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你就这点出息?(520)

作者: 叨鹿 阅读记录

一个个土包相连,绵延不尽。她渐渐走过坟茔,垂着眼睛,视线扫过木牌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陆紫翘、长孙昭、季峋……葛春生、易存一、易求二、风扶柳……”

低声念着故人的名字。

她停下脚步,看着那只翩翩白蝶,视线渐渐下移,嘴唇轻颤,呵出口白汽,“迟逢雪。”

逢雪慢慢蹲下来,抱住膝盖,与墓碑上的名字久久相对。

素蝶在坟茔徘徊不去。

她忽然拿起腰间宝剑,一剑挥去,剑气荡得山林颤抖,满山白雪簌簌而落,雪尘纷飞。

坟墓被剑劈为两半,里头埋葬之物重见天光。

逢雪慢慢俯下身,从冰冷的泥土里,捡起坟土中埋的东西——

一把锈迹斑斑的残剑。

她曾拿着这把剑,带沈玉京走出世上最狰狞可怖的魔渊。也曾幻想过,手中握着剑,斩妖除魔,成为浪迹江湖的剑仙。

辗转百年,昔年的佩剑,居然又回到了掌心。

她将脸贴在冰冷的剑刃上,眼眶渐渐湿红,一瞬间,天地间所有的风声、雪声、松林拂动声,皆传入耳中。

她又重新听见了天地的声音。

“嘁嘁喳喳!”

树梢鸟儿在叫:“是她?”

“没错就是她!是祖奶奶一直惦记的那个人,快请祖奶奶过来!”

“快些快些,快请祖奶奶过来啾!”

不多时,一群鸟儿穿透风雪,盘旋她而飞。一只很老的鸟儿,被众鸟簇拥着,扬动老迈双翅,跌跌撞撞飞到她的身边。

她抬起手,老山雀熟练地停在她的手上。

这只山雀已经老得不行了,浑身的羽毛变成雪白,动作迟缓,似人间百岁的老人。

逢雪一眼便认出,是从前她在山中喂的鸟儿。

“阿雪、阿雪。”老山雀窝在她的手心,慢慢说:“你回来啦,我一直、一直在等阿雪。”

逢雪竭力扬起嘴角,指腹轻轻摸了摸它的头,“让你久等了。”

“阿雪会给我吃果子,阿雪是山上最好的人,”老山雀缓缓低下头,嘴巴轻点她柔软的掌心,啄了点雪粒,好像尝到了世上最美味的果实,它将头抵着剑客的手,喃喃:“最喜欢阿雪了。”

……

翌日,沈玉京再去看逢雪。

梅树下的小屋里空空荡荡,剑客悄无声息下了山,只带走了一把剑。

又过些许年岁,听说江河湖海之间,多了一位仗剑独行的剑仙。

……

魔神虽伏诛,世上却依旧有许多食人的妖魔鬼怪,也有许多食人的暴徒贪官。

逢雪握着剑,看见妖魔鬼怪,就杀,看见人间不平,就杀。

一日复一日的斩妖除魔里,她的剑越来越快,人们开始唤她剑仙,后来又给了她别的什么名字。

有一日路过青溟山时,她提剑走了上去。

走上山阶,沈玉京正好在扫地,拿着扫帚拂去地上落叶。

这些年天地失序,玄门术士斩妖除魔,死伤惨重。后来青溟山收留乱世的孤儿,人又逐渐多了起来。

虽为掌教,他还维持一些做弟子时的习惯,譬如亲自扫过路上的落叶白雪。

扫帚掉在地上,他怔怔看着缓缓行来的人。

剑客提着剑,面上没什么表情,和他轻一点头,“我来祭拜故人。”

沈玉京“嗯”了声,跟在剑客身后,陪她一起走到后山坟包,“我听说人间多了个剑仙,就猜到那是你了。”

剑客没有说话,背对着他,为山间岑寂的土坟除去杂草浮尘。

沈玉京跟在她身后,与她一起为故人烧纸祭拜。

祭完故人,剑客转身往山下走。

沈玉京叫住她,“师妹,留下来吧,青溟山多了很多小弟子,你来教他们剑术,好不好?”

见剑客无动于衷,他又追上去,道:“我后来知道了,知道是你救了我,师妹,我真的一直在找你,大家也都想着你。你来做掌教,”他语气恳切而卑微,声音颤抖,“留到山上,好不好?我们一同修炼,好不好?”

剑客脚步一顿,慢慢转过身,暗红的夕阳拉长她的影子。

沈玉京看不清她面上的神情,只觉得那双眼睛异常寥落黯淡。

她轻轻说:“可是师兄,花生不会再发芽了。”

沈玉京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不禁撑住旁边石壁,才勉强站稳。

往事在脑中浮现——

那是在他小的时候。他亲眼看着母亲被流寇杀死,受了刺激,变成人们眼中的傻子。

孩子们欺负他,将他推入泥泞里,只有女孩愿意为他挺身而出,伸开双臂站在他的身前。

他的左手紧攥着,里面抓着母亲最后留给他的遗物。

别人他掌心抓的是美玉,是明珠,是世间无上的珍宝,所以他才每天都握紧拳头,不肯松手。

但其实那里面,只是一颗母亲为他剥好的花生而已。

但于他而言,那确实是世上至为珍贵的珍宝。

有一天,他看着灰头土脸的女孩,慢慢对她松开掌心,将花生粒送给她。

女孩却道:“我们把它埋进土里,第二年长出树,就能一起吃好多花生。”

但是炒熟的花生,不会长出新芽。

但是沧州的雪,永远留在了水乡。

……

剑客继续仗剑在人间游荡。

又过不知多少年,她听见青溟掌教病故的消息。至此,天地之间,再无一个故人。

她杀的妖魔越来越多,在人间的信徒也越来越多。

在人们的传说里,有一位听见人间不平便仗剑而出的神祇。祂向世人索求的,不是金银珠宝、不是五谷牲畜,而是一滴受苦之人的泪珠,她所回报的,是把斩尽人世不平的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