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遇(8)+番外
楚玊听见娄燕茗带了点疑惑说:“她就是唐玦?”
董书航:“你也知道?我就听说这里鼓手换了个大一的,女生,叫唐玦。”
话题不知不觉带到这儿,娄燕茗回:“唐玦啊,你们不知道吗?”
董书航摇了摇头。
楚玊不语,看向娄燕茗等她开口。
娄燕茗言简意赅:“《木森》,她的。”
这个倒都听说过。
《木森》,前段时间很火的,营销号铺天盖地宣传过——横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代表国家实现了这个行业大奖零的突破。横罗的奖不好拿,选片着重在内涵和艺术,而不在金钱堆砌出来的视觉效果。国内没出过一个人一部片子能拿这个奖,但《木森》做到了,传闻国内影坛都为之震了一震。
董书航第一反应:“不对啊……《木森》的导演,不是龚敬吗?”
另一女生蒋娜附和:“对啊,大导演龚旻措的儿子龚敬,凭着《木森》一鸣惊人,虎父无犬子啊。”当年热搜上的,营销号都这么说。
楚玊沉默。
娄燕茗摇头,又清了清嗓:“俩导演,唐玦是大头,剧本框架也是她写的,只不过宣传的时候侧重了龚敬,要蹭龚旻措的热度嘛,这样好写标题去炒作,但其实细看,导演名单都有带到唐玦这名字,不显眼罢了。”
董书航:“这,她都肯啊?”
娄燕茗:“宣传手段而已,横罗这个奖,因为之前国内没人得过,热度本来就不高,带一下龚旻措就多点人知道咯,所以咱这些看个乐呵的就只记住了他们导演世家又出了个天才,不过他们圈里人都清楚这是唐玦和龚敬一起的。”
蒋娜:“真的耶,搜了一下《木森》的导演,是俩名字,唐玦还在前面。”
话说到这,董书航看向娄燕茗:“你——圈里人?”
娄燕茗:“我……电影爱好者。”
没人信。
她招了:“前几天上电影鉴赏课的时候那个老师说的。”
所有人齐齐点头。
恰好这时,乐队开场。先听三声轻缓的鼓点,像敲了敲在座各位的心,然后猛然锤得激昂,射灯打在唐玦身上,她很是自信地笑,行云流水地敲鼓。
这边的人都不自觉地看进去了。
社团的鼓手孟守元感叹:“好牛的鼓……”
蒋娜低声说:“你们说……她会不会来我们社团啊?”
娄燕茗:“我们这座小庙竟然装得下两尊大佛。”
这话说完,所有人都默默将目光移向了一路隐身的楚玊。
而楚玊很淡定,她含着笑,先是低头,抿一口自己杯里的酒,再慢吞吞地抬头对上他们的目光,然后她明知故问装傻道:“什么佛?”
董书航:“但她好像不需要用我们的琴房吧。”
众所周知,楚玊是因为每天都要借用社团的琴房才会加入到这里,不然她这种名人,哪儿瞧得上这种校园小社团。关于社团的事,大事小事她都不太管,这个人游离在编外和编内之间。
而楚玊轻声说:“喜欢音乐的人自然会来,大家对挪威牛河就这么没信心?”
南海大学众多音乐社团之一——挪威牛河乐队。
社长董书航笑了笑:“也是哈,大家招新的时候加把劲。咱学校多的是喜欢音乐的人对吧!”
他们说着一起碰了杯。
唐玦在上面solo了一段,迎来台下一阵欢呼,她的人气很高。
蒋娜又扯回来:“《木森》这片子,前两年的吧,她——大一?”
这很离谱啊。
娄燕茗:“十七岁拍的,当年就获奖了。”
董书航:“龚敬那时候也很小吧。”
蒋娜:“他现在首都大学大三,当年大一咯。”
孟守元:“你们不觉得这里面,很有可能有水分吗,说不定这个奖,还有龚旻措的一份。”
蒋娜:“难说。”
董书航:“话说怎么没人看过这电影啊?”
娄燕茗:“《木森》没上映就被禁了啊。”
蒋娜:“啊?”
娄燕茗:“我们电影鉴赏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梗概……很暴力。”
楚玊:“什么?”
娄燕茗:“村庄里面一对双胞胎兄弟,林左林右。一个高考出去了,另一个留在了村里。经过了很多年,他们的境遇都大不一样,最后弟弟把哥哥杀了泄愤,心肝脾肺肾全挖了出来。林右取代林左活在了这个世界上,将他哥的骨骼皮囊五官内脏一个一个分开列出来陈列,就每天看着。后来他就疯了。结局是林右还是斗不过林左,因为林左以精神分裂的方式用人格入侵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
董书航:“没了?”
娄燕茗:“捡了重点的说。”
蒋娜:“十七岁?”
孟守元重复:“十七岁?”
董书航望上台:“这长得,也不像能想出这些的人啊……”
酒吧乐队中场休息,唐玦站起身来,听见人群有人高呼她的名字,她稍稍躬身表示谢意,再下台,一路大方得体,毫不怯场。
孟守元:“反正我不太信。”
蒋娜:“一般来说,这种艺术家不应该丧得要死,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穿得像乞丐一样吗?”
董书航:“的确挺难让人相信的哈……”
片刻后,却有人开口,持相反的观点。
楚玊握着酒杯,不疾不徐道:“我信啊。”
南海大学要修素质拓展的学分,意思是除了上课有事没事还得去听听学校的讲座。
楚玊和乔佳倩一起进的礼堂,座位还是阶梯式的,她们在后排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