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学家天团同窗的日子(182)
“我就是单纯的不想谈恋爱了。”宋安安心累。前世加今生,她的心理年龄已经近四十,得有多厚的脸皮去祸害才十一岁的达尔文?
胡克不懂老阿姨的顾虑:“那你什么时候会想谈恋爱呢?”
“至少十八岁以后吧。”昨天达尔文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宋安安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她还记得当时达尔文的迟疑。
“为什么?”灼灼日光下,达尔文皱着眉头,盯住宋安安,“十八岁很遥远,得是七年以后的事了。”
宋安安低头,避过达尔文的注视:“与漫长的人生相比,七年只是一瞬。”
但对于当下只有十一岁的达尔文来说,七年已经是大半辈子。
达尔文低沉的声线擦过宋安安的耳际:“这是你的真心话,还是因为不喜欢我,所以找的借口?”
宋安安脸颊一热,莫名觉得有些对不住他,低垂着头:“我真没打算成年以前交男朋友。”
达尔文沉默半晌,拂袖而去。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真信了她的话。
大概是不相信的吧?
他们之间隔了上千年的代沟,科学部风气开放,根本就没有不能早恋的说法。宋安安换位思考,如果有个古人跑来对她说,夫为妻纲男为女天,你应该接受男人三妻四妾左拥右抱,她绝对会把他的脑袋按在地板上摩擦。
达尔文没有宋安安那么暴力,但这并不代表他没脾气。接下来几天,达尔文除了上课以外再没跟宋安安说过一句话,好像突然就把她降格为了陌生人,连普通同学都不如了。
第135章
因为宋安安恢复了单身,学校里的男同学们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才短短几天,宋安安就遭遇了十几波偶遇,年龄跨度从五年级的学长到一年级的小学弟,老少通吃,不胜其烦。
米列娃哈哈大笑:“活该,谁让你不接受达尔文的?”
“关达尔文什么事?”宋安安心累无比。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米列娃点着宋安安的脑袋,看热闹不嫌事大,“达尔文虽然没有名分,但他在男生里很有威望。以前大家都看出他对你有意思,有他在前面杵着,其他人哪怕对你有想法,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像爱因斯坦这种不怕死的到底是少数。现在他明摆着抽了手,男生们终于有机会各显神通了。”
宋安安一愣。
有些事她没仔细想过,不代表她想不明白。
米列娃仔细观察她的神色:“放弃了达尔文,你真不会后悔?达尔文可不是没人要,低年级有好几个女孩子对他有想法呢,万一他移情别恋了,你可别哭。”
宋安安没好气:“我是那种人吗?”
米列娃看了看她,发现她真的没有半点在意的样子,心想人与人之间果然是要靠缘分的。达尔文再优秀,不是宋安安的理想型,也只能叹一句有缘无分。
米列娃忍不住问:“这么多男生追你,也没见你看上哪个,爱因斯坦你好像也不是真喜欢。难不成,你还惦记着牛顿教授?”
宋安安赶紧捂住米列娃的嘴:“牛顿教授已经被打成叛徒,这话以后别说了,传出去容易惹麻烦。”
米列娃心下一惊,乖巧点头。
科学部附小消息闭塞,自从牛顿被特赦之后,学生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牛顿的新闻。但牛顿毕竟曾是风云人物,老师们也很关心他的近况,消息虽然会晚到,可是绝对不会缺席。就在前几天,有学生在走廊里听到洛格里格与阿尔格莱德的对话,说牛顿教授原本被安排在一处宇宙空间站将功补过,但他无法忍受被顶头上司排挤监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叛变投靠了反叛星。
“反叛星”这个词,与牛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大张旗鼓地闯入了学生们的视野。
无数学生在问:反叛星是什么星?为什么以前我们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一颗星?
可惜所有老师都拒绝回答。
麦克斯揣着明白装糊涂,娜塔莉顾左右而言其他,阿尔格莱德把两个在君子课上偷偷议论反叛星的二年级生关进了管教所,洛格里格气势汹汹,仿佛被提问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他教师尊严的挑衅:“你们的作业做完了吗?有空管闲事说明我布置的太少了,是我的错——明天,所有人往后做一百页练习题,如果有人胆敢偷工减料,哼哼,我会让他后悔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瓦特差点儿被吓晕。
教室里一片哀嚎。
胡克生无可恋,恨不得冲上讲台打洛格里格两巴掌,好让他清醒清醒:“一百页练习题我们做着累,老师批着更累,洛格里格老师分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何苦呢?”
“那可不一定。”米列娃抓住了重点。
教职员工与学生物种不一样的事,米列娃也从孟德尔嘴里听说了。虽然还不清楚科学部管理层圈养学生的具体目的,但不影响她对老师们生出了警惕心。
“孟德尔怀疑,老师们其实是一种机器人。”凑近宋安安的耳朵,米列娃悄声说。
宋安安惊问:“何以见得?”
最近,宋安安因为跟达尔文陷入冷战,本身也对科研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所以已经好几天没去实验室了。
但达尔文却摆开了化失恋为动力的阵仗。
他带着达芬奇和瓦特在好多地方装了针孔摄像头,首先确认保育员们靠电能来维持日常生活。然后,他建立了一个能量转换模型,在综合分析了每个保育员的身高体重以及他们每次充电的频率以及时长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能量利用率与普通的机器差不多,只不过机器没有智慧,而保育员们有智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