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觉醒后通房带娃跑路了(178)+番外

作者: 哀家有点乏 阅读记录

温颂慌张的摁住他的伤口。

这样下去不行。

她冲着四周大声呼喊,“来人啊!救命啊!”

四周廖无人烟,只有她的声音不断回荡在山谷之中。

就在这时,温颂突然想起什么。

她快速解开身上的包袱,从一堆湿透的东西里翻找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拿出里面的红色药丸。

还记得沈世武说过,它可以保命。

温颂扶起他,让他靠在自己腿上,喂服下去。

看着红药丸下肚,她这才重重舒了口气。

就在这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呼喊声。

温颂静静听着,确认是沈世武找了过来。

她犹豫片刻,看着昏迷不醒的男人,狠下心,轻轻的放下他。

“沈明奕,不要惦记我。”

不舍的说完这句话,温颂收拾好包袱,快速离开。

怕自己听错,温颂没敢走太远,躲在一旁观察着。

她离开没多久,沈世武赶到,看到沈明奕自己躺在一旁,赶忙招呼人抬他,四周看了看,又吩咐人去附近寻找温颂。

确定沈明奕得救,温颂放心离开。

走了没多久,看到一辆牛车,是两位老人赶车,温颂想呼救,头一晕就没了知觉。

温颂是在一间茅草屋醒来的,屋内只有她一人,身上的湿衣服已经被换成干爽的衣物,包袱也在一旁安稳放着。

她下床,警惕的向外走着。

推开破旧的木门,屋外阳光耀眼。

温颂下意识闭上眼,擦了擦眼角被刺激出的泪花。

院里不大,但是很整洁,一旁的绳子上还挂着清洗干净的衣服,是温颂的。

看到她出现,两位老人迎上来。

两人穿着朴素,衣服上还带着补丁,但是很干净。

妇人看着她,很是开心,“姑娘,你醒啦?”

“饿不饿?我这就去给你下碗素面啊。”

说着就转身去煮面。

另一位老人避嫌,打了声招呼,就继续去劈柴。

温颂没有被老两口的热情迷惑,依旧没有放下警惕心。

老妇端来面条,简简单单,素面上点缀着几片葱花,上面还有一个鸡蛋。

见温颂不拿筷子,老妇误会她嫌脏,于是笑着说道,“我洗了好几遍,干净的。”

温颂连连摆手,“不是,您误会了,我不是嫌弃,只是刚醒来有些糊涂。”

说着还拿起筷子吃了口面条,是想象中的味道,简简单单,却很暖胃。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温颂的警惕也随之消失。

从交谈中得知,他们就是温颂昏迷前看到赶牛车的两位老人。

他们看到温颂独自一人,身上湿漉漉,还有晕开的鲜血,于心不忍,所以拉她回来,还给请了大夫。

让温颂震惊的是,她已经昏迷了两天。

从他们口中打听附近的消息,心中有数,明白了所处位置。

修养片刻,温颂带着包袱告别了两位好心的老人。

临走前,还在枕头下塞了几两银子。

他们过得节俭,还给自己请大夫,又是白面条,又是鸡蛋,这份淳朴的善良,很是让她感动。

离开老人家,温颂在官道上拦了驾牛车,给了几文钱,搭车去了附近的县城。

这里是离着上京很近的县城,温颂找了客栈住下,又让客栈掌柜的寻了“包打听”,去上京探听关于沈明奕的消息。

包打听很是为难,上京沈家的事,他哪里能探听到。

在温颂的金钱诱惑下,还是决定去一趟试试。

温颂耐心等了两日,“包打听”回来,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一字不漏的阐述给她。

沈明奕没有生命危险,不过还在昏迷。

他们充其量就是个跑腿问话的,也只能打听到这些简单的事情,再多的就无能为力。

这个消息温颂就够满意的,爽快给了他银子。

包打听瞧她这么爽快,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只拿了该拿的部分。

知道沈明奕性命无碍,温颂放下心,咬咬牙,买了一驾马车,又跟着马行里的师傅学了怎么驾马。

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温颂驾着马车,背着包袱,拿着本国的地标图解,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路向南。

温颂决定去温度适宜的南方定居。

第163章 她走了

上京,沈府。

沈明奕从昏迷中苏醒,照顾他的春夏第一时间发现,赶忙去通知其他人。

大夫人首当其冲来到他身旁,小心翼翼的抱住他,又怕会压到他受伤的胸口。

“明奕你感觉怎么样,看不看得清,还认不认识我们,饿不饿?渴不渴?胸口疼不疼?”

大夫人说着,自己的眼泪就先不受控制的掉下来,最后泣不成声的抱住他。

沈国公无奈的轻拍着她,“你先控制一下,明奕刚醒,且得缓着呢,快些起来,不要压到明奕的伤口。”

沈云飞替大哥开口抱不平,“就是啊娘,真偏心,大哥还受伤了呢,没见你哭成这样。”

说完,对看向他的沈明奕调皮地眨了下眼睛。

惹的大夫人用手帕挥了他一下,不过好歹眼泪是止住了,愧疚的看了一眼沈世武。

沈世武没有责怨大夫人,只看着清醒的人,不苟言笑的脸上,也露出一抹笑容,“醒了就好。”

沈明奕思绪还未回笼,看着渐渐围上来的家人,你一言我一语,默默巡视一圈,并未发现那张脸。

他问,“温颂呢?”

沈明奕清醒后的这一句话便是问温颂。

三个字一出,众人神情各异。

沈明奕的心咯噔一下提到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