟岸的男人,不晓得想到了什么,眼中划过一抹稍纵即逝的情绪。
对面前的这位冷清的陛下复又拱手礼了礼,卢策面不改色地笑着继续道:“谢世伯也在这里,真巧。”
在卢策话音落下之后,他身旁的妻子陈素云,有些惊疑不定又无奈地看着身旁的丈夫,只觉得后背生出些冷汗来。
这个老东西,平日里喜欢乐呵呵的与人开玩笑也便罢了,怎么今日,在陛下面前,也敢这样口无遮拦。
甚至,话里仿佛故意似的,带着若有似无的刺。
借着宽大的衣袖遮掩,陈素云微不可察地抬手,在卢策手臂上拧了一下,责怪他的胡说八道。
而站在卢策面前的卢宛,在听到面前的三哥哥这样说之后,不由得微愣了一下。
片刻之后,她方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望向身旁的谢行之。
却见身旁仍旧牵着自己的手,一身清冷的男人颔了下首,将自己往怀中微揽了一下,唇角微勾地对面前的兄长卢策清浅笑道:“舅哥过来得的确很巧,再晚一会,我们一家便要走了。”
在小心翼翼确定面前的陛下并不曾有什么怒意之后,陈素云提心吊胆的心,方才渐渐落了下来。
看了一眼这会子身旁反倒安静下去的丈夫,陈素云笑着缓解这微有些尴尬的氛围道:“这样大的灯会,还能碰到郎君小妹一家,我们也的确是有运气。”
说罢,陈素云想了一瞬,亲近自然地与卢宛一面说话,几人一面抬步
继续沿着街巷往前走,仿佛方才的那抹尴尬僵持,只是错觉。
卢策方才,其实是故意的。
灯会上人来人往,谢行之,卢宛还有谢茉一家三人此次到荆州,又并非大张旗鼓,所以,方才在看到被陛下牵着的妹妹卢宛时,心里不舒服的卢策心直口快,故意带着刺意地开口,如从前一般,称呼谢行之为谢世伯。
卢策是卢家二房的长子,是卢宛一母同胞的大哥哥,比卢宛年长几岁,从前,便对最小的幼妹卢宛格外疼爱有加。
在卢策眼中,妹妹卢宛长得容貌清艳,有倾国倾城的貌美,又自小聪慧伶俐,是卢家几个弟弟妹妹中读书最好的,只是受困于女儿身,所以到了定亲的年纪,按照习俗,定亲之后,遗憾地不能再去学堂读书,不能施展作为。
但,所幸妹妹卢宛将来的夫婿,人品家世相貌都是甚好的,卢宛与谢家二房的二公子谢弦郎才女貌,实在相配得很,当初得知这门婚事,卢策心里也觉得有些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