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你就这点出息?(196)
魃长眠在雪山下,离家最近的地方。
而祖师爷也留下来,开始了赶尸的行当。
逢雪听后,神色淡淡,却不由想起了三师姐。三师姐也很想回山上吧?
“所以,”师野热情介绍,“虽在别地,赤水娘娘被视作妖魔,可是在咱赶尸匠眼里,她可是我们的守护神咧。”
“多谢。”
师野一怔,“什么?”
逢雪认真道:“多谢你们送她回家。”
她拿出身上自制的香线,插在石头庙前。沉香袅袅,香气古朴。
这香被她带在身上,每每看见神庙,总要插上三柱。拜过四方土地,城隍阎罗,拜过乡野间被遗忘的旧神,也随她上过人间仙山,拜过山上的三清正神。
但还是第一次插在“妖魔”的庙前。
此举让师老爷子颜色好了许多,“是个懂礼数的小姑娘。”
师野拽他袖子,“外公!姐姐是青溟山的高人,你怎能说她小姑娘呢?那可是青溟山啊!有仙人在的青溟山!”
“哼,青溟山又如何?”老爷子不屑道:“他们拜他们的正神,咱们有咱们的赤水娘娘。”
“世间百道,本就无分高下。”
逢雪想起了自己的师尊,心中涌过一阵暖流,微微抬了抬下巴,“青溟山是有仙人。但我也只是个学艺不精的普通人,此次前来,是有事相求。”
师老爷子看在三柱香的份上,转过身,“先进来说吧。”
————
说来话长。
那夜离开山寨后,他们下山,又路过那个小酒店。
小酒馆恰在山道与大道接壤之处,四通八达,耳目灵通。
来时已是深夜,酒馆烛火黯黯,掌柜擦洗桌椅,正准备关门睡觉。
深夜,两人骤然从大雨里冒出来,把老板吓得当场跌坐在地,还以为是来了什么贼寇。
幸好他还记得逢雪。
买上一壶酒,叶蓬舟急不可耐嗅口酒味,大声道:“好酒!”
尝了口,他咂摸味道,“香而不烈,回味悠然,果然是好酒!只是,好似少了点什么。”
“少侠是会喝酒的。”老板炒好盘花生,放在这桌,顺势坐下来,笑呵呵地说:“比起以前,确实少了点料呢,不过也取不到了。”
两个人就此攀谈起来,没多久,便聊得越来越投缘。
叶蓬舟敬一杯酒过去,问道:“老板,你怎么知道赤目食人鬼呢?”
老板几杯酒下肚,面色微醺,轻叹口气,“怎么不知道呢?以前咱们食人可见多了……”
逢雪闻言,微拧起眉,仔细打量他的面孔。
圆头圆脑,眼睛微凸,模样憨厚又有几分机灵劲。
怎地越看越眼熟?
她轻声道:“章老板?”
老板睁大眼睛,“姑娘怎么认识我?”
逢雪:“我在枌城见过你的……当年章氏酒坊的掌柜,喝过一壶酒。”
“小姑娘莫开玩笑,十五年前你才几岁呢,怎么就去过枌城?”
逢雪拿出一个酒葫芦,把酒液倒入空碗里。
酒液清亮,倒映烛火摇曳,刚倾倒出,便有扑鼻酒香在漫开。
“好酒哇!”
叶蓬舟脱口夸道,想要拿起尝一口,忽地手背被筷子戳了下,便委屈缩回手。
老板死死盯着酒液,“这真是枌城的酒!姑娘从何处弄来?”
逢雪:“我进入其中,自己亲自打的。”
“不可能!枌城明明已经……”
“枌城已成坟城,我知道。”逢雪看向他,目光平静,“我自有自己的办法。”
老板双手捧起酒碗,手不停颤抖,酒液颤动,几点酒洒在了擦得光亮的桌上。他低头喝了口酒,顷刻间,泪如雨下。
“是这个味道!当年阿父阿娘酿的酒,正是这个味道!”
“当年,”逢雪望着闪烁的烛火,轻声说:“那位进入城里的医女,你们喊的小陆娘子,是我三师姐。”
“枌城?”叶蓬舟悄悄凑到逢雪耳畔,小声问道:“那是什么地方?枌酒很好喝嘛,咱三师姐也在那儿?”
逢雪白他一眼。
什么叫咱三师姐?
她想这样说,但想到自己大抵是说不过少年的,便抿紧唇不搭理他。
野店酒馆的老板,正是当年枌城章氏酒坊掌柜的孩子。当年枌城妖鬼肆虐,他被父母保护,侥幸逃出,在这山野之间,建了座小酒馆,以家传的酒艺为生。
毕竟少了枌花,枌酒失去独特的风味,变得泯然众酒。
老板转到柜台后,拿出他宝贝的神龛。
扯去其上黑布,神龛里供奉的馨烈候出现在他们眼中。
与逢雪想的不差,馨烈候并非是战场征战建功立业的将军,而是位怀抱兰花,背着药篓的年轻女子。
“小陆娘子是个好人。”老板抹了把眼睛,“我还记得,她沿街给我们治病,若是药太苦,还会送一块甘草糖。小百穗跟在她身旁,跑来跑去的。”
得知逢雪与小陆娘子出自同一个师门,老板便没什么顾忌了。
“后来我们侥幸逃出了枌城,朝廷来人了嘛,把路给封上,不许我们回枌城看看,也不许我们说出这事,只是同我们说,若是想早些回去,便要多拜一拜馨烈候。”
这是用人们的香火,驱散疫气与怨气。
逢雪心中默默点头。
然而让朝廷建一座庙宇,收集人们的香火,本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算朝廷不吩咐,我们也是要拜的,小陆娘子救了那么多人呐。”老板摆摆手,“说起赤目鬼,唉。”
他叹了口气,“逃出来的人里,也有一些,想要再吃口馄饨,慢慢就误入歧途,当了拦路的强盗,他们眼睛越来越红……我在这儿,提醒着路过的行商,那些人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也不至于对我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