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骗别人(411)+番外
杨德是有备而来,宁知越的画像就在他话落之际被衙差们送上来。
宁知容与姚琡提着心,虽说那幅被烧掉的画最晚是三年前所作,这纨绔长年沉溺与美色酒水中,早已昏了头脑,不一定能辨认得出,但杨德拿的是宁知越的画像,若这纨绔发现一点与记忆中画像上相似之处,便可能指证她就是陈玉。
他们敛声屏气,强作镇定,看着衙差手中的画像慢慢展开,上头那副面容犹如宁知越本人亲临在场,那纨绔却眯起眼,凑近画像,细细品鉴了一番,嬉笑道:这画不错,小娘子也甚是貌美,她是何人,现在何处啊?
宁知容与姚琡相视一眼,暗暗松了一口气,杨德却是气急败坏,连声质问:你没见过她?再好好看看呢?还是之前那幅画像你记不得了?她们不像吗?
那纨绔摆摆手:这都哪跟哪,就是那画像还在,也不可能与这小娘子相像,那幅画里的人形如骷髅,死气沉沉,哪有这幅画中的娘子这般美貌,那分明就是两个人。
杨德不死心:你再仔细看看,就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那纨绔不耐烦了:说多少遍不像就是不像,我见了多少回了,每次瞧着都觉得鬼气森森,现在想一想也觉得胆寒,早知道就不该带着那幅画离开,还留了那么久。
杨德大失所望,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费劲心思找来的证人却是证明宁知越清白的人证。
这一点线索也中断,他也没有什么理由可再针对宁知越,但这并非代表他相信宁知越是被诬陷的,证据总会有的,只是需要时间去找。
于是,他将视线重新转向吴夫人、春杏与那个樵夫,将三人的证词重新看了一遍,正当踌躇无计可施之
时,慈安寺里突然有一僧人传讯来,道寺中又有凶案发生。
杨德与虞循一行人不对付,却也不得不顾忌虞循是受圣上密旨委派调查汜州背后动乱,虞循咬定曹襄并未身死,仍然要继续调查下去,他也奈何不得。
这个消息传来时,宁知容与姚琡随着虞循一同在县衙里细细盘问春杏与吴夫人,乍闻此事,四人无一例外地都想到了宁知越,谁也没有想过细问这一次死的是谁,备马直奔慈安寺来。
离慈安寺约莫还有一炷香的路程时,姚琡率先发现策马迎面而来芙蕖,她一脸焦色,目不斜视,很是着急的模样,见了他们便说:娘子出事了。
顾忌这杨德在,芙蕖自己也没弄明白姜盈盈那一句催促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宁知越反常的行为与决然的冷漠,还有她最后离去的方向,让她意识到事情确如姜盈盈所言不甚妙,杨德在场,她不便直言,只能如此回答。
宁知容与姚琡只当宁知越真出事了,匆匆赶了回来。
结果的确是出事,还是关乎人命,无从分辩的大事。
此刻,宁知容冷静下来,也看明白了:他们一行人赶到慈安寺时并未听闻发生凶案,在藏经楼里发现冯昭和敏敏时,冯昭意识尚且清醒,就连芙蕖也只在事发一炷香前才发觉敏敏的不对劲转去报信,那个传信的僧人何以在一个多时辰前就料到寺中会发生凶案?
其次,要达成圣上秘密交代的任务有成百上千的办法,敏敏何必将自己置于险地,这一定又是曹襄的阴谋,再一次的栽赃嫁祸。
“宁娘子,本官再问你一遍,你究竟为何要杀驸马?”
杨德义正言辞的质问再次唤回宁知容的思绪,他盯着宁知越,也等着她的回答。
自方才她主动开口说了一句“人是我杀的”,之后再未出过声。
杨德乐得见她如此,罪行是她自己亲口认下的,冯昭倒在血泊中的惨样也是有目共睹,即便此前平宁公主对宁知越如何袒护,但她如何能与殿下这位驸马相提并论。
平宁公主自赶到此处,瞧见地上那一滩血迹后,愣愣地出神,由着漪兰将她护在怀里,指挥着身边婢女内侍去寻大夫为冯昭诊治。
杨德扫了在场众人一眼,主持带着几个僧人在一边不住的念阿弥陀佛,姚琡与宁知容尚在混乱之中,似乎茫然无措,而虞循……
虞循人呢?
方才他们是一同进的藏经楼,他是何时消失不见的?
不过他不在也正好,将宁知越关入了大牢,想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挥挥手,指使几个衙差上前拿人。
这一动,宁知容与姚琡也动了。
“杨刺史要做什么?”
“世子,宁四郎,我知晓你们难以接受,可方才宁娘子已亲口承认是她杀了人,难道你们还要为她强行辩解吗?”
“凡事都有原由,她还未……”
“她承认自己杀了驸马,足够本官将她下狱,至于因何原由,待带回县衙审问之后,自然分明。”
若宁知越没有承认自己谋害驸马,宁知容与姚琡大可将事情发展至此所有的不合理都推出来与之辩解,绝不让人动她分毫,可她将退路全部堵死,让他们从何救起?
胡思乱想间,那几个衙差已经围上了宁知越,大约是打过几回交道,知晓她来历不俗,不好招惹,对她还算客气。
宁知越没说话,默然在几人的引领下往外走。
就在此时,二层藏经室里忽然传来重物砸在地上的声响,哗啦啦的纸张摩擦声连续不断,仔细聆听,其中兼杂着一声没能完全发出声的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