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尊你就这点出息?(97)

作者: 叨鹿 阅读记录

书生连忙询问他可有办法。

判官道:“我能为你换一颗心。为兄在地府当差千年,有些积蓄,共有三颗心可供好友抉择。”

“一颗是这颗黑心来自一位权臣。玲珑七窍,聪明伶俐,长袖善舞,口蜜腹剑,持此心者,多能发家亨通,锦衣富贵,为世人所喜。”

书生摇头。

“一颗是这颗灰心来自一位富商。虽不及黑心伶俐,可圆滑世故,能屈能直,能黑能白,好友拿着这一颗心,凭你的学问,一定能有所作为。”

书生又摇头。

判官只好拿出了最后一颗心。

是颗红心,犹在他掌间跳动。

“这颗心来自被杖毙的小官,拿着这颗心,为官必两袖清风,为商必一世劳苦,好友,天上乌云蔽明月,人间大风吹灯火,清正总遭毁侮,耿直常被人欺,还是莫要这颗红心了。”

但书生执拗,只记得书上的道理,一定要这颗红心。

判官无奈,只好破开他的胸膛,为他换上了红心。

次日,书生文思敏捷,低头看胸口,未见伤疤。此后他考试连中魁首,青云直上,但因为性情刚正不阿,不肯向权贵低头,便被其他人排斥,贬至偏僻的廉州为官。

他带领着百姓开垦良田,种植果木,开辟道路,把荒芜之地,变作沃野千里。

又操持军队,解决土匪之患,立下赫赫功劳。

后来十多年,他几次回朝拜相,又几次因触怒圣颜遭贬,人生起起落落,无论身居高位,还是贬至他乡,他总一贫如洗,身边无娇妻爱妾,无锦绣珠宝,只有两袖清风,和百姓的爱戴。

世人便喊他“清风宰相”。

可惜王朝末年,时局动荡,转瞬国破家亡,朝代颠覆。新朝的帝王爱惜他的才华与名声,几次亲自劝降,他却不肯向新帝俯首。

在第三次劝降后,判官深夜来到的书生的家门。

书生照例为老兄弟倒满酒,你一杯,我一杯,慢慢喝酒。判官劝他向新帝低头,“人间哪有百代长存的王朝?君何必为了前朝之人,毁自己的性命?”

书生拒绝后,判官又说:“我看你马上有灾祸来临,不如现在收拾行李,远走避祸。”

书生依旧摇头。

判官摔掉酒盏,赤髯如戟,沉默不语。

书生捡起酒杯,笑着说:“兄台莫怪,人生总有一死,死有何可怕?我只知道,天地间有乾坤正气,汗青上有殷殷丹心,若能叫世人看见正气长存,死又何憾?”

冷面判官斥道:“我在地下审讯恶鬼千年,从未见过你说的什么浩然正气,殷殷丹心。你既愿意为它们而死,那同我说说,它们又在何方?”

书生敬了一杯酒,说:“兄台,乾坤正气,热血丹心,就在你当年给我换的那颗心里啊。”

判官沉默良久,叹道:“悔不该给你换了心。”

翌日,书生便被官兵押入狱中,在监狱待了几年迟迟不肯投降,最终凌迟而死。

但廉州百姓感念爱戴他,不顾官府禁令,也要偷偷给他雕像立庙。

几年后某一日深夜,廉州某一县城的百姓忽而梦见了书生。此时书生衣着红袍玉带,旁边跟着一位冷面的判官。

他自言蒙冥宫主人的青睐,如今自己做了廉州城的城隍,今夜特来告诉众人,县城马上就要发生一次地动,让众人赶紧离开。

百姓听他的话,纷纷收拾行囊离开县城,没多久,地裂山崩,通城百姓无一人受伤。

后来,廉州百姓时常看见这位温和善良的城隍,而他在的身边,总有一位冷面判官守护左右。

……

这就是判官换心的故事了。

廉州百姓为他们塑像,极为爱戴这位城隍。逢雪在人间漂泊时,听过这个故事,见叶蓬舟茫然的模样,便细细和他说了一次。

吴班头乐呵呵地说:“仙姑,你也能换心吗?能不能给我换个聪明些的心,说不定我也能当宰相了呢。”

宋婶揪起他的耳朵,骂道:“你个花心眼子,你是想当官吗?你就是想娶几个漂亮的小姑娘吧。”

吴班头拱手求饶,“我怎么敢呢?哎哟哟别揪了,再揪就掉下来了。”

逢雪不是故事里的判官,也没有变出几颗心给他换的本事。她大致和班头夫妇说了下情况,班头腹中脏器被什么东西啃咬许多时日,若不尽快换胃,班头撑不了多久。

宋婶和班头敛了强撑起的欢笑,枯槁的面上露出哀愁。

“可哪儿有胃让我们换呢?”宋婶视线落在灶台上的竹篮上,忽而有了主意,“人的胃寻不到,羊的呢?”

“也不是不行。”

……

换完胃,已经到了晚上。

班头活蹦乱跳,在地砖跳来跳去,“不疼咧,真的不疼咧。”

宋婶擦擦眼角泪,又要往地上跪拜,刚弯下腰,就被逢雪搀住了。

“不用客气。”逢雪又望向班头,“身上有什么奇怪之处?”

班头挠了挠头,“肚子不疼了,也有了力气,只是有一点,总是想吃草。”

宋婶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你有个羊肚子,可不是想吃草嘛。”

逢雪:“那你之前说的事,现在总该记起来了吧?”

班头摸摸鼻子,“婆娘,难得有羊肉汤,你盛点送给猫婆婆和那些猫儿呗。”

等宋婶带着汤离开,班头才招待两人坐下,给他们沏好茶水。

“现在两位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自然知无不言。黄云岭闹凶,是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还是衙门的一个小捕快,接到一个孩子报案,说黄云岭遭了妖怪,妖怪把他亲人全咬死了。我们半信半疑上山查看,果然看见好多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