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你就这点出息?(313)
因此她只负责吃饭叫好。
品鉴菜式这活得交给叶蓬舟。
山河湖海漂泊,吃百家饭长大的少年,大抵是吃得样式够多,对做菜颇有心得。
做市井菜,能把猪头肉煮得软烂油香,捞出就脱骨,让吃客大快朵颐,油光满面。
也能做高雅的菜式,什么凤尾鱼翅,琼脂燕窝,一道道菜点造型精美,让人不忍破坏。
逢雪想着,今日下山阿娘会做什么好吃的呢?早上哥哥去买了点排骨回来,是做糖醋小排还是排骨汤?
她的鼻尖仿佛飘来浓浓肉香,肚子也应景地叫了几声。
她从怀里拿出烙饼,咬了几口,又想到等会还要回去吃排骨,就不再多吃了。
日光清澈,山风拂面,逢雪靠在松树下,望着透过树隙细碎的阳光,慢慢勾起嘴角。
那些在山下血泪,心中不平,逐渐被阳光、肉香填满。一直以来,她想要的也不多,小小一间院子,平安无虞的家人,如今,院子里还多了一个俊俏的少年,一只圆圆的小猫。
再好不过。
“师妹。”
逢雪侧过脸,“师兄?有事吗?”
沈玉京站在树下,道:“前日我下山,遇见了迟叔叔。”
逢雪笑起来,“爹没和我说呢,啊,”她不大好意思,“他没说什么吧?”
按照爹护犊子的劲儿,说不定还会揍沈玉京一顿。
她又瞟了两眼沈玉京,在少年玉白的额头,瞥见了点未褪去的淤青。
爹不会真把人打了顿吧?
但她转念又想,小时候两家交好,她爹也算沈玉京半个爹,打他一顿只算“长辈的关怀”,合情合理。
“你的额头,”逢雪指了指,“要药吗?”
沈玉京摇头,“不必……”他停顿半晌,指尖摩挲常年执笔磨出的茧子,低声说:“迟叔叔和我说了一些事。”
逢雪蹙起眉,“什么?”
“我们小时候的事。”
————
小时候,沈玉京灵窍未开,是个漂亮的小傻子。
逢雪第一次见他,是看见几个少年把他围在中间,粉雕玉琢的小少年被推到在地,头磕破了块,血顺着眼睛往下滴。
他神情迷惘,不哭不闹,左手拳头攥紧,放在胸前。
像一只迷途的、可怜兮兮的小狗。
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逢雪年纪也小,但初见的场景,依稀如昨日。
她赶走那些人,把漂亮又痴傻的小孩护在身后,自觉担任起保护者的身份。
那时她见不惯的事情就很多——见不惯恃强凌弱、见不惯仗势欺人,见不惯顽童欺负小猫小狗。
也包括小傻子。
小傻子缄默寡言,被保护几次后,跟她走得越来越近。他总攥紧左手,从不松开,听人说,他亲眼看着娘亲被流寇杀死,受到刺激,左手便一直攥紧,不曾松开过。
或许是想攥紧娘亲的手,让她不被凶神恶煞的流寇拖走;或者是攥紧的拳头里,藏着生母留给他的遗物,一个价值连城的玉扳指。
谣言传得越来越离谱,那些善恶混沌,心智不成熟的小孩,越发想知道他左手藏着什么,因此总是欺负他。
逢雪也有点好奇,但她不会去逼他松开手。他左手握紧不方便,她就牵住他的右手,两个人一起走过雁回城的长街短巷。
半年后,一天她跟苏彘他们打架。苏彘小时候又高又胖,壮得像一块厚门板,逢雪被他按在了地上揍。
这时,平日乖顺当挂件的小傻子忽然冲了过来给她帮忙。
结果无济于事,还是被按在地上打。
等这伙人走了,两个人灰头土脸爬了起来。逢雪愤愤表示,下次一定要在苏阿猪上茅厕的时候,给里面丢一串炮竹进去,好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小傻子歪头看了会她,伸出手。
攥紧的左手慢慢松开,雪白掌心,有一颗暗红的圆滚滚的花生粒。
他把攥了半年的花生递过来,“阿雪,吃。”
逢雪没有吃那颗花生,她带沈玉京挖个坑,把花生埋进泥土里,说:“第二年长出花生树,就能有很多花生吃,可以我们两个分着吃了。”
那时她不知道,炒熟的花生是不会变出树的。
小傻子抬起雪白面孔,眼睛沉静,问:“埋进地里的人会再长出来吗?”
逢雪愣了下,不太确定,“会吧?”
“奥。”他安静了好久,露出个浅浅的笑,“那阿娘明年就能起来啦。”
之后他们一起去坟前等待,给坟地浇水,等到冰化雪融,万物复苏,坟头上长出了短短的绿芽。
逢雪欢呼雀跃,觉得坟里躺着的人一定会醒来。看沈玉京的模样,就知道他的娘亲是位白玉般的美人,她翘首等待,总盼着坟头裂开,从里面爬出个瓷白美人来。
等了一个春天,孤坟依旧独立,清明时分,碑旁多了一堆烧尽的纸钱。
逢雪终于忍不住问阿娘,才知道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像地里的庄稼、菜苗一样再长出来。她和沈玉京说,小傻子却很固执,依旧每日都在坟头等待。
她便也陪着他。
等了几个春秋,花生没有长出绿芽,坟里躺着的人不曾再醒来。
他们之间也渐行渐远。
————
逢雪瞥了眼沈玉京垂下的左手。
手指修长苍白,指侧有薄薄的茧,能挥笔画符,也能曲指结印。
但不会再张开掌心,递来一颗珍贵的花生粒,也不会和她牵着,在雁回城的街道疯跑。
云雾淡淡,清风吹起树叶沙沙,宛若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