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后通房带娃跑路了(121)+番外
“我和爹正在追查被劫走的囚犯,有些眉目,你也无需太担心,明奕暂时无碍。”
这个暂时还是未知,温颂怎么可能安心。
她深吸一口气,“如果有消息,请二爷不要忘记通知我。”
“好。”沈云飞不忘交代,“这事儿还无几人知晓,千万不要告诉我娘。”
如果大夫人知道沈明奕出事,怕会晕过去,急下生乱,后宅还是要安稳,他们才能放心追查。
温颂抿紧唇线,知道他的顾虑,点点头,“明白。”
沈云飞放心离去。
温颂强撑着回到院中,面对春夏的询问,她也没有露出破绽。
春夏一愣,只见刚还忧愁的人,此刻心情大好。
她不禁问,“三爷”
“刚刚才派人送信回来,三爷被公事缠住脚,一时腾不出功夫,且得耽搁几日呢。”温颂的声音没刻意放低,继续说着,“饭好就端上来吧。”
春夏去端饭。
温颂看着院中忙碌的女使,知道她们肯定也听到。
沈明奕之前就告诉过她,院中大夫人的人不少。
她说这一番话,自然也是刻意。
大夫人肯定比自己还要担忧沈明奕,定会让丫鬟多多关注这院的情况。
不出所料,一个小女使去了大夫人房里。
大夫人一眨不眨的看着她,“当真这么说?”
似是她敢说谎,后果自负。
小丫鬟赶忙跪下,“奴婢不敢说谎。”
谅她也不敢。
“那我就放心了。”大夫人很有自信,随又好奇的询问,“她前两日在忙什么?”
出府比自己当主母的都勤,可不能抹黑他们沈府。
小丫鬟摇摇头,两个发髻晃了晃,“奴婢不知,姑娘外出只带春夏,有事也从不叫我们。”
这个“我们”自然是大夫人派去的一众人。
大夫人很意外,哼一声,说不上满意还是抱怨,“她还挺机敏。”
“你回去吧。”
大夫人挥退她,暗暗想着。
得找一个教习嬷嬷来,给温颂好好补补三从四德。
家世差没关系,教养德行仪态得补上。
温颂心里着急,面上还得装作无事发生,胃口随着心情,整日翻滚,白日吃的东西,夜里几乎会全吐掉。
就这样过了几日。
更大的变故悄然而至。
大夫人察觉异样,竟直直找了过来。
温颂很慌,不过还是稳住,依旧那套说辞,被公事绊住脚,一时腾不出时间。
大夫人自然不信,却又找不出她的漏洞。
温颂一直岁月静好的骗着她。
大夫人心里发慌,偌大的国公府一时找不到开解的人,于是就总寻温颂,唤她过去也只是说说话,不然就口头教训一番。
温颂听着听着也就习惯了,耳边有人叨叨,自己的心里不算太空。
谎言终究无法永久编织下去。
沈国公和沈云飞几日早出晚归,忙碌不已。
一日早早上朝后,到了傍晚齐齐不见踪影。
派人去宫中问询,却被告知无可奉告,只在宫外看到二人出行时的骏马,孤零零的拴在马棚。
大夫人急火攻心,灌了几碗中药提住气,赶忙再派人去探听。
第117章 沈府灾难
沈府小厮去了各家大人府中,纷纷敬而远之,表明来意后,更是闭门不见。
仿佛很怕和沈家扯上关系一般。
大夫人听着他的汇报,一气之下砸了药碗。
屋内丫鬟垂头跪在地上,老嬷嬷见状挥退众人。
大夫人气的胸口直喘,“这群势利眼,平常恨不得三天两头拜访我们沈家,巴不得与我们沈家交好,现在可好,我们只是上门问询,倒是关起门子生怕沾染分毫!”
老嬷嬷贴心上前,替她顺着后背,“夫人莫气,老奴侄子在宫中当职,已经提前去了消息,等打听到就会第一时间送来。”
听闻,大夫人感动的握住老嬷嬷的手,“幸好有你。”
老嬷嬷很是真诚,“老爷少爷天生福运,定会平安无事,您可千万要稳住身体。”
大夫人双眼含泪,紧攥着老嬷嬷的手,仿佛从此获得力量。
很快老嬷嬷的侄子前来。
男人见面就行礼,“国公夫人安。”
大夫人赶忙挥手止住,“无需多礼!”
知道她着急,老嬷嬷催促道,“快点说。”
“沈国公和沈二爷此刻还在朝堂之中,里面的消息无法得知。”
“明奕呢?”
“三爷”男人小心翼翼的看了老嬷嬷一眼,又看了看大夫人,“三爷如今在监狱中。”
大夫人一听,两眼翻白,身子顿时软了下去。
“夫人!夫人?”
老嬷嬷扶住她,声音有些颤抖,“您可千万要照顾好身体!老爷还未归家,三位爷还需要您呢!”
大夫人听着她的话,这才像是缓过来,坐在椅子上慢慢喘气。
“我的明奕”
泪水止不住从眼中流出,大夫人捂着胸口,紧紧闭着眼睛,整个人颤抖不已。
老嬷嬷焦急的跑到外面,唤一旁的两个丫鬟,“去请温姑娘和太医。”
温颂小跑赶到,与老嬷嬷扶着大夫人躺回床上。
太医紧跟其后,诊脉开下一方药帖,丫鬟拿去煎煮,老嬷嬷亲自伺候她喝下。
药中有镇定,大夫人喝下,很快沉静下来。
温颂看着闭眼还在流泪的人,心里是止不住的担忧与惊慌。
今夜对于沈府众人来说,注定是无眠之夜。
温颂一直睁眼等到天亮,愧疚和自责充斥在她内心。
如果不是她想以身犯险,沈明奕也不会因为担忧先一步进京,囚车被劫他也不会不在场,也不会被扣上玩忽职守的罪名,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