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你就这点出息?(146)
逢雪接过令牌,望了眼上面的古朴浑厚的刻字,心想,太渊王氏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世家贵族。
权势面前,真心算什么?难怪太守当了负心汉了。
夫人朝她盈盈一拜,又望了眼灵石,轻叹了口气,坐上了华贵的轿子,将要离开此处。
逢雪问:“夫人是要回太渊吗?”
夫人掀开轿帘,望向了她,“仙师,我先会去一趟青州……沈妹死得凄凉,我想先送她们回故乡,好歹一起姐妹相称这么多年。”
逢雪提醒道:“这年头,路上怕不太平。”
夫人抿唇微笑,“无妨的,有镇厄司的高人护送。”
逢雪蹙了下眉,“小心。”
“仙师珍重。”
……
山上转悠一圈,没有寻到娇杏说的石头庙,她也没有多么失望,转身往山下行去。
行至半山腰,她坐在地上歇脚,抬头忽然看见垂下青萝见透出张含笑的人面。
逢雪把手按在剑上,挑开青萝。
石壁上刻着一位和眉善目的老僧。经年的水滴风蚀,壁上刻像有些模糊,爬满大片的青苔,前面又有青萝遮挡,很难发现。
她看了下石壁下刻着的小子,说这位是前朝隐居此地的一位住持,名叫照潭,佛法精通,便被后来的和尚刻在了石上。
除了他外,这条路上的石壁上也刻着历代的名僧。
逢雪垂眸,见地上散落许多碎石头,又望着这漫山遍野的石头,半晌,她俯下身,朝石壁拱手一拜。
面覆青苔的老僧依旧嘴角含笑,目送少女离开。
下山后已是夜深,她便直奔城隍庙,熟练地翻过庙墙,进入庙中,“无常?”
无常没有回应,倒是坐在高台上的城隍睁开双眼,笑问:“准备回家了?”
逢雪点头,“嗯。”
城隍站了起来,“便来吧,我为仙师引路。”
他转过身,身后的墙壁上,竟出现了个黢黑的洞口,寒风自洞口飘来,让人不寒而栗。
“小友请随我来。”
逢雪纵身一跃,跳至台上,从地府吹来的阴风刮在面上,如钢刃拂面,风中还有哀哀切切的鬼哭声。
她正要踏入阴间,忽然听见焦急的声音。
“小仙姑。小仙姑。”
回过头,不由睁大了眼睛。
一只小黑脑袋艰难顶开庙门缝隙,跳过高高门槛,望向了她。
看见逢雪,它翘起尾巴,颠颠跑了过来,“小仙姑。我要和你走。”
“婆婆有很多猫,小仙姑只要小猫,小猫要和小仙姑一起走。”
小黑猫在供台前起跳,跳了几次前爪终于勾到台子,爬上了供台,在台上留下几个梅花爪印。
它跑到逢雪的脚边,仰头看着少女,“小猫喜欢小仙姑。”
它顿了顿,“最喜欢小仙姑。”
第058章
“城隍, 请稍等。”逢雪从包裹里拿出那件云衣,做成个窝,让小玄猫睡在其中。
云衣柔软温暖, 小猫趴在其中,没一会便沉沉睡着。
毕竟从狸花巷到城隍庙, 对于一只小猫, 确实是好长好长的一段路了。
逢雪怀里抱着猫, 在昏暗的阴间行走,在身侧, 有条长长的河流,河水浑浊暗沉, 便是世人所说的黄泉。
阴间的罡风吹得衣袍猎猎, 四野空旷无际, 荒凉而没有尽头,时不时有阴吏从他们身边经过,勾魂索上拖着一长串的孤魂野鬼。
黄泉缓缓流入黑暗深处,千年万年皆是如此。
走了很久, 四周的景色未有什么变化, 但从他们身边飘过的鬼差,却更加多了。
鬼差们勾着魂魄, 忙碌而麻木。
显然, 他们比灵石城天天和猫儿打架的鬼差更忙碌。
“上面是全州。”城隍抬头, 看了眼灰茫茫的天空,声音轻得仿佛一声叹息。
逢雪望向前方,忽而眼皮一跳。
黄泉中央, 一具尸体伏在水中沉沉浮浮。他的衣衫破破烂烂,打扮像个农户, 就那样泡在冰凉而浑浊的水间。
逢雪蹙眉,定住脚步。
一具又一具尸体从身畔漂浮而过,如初春河中融化的冰凌,彼此相撞又分开,在水中起起伏伏。
“全州发生战乱了吗?还是瘟疫?”她忍不住问:“怎么死了这么多人?”
“是白花教作乱,煽动百姓,现在官兵在上面剿匪。”
逢雪垂眸,低声问:“他们是匪吗?”
“谁知道呢?”城隍也停了下来,与她一起立在黄泉边上,看着尸体无声飘过漆黑河水,“他们已经不会说话了。”
“只怕说出来,也没人会听吧。”逢雪阖上眼睛,想起了蔓山宴上的人肉宴,想起鸡棚里污垢覆满的尸骸,黄云岭上遍地的白骨,和黄皮子读书时随手放在嘴里啃的指头——
无论面对是妖魔,强人,还是官兵,普通人唯一能发出的,大概只有死时那一声微弱的低吟。
然而除了草木,谁会听见呢?
两人继续赶路。
河中漂浮的尸首也静静流淌。
一路无言。
走了不知多久,怀中的猫儿醒来了,云衣里拱出一个小脑袋。它眼睛瞪得圆圆,好奇往外张望,“小仙姑,这是在哪里?”
“在地下。”
小猫眼睛瞪得更大,“地下?!”
逢雪点头,“是的,阴间地府,死后魂魄去往之地。”
“小猫死了吗?”
“没有死。”
“小仙姑死了吗?”
“也没有死。”
小猫歪头看了她一会,忽然张开嘴,嗷呜咬在逢雪的指头上。小奶猫倒也没有多少力气,肌肤只浮现米粒般浅浅几个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