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怯弱小夫郎(51)

作者: 三两钱 阅读记录

“可你那会才三岁”

“自然不是那时候问的,一开始他也只是让我们当兄弟相处。”

“那是?”

“宋爷爷年轻时能干,认识了不少走商的朋友,后来自己也跟着走了几年,挣了不少钱,回梨县置办了些产业,而后成家生子,他有朋友家里是开武馆的,就把阿朗送到了那拜师学武,他就时常不在家,我粘他粘的紧,每回他离家我都要哭闹,宋爷爷见我这样就笑话我,我一听只要做他夫郎就能一辈子跟着他赶忙点头答应了。”

云小幺不太懂这种感情,他自小遭遇的就不是来自亲人的厚待,也没有哪个竹马能让他这样依靠,可他看宋允说起这些事时,眉眼不自觉含笑,他就明白了,宋允喜欢宋朗,确实喜欢的紧。

宋允继续道:“那会我好像九岁吧,阿朗十一岁,宋爷爷见我们两个都愿意,就邀请了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见见我这个新鲜出炉的未来孙媳妇。”

云小幺知道,宋爷爷是以此在为宋允撑腰,告诉宋朗可别辜负宋允,以后不仅他不答应,这些长辈也不答应。

他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认真就是最好的态度:“后来呢?”

“后来就这么过了两年,阿朗十三岁时,随他师父出门历练,我见他的日子从一月五回变成了五年一回,我心里既想念他也怨他,等他回来,跟他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云小幺有一些羡慕:“五年没见,你们感情还这么好。”

“嗯,他是被我吓回来的。”

“怎么说?”长成宋允这样还能吓着人?那他是不是该以死谢罪?

“我告诉他,他再不回来我就要喜欢宋岳了。”

哦,是他的小把戏。

“宋岳是?”

“就是租房子给你们的人。”

“他信了?”

“信了。”宋允的神情平淡,他好像是在说一件值得怀念但是不悲伤的事,“其实是宋爷爷身体不太好,我怕他担心,着急回来路上出了差错,骗他的。”

“你你节哀。”

宋允笑出声:“傻小子,宋爷爷都走了好几年了,我再想他也不至于到现在还看不开。”

云小幺这人吧,说他倒霉又确实有点运气,他两次把命悬在鬼门关前都让陈望拉了回来,而前一次是他下意识为之,求死之人与生老病死又不一样,他无从体会宋爷爷的心情,但他知晓宋爷爷对人世间肯定还有挂念。

果然,宋允说:“宋爷爷情况危急,我就和阿朗商量,想要先成亲冲冲喜,然后我们就在里正的帮忙下成亲了,也许是冲喜的作用,宋爷爷过了半年多才走的。”

云小幺不知道怎么安慰:“能见到你们拜堂成亲,宋爷爷也是欢喜的。”

“应该吧。”宋允却一点都不伤春悲秋,“我的事就是这样,你呢?”

“我?”

“嗯,你和陈望,打算几时成亲?”

“我我不知道。”

“这是为何?”

“我和他,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那是哪样?”

云小幺不知怎么去说,他和陈望的关系看似简单,但要解释起来也复杂。

宋允见他眉头都快打结了,又想起另外一事:“他可曾告诉你那虫子是什么?”

云小幺一听他不聊成亲的事,赶忙摇头。

嗯,宋允想了想,看来确实有误会,但要说这两人的关系清白,就是他们瞎都说不出这句话,唯一一个可能是这两人还没捅破窗户纸,眼前这位吧,实在单纯的可爱,至于另外一位,也真真是正人君子,小羊都送到嘴了也不一口叼着吃了。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也到了梨县。

进城之后,陈望回过头问云小幺:“你跟我去?”

看样子是要分路而行。

云小幺想了想:“我和允哥在四处走走,一会办完事在城门口集合?”

“好。”他又让云小幺过来。

云小幺听他话走了过去,陈望把身上的钱袋子拿出来掏了一小把碎银给他,“想买什么就买。”

“你给我了一会买砖怎么办?”

“还有,去吧,注意安全。”

“嗯。”

然后陈望就和里正走了。

云小幺一回头,就对上宋允揶揄的笑:“钱都给你花了,这还不成亲?”

他哪里敢说话。

此时天晴日明,阳光热烈,哪怕是被斗笠挡着,宋允都看到了他那双通红的耳朵。

怕云小幺被自己揶揄地撅过去,宋允好心放过了他。

“你想去哪?”

云小幺连忙把碎银都收好,回道:“我想买些小鸡小鸭回去养。”

他没多大的本事,除了种地也就会些家务活,以前在云家时,那鸡鸭就是他喂养的。

他是打算养大了卖蛋,虽然来钱慢,可也是一份收入。

“嗯,走吧,我带你去。”

左右也是闲着,宋允又念着他是第一次正经逛梨县,就没有领着他直奔市场,而是沿着街道一路逛过去。

梨县繁华,又是太平盛世,自是热闹,一路过来,摆摊卖些小物件的、胭脂水粉的,吹糖人的,卖糖水的,应有尽有。

云小幺差点看花了眼。

宋允问他:“可要买些胭脂?”

大雍的哥儿也是可以像女子那样簪花抹粉,这在达官贵人家也是一种风尚。

云小幺哪买过这东西,在他认知里那就是花钱的玩意,所以下意识就摇头了。

宋允却忽然伸出手托住他的下巴并微微用力往上抬,打量了一会,说:“虽说现在还很消瘦,不能瞧出以前的模样,可我仔细看你的眉眼,应该是不差的,皮肤也好,细腻,如果再略施粉黛,必定能迷得陈望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