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237)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你挂出‘陈氏消食丸’的牌子,不愁没人买,不过价格上,只能是按二十文钱一包来卖,不可另外添价。”

余秋林心里甚是欢喜,终于到他能卖消食丸的时候了。

他可是知晓如今的阿旭阿锦,每日至少都能炮制二三百颗消食丸的。

这量不多,可也不少了,要不是他手里头缺银子,真的想全都买下来。

何况,许黟给他的价格非常的公道,还是按十文钱一包来算。

如此的话,他就能卖出一包消食丸得十文钱!

一包十文钱,五十包就是五钱银子,都要赶得上他以前在鲍家的月钱。

余秋林哪里会想不到,这是许黟在帮着他,要不然,这样好的事哪里轮得上他。

“黟哥儿,你怎么能待我这般好。”余秋林按捺着心里的欢喜,声音微微哽咽问。

许黟淡笑,不急不慢地说:“当时我将消食丸卖于济世堂,亦是这个价,总不能卖给你还换个别的价。再说了,把消食丸卖给你,我亦能省些心。”

许黟这话不假,他有更要紧的事情要做,如今他在盐亭县小有名气,已有不少县城的百姓知晓他这个大夫。

虽也有质疑他年纪身份的,可来找他看病的亦是不少。

至于阿旭和阿锦,现在是严冬,两人不用如何帮忙处理药材,可其他琐碎的事儿也多。阿旭要负责买菜做饭,阿锦则是负责家务事和各类针线活,细心活儿。

还要分出时间来炮制消食丸……

再加之手头上的银钱宽裕,许黟对于售卖消食丸的积极性就没那般高了。

那日他在知道余秋林的想法后,便想着,不如把这个机会给了他。

毕竟不是余秋林的话,还有另一个“济世堂”进入到许黟的眼里,成为新的合作对象。

这样的道理,不至于都跟余秋林说得一清二楚。

何况余秋林不是愚笨之人,他很快就懂得许黟未尽的话里意思。他没有多说什么,只道,他会好好做着消食丸的买卖,不会起其他的心思。

对余秋林来说,能得这样的机会已是上天垂怜他了,他不敢再肖想别的,特别是给他这机会的人,是许黟。

不是旁人。

就在余秋林拿着消食丸离开不久,另一边的邢家来人了。

来的是邢岳森的随从阿目。

阿目行揖后,垂着头说道:“许大夫,我家郎君吩咐我去打听西街那处住宅的事儿,我方才从牙行里问话回来,那负责这处住宅的经纪告诉我,这房子的主家不打算卖宅子,只想着把房子租赁出去。”

许黟问他:“你可知赁金几何?”

阿目连忙答话:“回许大夫的话,那经纪说这宅子有八成新,赁下来一年得要十五贯钱。”

许黟见他这么说,就知道这租金不便宜,南街地段虽贱一些,但房价要比城郊的贵,只是因为户型小,显得更加便宜罢了。

像许黟如今住的这屋子,当年的原身双亲花了二十贯钱买下来的。

这赁一年的房租钱,都要赶上买屋子的钱了。

阿目今日过来,是邢岳森没放假,不能亲自前来,不过他让阿目去找那经纪,拿了如今县城里挂出去卖的住宅的登记本。

找出几家地段位置不差的一进院,整理好让阿目送过来。

阿目继续垂着脑袋,双手奉上书信,说道:“郎君说,这几家都不差,叫许大夫你先留意看一看,要是有合适的叫下面的人来报一声,再去寻经纪看宅子。”

灶房里烧水的阿锦,听后朝着哥哥说道:“邢郎君想得好周到,哥哥你说,这些宅子光是赁金都那般贵,买下来不得好多钱?”

“我不知。”阿旭摇摇头。

许黟想要买宅子这事没瞒着他们俩,但相比较于期待住更大的屋子,他们更担心郎君会花大价钱。

他们能给郎君挣到钱的机会不多,想着每日炮制的消食丸挣到的银钱,那要炮制多少日日夜夜,才能攒到买房子的银钱呀。

屋里的许黟在拿到邢岳森写的几处宅子,看着上方每处宅院具是标明地段位置,面积和价钱。

他没想到,邢岳森说要帮他打听宅子的消息,会如此尽心。

“你家郎君不是在备考明年春的考试吗,怎还分心帮我操劳这些,这不会耽误他读书?”许黟问道。

阿目愣了愣,犹豫几秒才说:“郎君这几日都在家里挑灯夜读,一天里睡不到两个时辰,小的劝说不得,要是许大夫见到郎君了,还望能劝说几句。”

许黟没想到,阿目会是这个回答,他问:“是有谁吩咐你?”

阿目不敢隐瞒:“是老太爷叫我说的,老太爷也劝不住郎君,怕郎君劳累过度伤了身。”

读书不易,邢家老太爷和邢员外是想着邢岳森能中举,可也不舍得他这般刻苦学习。

从阿目的话里得知,邢岳森在结束布棚施粥后,至今都是宿在书房里。

要不然,还不至于喊许黟也劝说两句。

许黟:“……”他这兄弟,确实有废寝忘食的刻苦精神。

想到邢岳森的为人,许黟就觉得他去劝也于事无补。

但许黟还是应下了,说道:“你回去,就说我会劝说邢兄的,让老太爷安心。”

说罢,他就又与阿目说,他还要再去看看那宅子,叫他把负责管理这宅子的经纪介绍给他。

便是再怎么忙,也不能把所有事都交给别人,事关住宅,还是要亲自过问才好。

故而许黟与阿目说,他过两日就去一趟邢府,等去见过邢岳森,他再去找买卖宅子的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