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123)
阿锦喝下后,一夜无梦地睡到翌日晨早。
阿锦看到外面天光大亮,腾地立马起身,她睡过头啦。穿戴好衣服出来,就见郎君在堂屋里教哥哥练拳。
许黟见她醒来,道:“既然醒了,就一起练拳。”
阿锦立马道:“是,郎君。”
与往常一样,兄妹俩练拳后,就跟着许黟吃早食。
今日的早食颇为丰富,是肉包子、藜麦粥、炸果子和煮鸡蛋。
不仅他们有份,小黄也有一份。
如今,阿旭阿锦都同许黟在桌上吃饭,小黄的饭盆在堂屋外面,待吃饭的时候就会叼进来,一定要和他们一块吃。
三人一狗,整整齐齐的。
饭后,许黟奖励了阿锦一贯铜钱,作为她勇敢面对坏人还不会被拐的奖励。
阿锦见着那一串重重的铜钱,整个小人都呆住了。
好多!好多钱!
她头一次见到这么多钱,实在不敢相信,这钱是郎君赏给她的。
“哥哥,你快掐醒我,我是不是在做梦呀。”阿锦狠狠吸气,拉着阿旭说道。
阿旭只知道许黟要奖励妹妹,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奖励,他的惊讶程度不亚于阿锦。
阿旭抬手捏住自个的脸颊肉,痛得“嘶”地叫出声,会痛,不是做梦。
阿锦伸手摸了摸那些铜钱,朝着许黟摇头:“郎君,太多了,阿锦不能要。”
许黟说:“给你的就是你的了,没有要不要的说法。”
他昨晚想了好一会儿,要送阿锦什么奖励,是衣服?是首饰?还是别的?总觉得哪样都不合适。
时下男子不能随意送女子首饰,哪怕是郎君和女使这样的身份,尽管阿锦还这么小,但许黟已经知晓该怎么避免了。
既然这些都不合适,那就送实在的东西。
有什么东西比银钱更实在呢?
答案是没有。
第56章
府衙里, 县尉潘文济将今日在县衙里审问的拐诱案子呈给县令。
是夜,李婆子的儿子见他娘还没回来,正想出屋去找, 便听到外头有敲门声。
他喊着“来了”去开门,一边还问道:“娘你今个甚晚回来,莫不是去哪家食肆吃好东西去了?”
他话音一落,门也打开了。
却见外面拍门的哪里是李婆子, 而是乌泱泱十来个穿着衙服, 腰间挎着刀,黑沉着脸能唬哭孩童的衙差。
这些衙差也不予他思考的时间, 待他把门打开就冲了进来。
其中两人将李婆子的儿子给就地抓拿住, 其余衙差举着刀都冲进屋里。片刻间, 屋里响起惊恐地叫声,接着是各种呵斥的声响……
哐啷——
噼啪——
一阵翻箱倒柜,又是各种搜查寻找。果真, 在这院子的后厢房处, 有一间昏暗的小屋子,衙差们在里面找到三个缩在一团,模样皆是七八岁的小孩。
其中一男孩,两女孩。都穿着破破烂烂的粗麻短褐,手脚都有被抽打的伤痕。
李婆子的两个媳妇都被抓着了,另外一个儿子想要翻墙逃跑, 被衙差从墙上拽下来,头部砸中墙角处的水缸, 破了头, 没熬到第二天就死了。
这些……许黟都暂且不知情。
他奖励阿锦一贯钱后,就予阿旭五十个钱, 放他们一天假去城隍庙的集市玩。
县城的城隍庙集市不是每天都有的,往往旬假时才有。
赶巧,邢岳森等人旬假有空,都来约许黟出去玩。
他们也知晓许黟素日里忙,忙的时候都不敢来打扰,这时听到许黟要带着小孩去城隍庙的集市玩,就说他们来安排出行的车辆。
不多时,许家院子外停下来一辆罩着帷幔的驴车。
赶车的车把式还是上回去城隍庙的那位,他非常有眼力见,见两小孩都不大,主动地从车里取出凳子架上。
“许大夫,我家小郎君已在城隍庙的茶楼等你嘞,咱们这就出发吧。”车把式对着许黟恭恭敬敬地说道。
许黟点头,先让阿旭阿锦上车,他殿后。
先爬上去的阿旭阿锦没坐过驴车,见里面的车厢里有软垫,还有装物什的格子,格子上面还雕刻着好看的花纹,两双眼睛都看直了。
阿锦压低声音对阿旭道:“哥哥,这车里好大,连垫子都是软的。”
阿旭摸着妹妹说的垫子,重重地点头,接着就将他手里的垫子铺在车厢的正中位置上。
许黟上来,就看到自己的位置叠了两个垫子,顿时哭笑不得。
他将垫子还给阿旭,告诉他们随意坐着便是,不用拘谨。
很快,阿旭阿锦抛开初坐驴车的紧张,高高兴兴地撩起帷幔的帘子,一脸憧憬又欣喜不已地看着外面的街道。
县城的街道,对他们来说怎么看都看不腻。
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物,还没增添几道历史厚重的痕迹,它们朴素又华美,处处都充斥着烟火气息。
闻着时不时飘进车厢里的小食香味,两人都馋得吞咽着口水。
许黟见状,笑问他们:“可是饿了?”
阿锦扭头道:“郎君我不饿,是味儿太馋人了。”说完,她有些脸红的老实地坐回到垫子。
阿旭询问许黟:“郎君是饿了吗?我去给郎君买一些吃食回来。”
许黟摇头,说不用。
城隍庙外的集市有不少吃食,待去那里,光是吃就能令人挑得眼花缭乱。
*
如今刚进七月,“七月流火”,视为秋季的开始。[注1]而这会的宋朝正处在与第三次小冰河期,秋冬时,要比现代时更加寒冷。
不过刚入秋,气温就降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