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你就这点出息?(75)
众鬼齐齐望过来。
逢雪蹙眉,“有这样的地方?”
少年回头看她,笑问:“小仙姑,你可听说过,桃花源?”
他的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一副卷轴,卷轴展开,层层叠叠的桃花便在逢雪的眼前展开。
是副工笔画,画工精妙,色彩艳丽明快。
武陵人捕鱼为业,忽逢桃花林,林尽头,得一山,山有小口。
从口入,数十步后,豁然开朗,在里面竟发现一田地平旷的村庄。
村中人民风淳朴,自得其乐。他们热情招待渔人,临走时嘱咐他,此处不足为外人道。
然而渔人还是告诉了别人,当他带人再来找寻时,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桃花源的入口。
这个故事为人津津乐道,逢雪自然也听说过。
世人都喜欢桃花源,在此处避世而居,不用交沉重的苛捐赋税,也不用为地主打长工,年末家中无一口余粮。
也有许多人去寻找桃花源,其中不乏名士。
但从未有人找到过它。
现在逢雪明白了他们为何找不到了——原来桃花源,在一张图中。
她定定地望着展开的图卷。桃花林中,有一个小童的身影,他踮起脚尖,似想要摘树上的桃花。
一条小道曲折前伸。
道旁有酒亭,酒旗高飘,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在扫亭前的落花。
再往里,田地青青,阡陌交通,屋舍俨然。
与故事中描绘的世外桃源一般模样。
叶蓬舟问众鬼:“你们可愿意进桃花源?”
众鬼本以为马上要消散,比起生活在鼠啮的恐惧和痛苦中,在朝阳底下消散,结束漫长的折磨,于他们也算解脱。
但正如人们畏惧死亡,鬼魂也畏惧消散。
如今得知不必魂飞魄散,便如绝处逢生,他们的眼中迸出了光亮。
叶蓬舟又道:“桃花源里可不是什么世人口里的仙境,在里面同外面没什么区别,还是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辛勤劳作,才能有收获。”
只剩半个脑袋的小孩问:“里面会有咬人的黄皮子吗?”
“没有。”
妇人问:“可有官府来征收苛捐杂税,要征壮丁?”
“没有。”
“可有兵匪杀人?”
“没有。”
……
众鬼便笑了起来,说道:“那便是仙境啦。”
他们跪在地上,朝两位少年深深一拜,飘入展开的图卷里。
于是逢雪再望向画卷时,花树之下,多了十来道飘渺的人影,正左右张望,面上挂着新奇之色。
画上本是在垫脚摘桃花的孩子跌在地上,摔了个屁股墩;酒亭前,本来低头扫地的老者,这时却抬起了脸,似乎听见声响,诧异望向来人。
……
“小仙姑,你想进桃花源吗?”
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逢雪抬起眼睫,对上少年含笑的双眸,怔了片刻,问道:“进去了后还出得来吗?”
叶蓬舟眨两下眼睛,“你猜?”
“哼。”逢雪别开了脸,“你解决白花教的那个东西,也是用的这个法宝?”
叶蓬舟点头,“小仙姑可真聪明!你看,他在这呢。”
展开画轴,在桃林的一棵树上,倒吊着个白衣青年。青年乌发垂地,长得倒是眉清目秀的,就是表情显得狰狞愤怒。
一只狗子抬起后腿,正朝他面上撒尿。
逢雪:“……”
够损的。
她瞥了眼少年眼中卷轴,移开目光,面无表情说:“这东西鬼气太重,于人无益,这样强行留下魂魄,也是在逆天而行……你带着它,就不怕里面的鬼跑出来,或者被人发现,当作歪门邪道?”
桃花源图中所绘之景虽美,可美得近乎妖异,绯红的烟雾是层淡淡的瘴气,里面装着的,又全都是鬼。
是张不折不扣的鬼图。
也不知道故事最初的渔人当年遇见淳朴村民,到底是人,还是鬼。
叶蓬舟挑了下墨眉,笑着问:“小仙姑在关心我?”
“恬不知耻!我只是、只是……”她一抬眼,便对上那双含笑的眼睛,心中又气又慌乱,觉得他分外可恶,慌张间摸上自己的剑柄,才冷声道:“你若变成妖魔,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少年眼尾斜斜往上飞,眼波脉脉,重新拢起的卷轴往逢雪眉心一点,低笑着说:“我若变成妖魔,小仙姑舍得杀我?”
逢雪微微一怔,想起他前生的恩情,无端有些心虚,心跳得快了几拍,嘴中却放狠话道:“如何不舍得?就算不杀你,我也要把你关起来……”
“奥——关起来,金屋藏妖,”叶蓬舟嘴角弯起,拖长了声音,“小仙姑,原来你这么不正经呀。”
第032章
清晨, 岭上晨雾迷濛。
丛生杂草摇动,搅弄雾气,隐约传来絮絮人声。
两个黄毛男人坐在石头上, 口嚼肉干,边闲聊:“唉, 最近日子真难过, 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再忍耐忍耐, 送肉的日子快到了。”
“要说那位太吝啬了,也不肯多送几块肉上来。”
“人最是狡诈奸佞啦。我们还是要听太奶奶的话, 就说黄十三黄十四,不听话偷偷跑出去吃席, 结果被砍了脑袋吧。”
“哼, 他们就是仗着太奶奶宠爱, 嚣张惯了,还不知道那儿是青溟山的地盘吗?”
“青溟山的老道,连太奶奶都不敢惹呢。”
“不过总不能白让它们死在那儿了,黄伯说, 随行的还有个书生。只要等青溟山道人一走, 我们便把那书生抓回来,剥皮挖心, 活吃了他!也算是为它们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