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弱小夫郎(97)
打好的年糕以及炒好的各个口味的花生瓜子,云小幺都分了一些出来送给宋允。
年糕做的是清溪村的特色,与宋家村的不一样。
腊月二十八,周如海上值的酒楼放年假了,他得以休息,预备过年。
腊月二十九,村里开始杀猪,云小幺在宋家兴家买了三十多斤猪肉。
陈望被叫去帮忙了,因此云小幺还在宋家兴家蹭了一顿杀猪饭。
猪肉提回家,就得清洗干净准备切块剁肉丸之类,好在他们家人手多,忙活这些事不需要多久。
大家分工有序、炸肉丸、煎鱼,不用多久就弄好了,厨房里弥漫着垂涎欲滴的香气。
陈望甚至还偷吃。
不过都没人说他。
大年三十的清晨被炮仗声刺穿,第一声响起后,第二声也不甘示弱跟上。
云小幺家刚搬到宋家村,倒不用像宋允他们那样还要祭祖,祭拜过天地之后,一家就开始忙活年夜饭了。
吃完温馨的年夜饭,长辈开始分发压岁钱,不仅陈慧明和宋颂有,连云小幺和陈望都收到了。
他们新婚,按习俗是有的。
入夜之后,宋允过来叫云小幺去看花灯,云小幺两人闲着也是闲着,就喊上云富生夫妇一块去看。
花灯是村里人自己举办的,规模不大,可是热闹,不用特意跑到县城去看,就沿着宋家村的主路铺开,以柳树与柳树之间的缝隙搭线悬挂,一排排挂着过去,恍如置身于漫无天际的灯海之中。
而头顶银河似练,天穹无尽,与这蔓延而去的灯海相得映彰,共庆佳节。
一行人分成三排,云富生一家走在前头,他们夫妇之间牵着长大一岁的周慧明。
而他们身后是宋朗一家,宋朗肩头骑着儿子宋颂,宋允则牵着他的袖子跟着他。
至于云小幺和陈望,两人借着夸大袖子的遮掩,落在最后面,手牵着手,云小幺觉得稀奇,他四处张望,因为有陈望牵着,既不怕跟丢也不怕摔倒。
与他们相似的人有很多,无一不是亲密无间。
几人融在里面倒不显得突出了。
云小幺一路走过来,惊叹道:“做花灯的人手可真巧。”
花灯有各类形状,简单的花鸟不在话下,复杂些的,会在上面绘上人物等
陈望来这一年了,也是第一次见这情形:“确实盛况。”而这仅仅是宋家村,若是县城甚至是郡城又该是何等的壮观。
“早些年的时候清溪村也有。”只是到底没宋家村这样财大气粗,直接拉满一整条主道。
“嗯。”清溪村的记忆开始在陈望脑海里遥远起来,他现在只想记住与云小幺的,所以他俯下身,在云小幺耳边道,“云小幺,我要跟你看一辈子的花灯。”
而这时,天空忽然升起一朵烟花并且炸开,光芒如星星闪烁,一声响起之后,是更多的烟花随着前者的消逝而绽放自己的光芒。
陈望这句话从云小幺的左耳溜进了心间,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陈望。
烟花与灯笼的光一同映照在陈望脸上,让他的神色在这一瞬间达到了最高顶的温柔与深情。
“我”
云小幺说的小声,偏偏烟花也跟着凑热闹,嘣嘣嘣响个不停。
陈望直觉这句话很重要,拉紧了他的手,顾不得天际灿烂的盛放,追问他:“我没听见,再说一遍。”
云小幺看他这着急的模样,忽然笑了:“好话不说第二遍。”
陈望见他这表情就知道他是故意的,可心底猫抓似的痒,他一定要问出个究竟:“快点。”
云小幺就是不说,他的视线往天边烟花绽放的方向看:“你看。”
陈望也跟着看去,甚至是他身边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注视着那个方向。
天边一朵接着一朵,一时间分不清是星光更亮还是它要与星月争辉,整个天空都被它照亮了。
它还在耀武扬威向他们呐喊:“辞旧迎新,岁岁如意。”
第61章
陈望最终还是没能知道他错过的那句话是什么,就算是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云小幺都守口如瓶。
陈望不是才知道云小幺这人有多“执拗”,可当他把这些特质用在他身上的时候,连陈望都无可奈何。
云小幺摆明是打定了主意要他记一辈子。
小呆瓜的心思简直不能太明显。
新年很快过去,而过了正月十五,天气就开始回暖,人们开始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更为轻便保暖的夹衣。
云小幺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去做。
十五之后,平民百姓就得开始准备春耕的事,翻地沤肥全要提上日程。
而云小幺也已经决定要租宋家村那空闲的七八亩旱地。
这事就得提前去和里正通气并且签契约。
保守估计,陈望先签了两年的期限。
这时间也是他们商量之后决定的,租一年的话太短,都不够回本,三年或以上太长,万一其中有变故,他得亏一笔订金。
签契约之前要先去看地,里正带着陈望和云小幺走了一遍 并郑重给他们讲解,挨着谁家的地种什么好过水方不方便都说了。
两人看完地回来,陈望就和里正签了契约。
达成协议后,云小幺问里正:“里正,我想问问您,若是我想用牛梨地的话要等多久?”
里正道:“村里一共养了三头牛,每年都是轮着用,到你家的话估计要等上半个月。”
养牛不比养猪,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神和钱财,连猪都不是家家养得起,何况是牛?
所以一般都是每户人家凑钱买牛,然后挂在村名下,要用的时候跟里正报备,申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