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怯弱小夫郎(48)

作者: 三两钱 阅读记录

他长这么大,关于糖葫芦的滋味一直是从别人嘴里听说。

他们说它刚咬下去的时候甜,嚼一下就会酸,嚼多两下,裹在外边的糖融了就是酸酸甜甜的味道。

他想像不出来,于是有一回他偷了家里的糖,用山楂沾着吃,他想那应该就是糖葫芦的味了。

陈望看着他对着串糖葫芦发呆,问他:“愣着做什么?”

云小幺回过神,向他走去,到了他身边蹲下来:“你也吃。”

“你自己吃。”

云小幺固执地把糖葫芦往他面前伸,陈望被逼无奈,只好咬了一个。

“这回可以了?”

云小幺这才小心翼翼咬了一个。

陈望全都看在眼里,可他没说什么。

糖葫芦进了嘴里,云小幺才知道,就算同样是山楂和糖,也是不同味道的。

一串糖葫芦有五个,云小幺吃了一个,还剩三个,他没吃了。

“不吃一会就融了。”

“给娘和婶子也尝尝。”

“”失策,应该一人买一串。

云小幺便去了方翠珍屋里,她们两个正在里边说话,见云小幺进来,还是分享冰糖葫芦,何玉莲没要:“你们吃吧。”

云小幺不依,非得每人分一个。

何玉莲只好吃了,最后还剩一个,云小幺也没吃,他用布包着打算给宋颂。

等他走了,何玉莲叹口气。

方翠珍问她怎么了。

何玉莲道:“你说这两孩子怎么想的?平日焦不离孟,小望心里也惦记小幺,可就是不肯点头。”

这话方翠珍还真没法说,就算她乐见其成两孩子的事,可陈望的心思不是她能看透的:“改明儿我问问小幺吧,若是两人真没缘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十八岁的生辰快到了,也不能再耽搁下去。”

“生辰?几时?”

“六月初六。”方翠珍想了想,“今日是廿几?”

“前两日好像是廿十,这么说快了,半个月不到。”

“我想过了,富生的事可以慢慢来,我得先看眼前,不能让小幺也耽搁了。”

何玉莲也知道这个理,可儿子不喝水她强摁头也没用,强扭的瓜不甜。

云小幺把最后一个糖葫芦分给了宋颂,好在小娃儿没有拒绝他,还很认真地向他道谢。

下午差不多时候,云小幺给锅里生了火烧水,一会杀鸡宰鸭用。

宋朗下值的时间是酉时初,等交接事务并回到宋家村差不多是酉时三刻,他们最迟在酉时中就得把饭做好。

既是请人吃饭,没有让客人帮忙的道理。

四个人都活动起来,陈望把鸡鸭和鱼杀好之后就闲着了,云小幺和何玉莲掌厨,方翠珍负责打杂,剥蒜头看火之类的。

等到酉时,里正先带着家人过来,他还提了东西,有菜干和鸡蛋,说是给他们的搬迁之礼。

尽管房子是租的,可礼数还是要到位。

陈望负责招待他们。

院子里摆了两张方桌,一张是从宋允家借的,上边摆了花生瓜子,让客人不至于是干聊。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宋朗回来,也就是这时候陈望才知道他是骑着马上下值的。

宋朗本就长得好,骑在棕红色大马上更显风流倜傥。

他到了家,先把马关到马厩,喂了粮草,然后才回去带着夫郎儿子过来。

同样是拿了东西,不过宋允提的是腊肉腊肠之类的。

总的来说这两家出手都不算小气。

宋允把宋颂塞进宋朗怀里,让他看好了:“我去帮小幺。”

陈望想拦,倒是被宋朗挡住了:“没事。”

厨房里是热火朝天。

鸡鸭鱼三样菜,他们得做出好几道。

一只鸭用来炖老鸭汤,另外一只做成紫苏鸭。

鸡一只用来炒滑,一只用来炖蘑菇。

鱼一条清蒸,一条红烧,另外就是几个素菜。

他们从下午就开始弄,等宋允进来,就差青菜没炒了。

“娘,你把蒜拍了给我。”

宋允进来正好听到这话,看到粘板上放着蒜米,就顺手给拍了剁碎拿给他。

“允哥儿你怎跑这来了?”方翠珍最先看到他。

“我来看看可有要帮忙的。”

“就快好了,你出去外边等着吧。”

“没事,我帮忙洗碗好了。”

“你这孩子,客气什么。”

宋允笑了笑,他去打热水烫碗。

厨房的方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菜,丰盛程度可见他们的用心。

他洗了碗,出去吆喝宋朗他们把桌子拼一起,要开饭了。

最后两道素菜出锅,云小幺从陶盆里舀了一瓢水倒进锅里,免得炉里的余炭将锅烧穿。

“允哥,你去外边坐着,我们来就好。”云小幺看着他帮忙洗碗端菜,心里过意不去。

宋允把方翠珍说的话送还给他:“你这孩子,客气什么。”

方翠珍与何玉莲听了不由也笑了。

云小幺只好不再说。

两张方桌拼一起之后就不用分菜,想吃什么大家都能夹。

考虑到宋朗明日还要上值,所以今晚不喝酒。

云小幺三人先是给大家打了汤,他递给里正媳妇的时候,里正那面容圆润眉目和善的媳妇问他:“在这住的可还习惯?”

“习惯的,还要谢谢婶子种的菜,我可爱吃。”

里正媳妇笑道:“你喜欢就好,就是打水有些困难,辛苦你了。”

云小幺的旁边就是陈望与方翠珍,陈望听了这话,正好问一问:“我听说宋家村只有一口井。”

里正点点头。

“这是为何?”

宋朗道:“挖一口井至少要花费二两左右,还不一定能出水,费钱又费力,反正村里不是没有,只是取水困难一些,大家就凑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