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你就这点出息?(321)
它用爪子捧住脖子,看着眼前俊美风流的郎君,颤抖着回:“我、我不敢,我给二位点烛焚香,放炮奏乐,我来当礼生……”
青年这才松开手,把它丢到一旁。
狐妖滚到旁边,咳嗽数声,后悔自己贪图美色,带回来两个祖宗。它为图活命,拼命表现,指挥自己的尾巴侍从撒花点烛,尖声道:“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逢雪望向高堂,“师叔,你在做什么?”
老人手里拿着条小蛇,往茶壶里塞,听见逢雪声音,她不好意思笑了笑,“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条小蛇,我想做一壶蛇酒。蛇酒可以驱寒,阿雪,你喝吗?”
逢雪还未回答,手里的红绸又紧了紧。
似乎是在埋怨她的分神。
狐狸尖声喊:“夫妻对拜——”
逢雪转过身,与叶蓬舟手牵同心结,面对彼此。她听见对方轻笑了一声,又恍惚是错觉,见青年先躬下了身子,她连忙跟着躬身,两个人的脑袋顿时撞在了一起。
发髻珠钗叮当,流苏缠住了叶蓬舟微卷的长发。
逢雪轻“啊”一声,伸手去解被发钗卷住的发丝,然而越解,两个人的长发越纠缠不休。
“送入洞房——”
狐狸急冲冲地喊。
第138章
“什么洞房?”
木匣撞到狐妖脑袋, 它不敢躲闪,“哎哟”惨叫连连,叫出惨绝妖寰的气势, 心中只期盼这剑仙大发慈悲,能放过自己。
剑仙大马金刀坐下, 不耐烦地扯落发髻上金簪, 连带扯下几缕碎发, 满头的乌发也散落在肩头,衬得雪白小脸只巴掌大, 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干净又锐利。
叶蓬舟俯身, 捡起被她丢在地上的金簪, 擦掉上面的尘土。
他看了逢雪一眼, 把簪子上纠缠的发丝慢慢梳下,攥在掌心。
逢雪将剑匣放在膝上,飞剑化作一掌大小,不情不愿钻入匣中。
以扶危残刃作剑胚, 辅以这一路收集来和师兄赠予的宝材, 师父为她炼了这把飞剑。剑是在月圆之夜出炉,吸食帝流浆的灵气, 剑刃清辉流动, 雪光凛冽。
又因添了截老桂树心, 剑光飞扬时,总有暗香浮动。
然而炼剑之材中,也有止戈这样饮过万人血的凶器, 因此她这把剑吧,有些凶狠好斗, 出鞘便不肯飞回。
逢雪把剑匣合拢,问:“你们知道一个叫古碑村的地方吗?”
妖怪们面面相觑,但鬼哭在它们头顶转了一圈,它们抖若筛糠,咬着手指头苦想。
“古碑村?没听过。”
妖怪的脑袋素来不怎么灵光,记性也不甚好,“我知道一个鼓鼓村。”
“我知道一个碑子村。”
嘁嘁喳喳吵半天,还是那只小三花喵喵叫,嗓音细细地说:“我听爷爷说过一座古碑。在好远的地方。”
好远的地方是猫儿的感觉,在它看来,隔了一座山,便够远的了。
逢雪微微一笑,“谢谢你,小三花。劳烦你为我们带路。”
叶蓬舟剪出纸马纸车,凭空一吹,车马便俱备。逢雪扶紫云真人上车坐好,小三花也变作一只小猫,瑟瑟发抖地伏在车上。
小猫用爪子按住三花的背,低头一点点给它舔毛,带着细刺的舌头卷走腥臭的猪血,没多久,小三花就被舔得浑身湿漉漉的。
叶蓬舟坐在车前,侧过脸,瞥眼挤在一团的妖怪。
鬼哭还未撤去,在它们头顶一圈又一圈打转,刀刃嗡鸣不已,发出嗜血的低鸣。
牵动逢雪膝头的剑匣也开始晃动不休,急着出鞘。
逢雪望了眼叶蓬舟,埋怨道:“你的刀把我的剑带坏了。”
叶蓬舟弯起嘴角,“小仙姑,你好不讲道理——”话未说完,他剑眉微蹙,侧过脸,声音低了低,“小仙姑,你听。”
妖怪们忽地狂躁怪叫,“来了!它来了!”
它们无惧鬼哭之威,变成原形,鸟雀惊飞,一只只飞禽走兽蜂拥往门口挤去。
挤不过门的,就跳墙翻窗钻狗洞。
一片狼藉吵闹声里,黑雾如潮水般从身边滚过,雾气深处,传来一声惨笑。
小三花四肢僵硬,趴在地上,颤抖着说:“是它们、它们来了。”
“它们?”逢雪抱剑匣走出马车,灰黑雾气在身边翻滚。
浓雾里笑声越来越大,一声接一声,狂笑不止。
“轰隆隆——”
地面震动,似有千军万马,呼啸而来。
逢雪跃到车顶,拔出长剑,寒芒照彻黑雾。
她也看清,藏在雾气里狂笑的东西——
是兽头人身,獠牙突出的巨大怪物。他们骑在马上,手里提刀,脸上挤满癫狂大笑,嘴里大喊:“杀!”
“砍下脑袋,回去领功!”
“杀杀杀!”
看来狐狸说得不错,不怕听鬼哭,只怕闻鬼笑。哭是游民百姓在哭,笑的嘛……
《云游记册》里有写,这是杀气凝成的怪物,常在行军后的尸山血海里出现,名字叫“野狗子”,喜食人脑。
但野狗成堆出现,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剑光劈开鬼潮,雾气往两侧排开,野狗子从马车旁奔驰而过,不敢触碰飞剑锋芒。聪明的妖怪拼命往马车靠拢,那些不聪明的、腿脚不够快的,被雾气卷入后,惨叫一声,再无其他声音传来。
雾气渐散,地上只剩一些鸟毛兽皮。
狐狸只剩下一条尾巴,手捧断尾,痛心疾首地说:“平日让你们多锻炼锻炼,跑快一些,你们怎么就不听呢?呜呼哀哉,我的尾巴!”
————
马车一路往前驶,田园荒芜,民生凋敝,道路杂草疯涨,皑皑白雪下,偶尔凸出截嶙峋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