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骗别人(373)+番外
“你……”
两人同时开口,四目相接,徒生出两道情丝牵线搭桥,将两颗心紧密缠绕。
虞循别开脸,清了清嗓子,又转眸凝望着她,“你先说吧。”
宁知越浅笑着应了一声,顿了顿,轻悠悠地说:“可听说韩玉娇的事了?你可想过公主……她很古怪,说她爱冯昭,对其百依百顺,可韩玉娇又怎么说?她从前对映秋可不是这样的。”
虞循点头,沉吟着:“这件事确实出乎意料,昨日山庄里,我只在宴席间见过公主,说过两句话,之后她便托词疲乏离席了,而冯昭……”
他昨日的确见过冯昭。
莲花山庄里慈安寺路程不算近,两个时辰的路程,因公主仪驾与一众车马声势浩大,行经之处总会引起周边村民注意,免不了要开道阻拦,直到午时前才到山庄。
山庄里一切都已打点妥当,众人入山庄后,稍作修整,洛为雍便命人传信:宴席设在晚间,趁着日色正好,请诸位一同游览山庄景致。
到了之后,虞循才发现公主与冯昭都不在,洛为雍只道:殿下晚间宴席上再露面。
公主与冯昭有意避而不见,调走这么多人,只留下宁知越孤身在寺中,虞循心绪难宁,更无心赏景,索性脱离众人,寻了一处清静之地好好思索起临走前宁知越说的那番话。
公主出于何种心思维护冯昭和曹襄?
曹襄的目的又是什么?
正当他思索到要紧之处时,冯昭悄无声息出现在他身边。
虞循正值愣神之际,冯昭已在他对侧坐下,随意地斟了一杯茶,自顾自地说道:“自来了汜州,你一刻也没踏实歇息过,如今来了山庄也不肯宽宽心么?”
不等虞循回话,他又道:“是为曹氏父子,还是担心宁娘子的安危?”
虞循紧缩眉头,他继续说道:“不要如今紧张,也用不着担心,山庄里很安全,寺里……也会平安无事。”
虞循觉得他话语之中像是隐藏了某种深意,似乎在与他开诚布公地谈论那些隐讳,又似乎只是他多疑?
他思索着,应答道:“凶手还未抓到,殿下在汜州多留一日,便多一分危险,无论在何处,都不能掉以轻心。”他顿了顿,又说:“殿下与
驸马情谊深厚,驸马还是要多劝劝殿下。”
冯昭苦笑着,“殿下的性子你还不清楚,她定下的事,我也改变不了,何况我也不是没有劝过,不止一次,但她不肯,才……”
虞循奇怪他说话的口吻,冯昭仿佛从深远的回忆中抽离出来,又陷入新近的回忆中,无力地惨笑着:“殿下的病……是我心里的大患,终究是当年那次落水留下的症候……”
虞循看不懂他莫名而来的悲痛,本想安慰他几句,冯昭已回神,从那股凄怆的悲伤中脱离出来,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盯着他说:“你来了汜州也有数月了,曹氏父子一事朝中怕是已经知晓,若有调令,你当知晓于你不会有利,还是早些回京吧,至于殿下,你们劝不动,不妨请圣上降旨,圣命难违,殿下不会不从的。”
第162章
“他真这么说?”
宁知越眸中迸出异样的精光,似乎对冯昭的话格外出乎意料,像是知道了什么……
虞循点点头,顺口道:“你怎么想?”
宁知越嗤了一声,说:“计淑透露的也只是她看到的,真相究竟如何,只有公主与冯昭知道。不过,他明知道圣上对他是何态度,还作此想,倒像真是在为公主着想,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冯昭与公主之间是有波折,情分的确做不了假。”
宁知越不以为意,“再深的情分也会有变淡的一日,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横亘着数百条人命,那些可都是冯昭的血亲。即便冯家之事非公主所愿,也即便她多番舍身相救,到底是她父亲私心作祟,枉送了冯家满门性命,便是如今还不曾停息针对冯昭。若只有冯昭自己,或许真像他跟你说的,希望公主回到京中,但他身边还有曹襄……”
是了,若是曹襄愿意放公主离开,又何必闹出这许多事来。
那一刻,冯昭或许有真情流露,却终归要考虑曹襄的处境。
不过,比起这个结论,虞循对宁知越方才戛然而止截住后半句话有些好奇了。
去莲花山庄前,她还在对公主与冯昭和曹襄之间的关系疑惑纠结,现下已经能清晰的判断这三人之间的制衡关系了。
看来过去的一日里,不止生出韩玉娇和吴秋宗这两桩事,她又获悉了不少消息。
“呃……”察觉到虞循打量的目光,虽未问话,宁知越心内还是有些发虚,转着眼珠撇开话题,“眼下冯昭和曹襄受公主庇护,关键还在公主身上,还是得想想如何能见公主一面。”
**
虞循在寺里陪了宁知越两日,平宁公主才领着一大帮人回到寺中。
两人商议下来,打算趁着公主回到寺中,在回禅院的必经之路上等候,偶然遇上再请安,总能说上一两句。
然而,平宁公主好似早已预料他们的计策,车驾径直驶进禅院,不留任何能遇上的余地。
之后几日,仍旧找各种借口拒不相见。
几次回话,均是漪兰往来传达,屡屡拒绝后,她也觉出公主近来的心思愈发难以摸透,面对虞循和宁知越也有几分歉意,只好询问他们为何事一定要见公主,她可代为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