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20)
他出去喊了外头的闲汉,让闲汉帮买一份晚食回来。
哦不对,该是两份,小黄也要吃晚饭。
“汪汪汪~”
有陌生人凑近,小黄警惕地站起身。
那闲汉听到里面有狗叫声,识趣地停在了两步开外没再上前,听完许黟要买的什么吃食,伸手接了钱离开。
许黟不用担心对方拿了钱不回来,想要在“闲汉”这一行里混下去,信用极其重要。一旦做了低价报多、偷吃等事儿,被主家给抓到现行,那可是要挨官府板子,且革除名额,没法再当闲汉。
不多时,这闲汉提着许黟要的东西,快跑地回来了。
许黟囊中羞涩,就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地给闲汉打赏。那闲汉也不失望,南街穷人多,他就没见几个舍得打赏钱的。
把门一关,小黄鼻子灵敏地凑过来,尾巴都摇出来幻影。
许黟分出吃食给它,坐到院子里的石桌,打开他那一份。他让闲汉帮忙买了一碗烧卤豆腐,配的是肉浇头,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加入蒜泥,用火烧出香味,与豆腐一起焖在罐子里用卤汁小火炖。
掀开盖子,罐子里飘出一股能把牙齿香掉的味道,热腾腾的,烧卤的汤汁淋在米饭上,能把米饭津成酱色,吃着都是肉的香味。
吃饱喝足,许黟将罐子还给闲汉,闲汉再还给店家。
……
两日后,天晴了。
旭日暖洋洋地照在身上,许黟全身舒畅地打了一套忽雷太极拳。
收拳时,这次他没再觉得手臂没劲,一停下来就乏累,反而精神抖擞,还能继续打两个小时。
许黟回屋,把身上的短褐换下,穿上斯文的棉布长衫,头戴青石色头巾,俨然一副读书郎的模样。
屋中没有镜子,许黟在穿来的时候在水里倒影观察过,这身体的面貌与现代的他有五分相似。眉宇间带着青涩的稚嫩,又因上辈子有二十几年的经历,少年气的脸庞多出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沉稳,从容。
与原来单纯的书生气质,已然发生很大的变化。
感触最深的就是何娘子了。
现在的她在看到许黟摆弄那些不认识的药材,没有初见那么惊奇了。她手中拿着一碗冬瓜汤,过来敲响许家的门。
今天是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
盐亭县的百姓在这一天,会煮上冬瓜汤,寓意吃了冬瓜汤,就可以消百病。
许家如今就只有许黟一个人,何娘子猜想着他肯定忘记煮冬瓜汤,就多煮了他一份。
果不其然,许黟在看到何娘子过来送冬瓜汤,愣了一下。
何娘子道:“我就知道黟哥儿你会忘记,今年的冬瓜汤我加了枸杞和莲子,比以前的冬瓜汤好吃。”
有钱人家,会在冬瓜汤里加入不少佐料,有河虾干、莲子、红枣、肉丸子、鱼丸子、花生等,还有加人参补药的,主打一个有钱人的任性。
穷苦人家,就纯纯一冬瓜汤,放盐巴,枸杞就已经不错了。
许黟收回思绪,不好意思地抿起唇:“多谢何娘子还记得我,我都忘记今天要吃冬瓜汤。”
何娘子说:“这有什么好谢的,反正是要煮,多添一份而已。”
许黟把冬瓜汤吃了,将碗洗干净还给何娘子。
何娘子问道:“黟哥儿今天不去挖草药了?”
前两次,她看许黟去挖草药,穿的都是老旧的短褐,今天穿的是长衫,断然不会是去干活。
“是的,我今天想要去西街瞧一瞧。”许黟说着,默了默,他制作的消食丸,昨晚阴干好了。
他想带着去西街,西街富人多,兴许能把他的消食丸推销出去。
第13章
谷雨时的西街可热闹了,好多店铺都挂上了新品。
何娘子早上去绣坊就看到沿街商铺挂上不少新花样。等谷雨过后,天气渐渐热起来,又能喝到各种时兴的冷饮子。
这里的人爱喝饮子,听闻是从府城里学来的,府城则是向往汴京那边。汴京更加繁荣昌盛,所用的东西都是最新最好的款式,潼川府产的最好的丝绸,也都运往了那边。
何娘子眼中多出亮光,当年她跟在主家娘子身边,去过汴京下的府城住过几年。
那里就比盐亭县昌盛富饶不少,用的吃的穿的,哪怕是小到头花木簪子,都比盐亭县的精巧。
何娘子艳羡,眼睛看了眼身前的许黟。
许黟仍是平平静静,似乎对汴京的繁荣并不向往,看到何娘子看过来,他露出笑容地解释,他不是去逛街玩耍,而是去卖药。
何娘子:“……”
卖药?
她看了看许黟的身后,前两日堆在院子里的新鲜药材没有了。
“卖的什么药?”何娘子问。
许黟道:“制的消食丸,积食腹胀,腹脘疼痛等症状都可以服用。”
这治积食的药物可谓是家中常备,多数都是在医馆里开方子包好了药带回家,需要的时候在煎上一副来喝。
一副药十文左右,不算贵。
何娘子家里以前也备着,春夏换季容易腹胀不舒服,家里的备着的消食汤已经用完,正打算这几天去医馆里再开几副。
何娘子心中一动,许黟读了这么多年书,看过的书籍可多了,他制出来的消食丸肯定好,何娘子对他莫名信任。
拉着许黟问有多少,能不能拿出一些卖给她。
许黟点着头说:“何娘子不用买,我送你一份就是了,不是用多么贵重的药材制的,一份有五颗,一次吃一颗就成。”
熟人局,送一份药丸,对他来说不碍事。
而且何娘子今天给他送的冬瓜汤很好喝,他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