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242)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没多久,去调查王管家的衙差回来禀告,这王管家名王顺,并非盐亭县人,十五年前从外地而来,而后就在盐亭县定居下来。

七年前,前任县丞来盐亭县上任,缺一个看家的管家,就在牙行里赁了一名,这人就是王顺了。不过这王顺确实如同他人说的一样,嘴皮子有几分厉害,说的话很是讨喜,前县丞很是信任他,不仅给他管家的权利,离开盐亭县后,更是将他继续留在这边守着宅子,还花了几十贯钱,给他买了一处有三间房的屋子。

潘文济得知这些信息后,问下属:“还有呢?可去牙行问明白了?”

“禀告县尉,已联系到当初牵线的经纪,得知这王顺在一个月前,签署的赁书已到期。”

也就是说,早在一个月前,这王顺就不是前县丞的管家了。

这案子一时半会得不出结论,潘文济看堂下的许黟和李经纪,言道让他们先回去,此事会严查严办。

李经纪抬手擦拭额头的汗水,感激的跪地拜谢。

旁侧的许黟则是拱手行礼后,缓缓地退出衙门大堂。

从衙门里出来,李经纪为了感激许黟,请他去饭馆吃饭。

许黟想了想,垂眸看向自己空空的肚子,没有拒绝。

为了与他来到衙门报案,他们错过了午食。这时来到饭馆,饭馆里很安静,只有一桌有客人在用饭。

李经纪喊来店小二,先让他上一壶茶,再要两碟莲花肉饼,和烩菘菜。

接着,他还想要酒,被许黟拦住了。

“我不饮酒。”许黟淡声说。

李经纪微愣,不过还是让店小二快去准备,没要酒。

等茶壶和茶碗端上来,李经纪主动地给许黟倒茶,扬声道:“多亏许小官人了,这事本与小官人不相干,却为了某,耽误半日光阴,实在惭愧。”

他倒了茶,一饮而尽,好似把这茶当成了酒。

结果这茶水太烫了,他瞪大眼地用袖子捂住嘴,涨红了脸将那烫人的茶水咽回去。

许黟:“……”

“慢点。”

经他提醒,李经纪好不容易消下去的脸,又微微红了起来。

食不语,店小二将菜端上来后,两人都挺饿的,没再多说什么客套的话,端着碗筷,就快速地吃起来。

这时李经纪发现,这许小官人吃相雅观,速度却不慢,也不是那般狼吞虎咽的模样,而是细嚼慢咽。然而他素来吃饭就快,但这许小官人竟没有被他比下去。

李经纪一碗米饭下肚,他也吃完了。

就在李经纪心里感慨许黟是个神人也时,这顿饭进入尾声。

两人一前一后地搁下碗筷,许黟笑着说多谢款待。

李经纪喊来店小二添茶水,一面踌躇的问道:“如今出了这事,许小官人你可还要买宅子?”

问完,李经纪心里担忧,许黟会因为这事,就不再寻他买宅院了。毕竟这事放在他人眼中,是十分晦气的,要是还想买宅子,也会有所避讳。

许黟沉思半晌,反问他:“这事对李经纪而言不打紧?”

李经纪叹口气道:“哪怕是发生天大的事,这经纪的买卖还是要做的,要不然我一家老小就无可依了。那可恨的王管家,也不晓得跑去哪里,这案子想要了结恐怕没那么快。”

他也是丰富经验的老经纪了,被着道一次,醒悟过来就想了许多。

“潘县尉向来秉公执法,定不会让这案子草草了结,想来是不会影响到李经纪的根基。”许黟意有所指的说。

听到他这番话,李经纪欣喜点头,他算是听出来了,这许小官人还是愿意经他手买卖宅院。

三日后,这案子就在盐亭县大街小巷传开了。

县城中的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好奇这王管家是什么人,胆子也恁大了,连前县丞的家都敢偷。

以至于,那些大户人家在听到这事,看向家中赁来的管家,管事婆子们,眼神都不一样了。

生怕也赁到如同王管家这样的白眼狼,得了主家如此多的好处,还在背后暗中使坏,纷纷对下面的管家,管事婆子们约束了起来。

管家与管事婆子们:“……”心里苦呀,都咒骂这王管家不得好死。

更惨的还有同为王姓的家仆,都害怕与这王管家有任何干系,直言真的不认识这王顺。

……

这事或多或少的,都在各户大院落里荡起喧哗的涟漪,不出几日,就已有好些以前私底下犯错的奴仆被主家赶了出来。

发卖的发卖,退回的退回,闹了好几日,才渐渐地停息下来。

此刻,许黟在自家的院子里,与来家里做客的庞博弈对弈围棋。

许家没有棋盘,棋盘是庞博弈让庞叔带着过来的。

许黟本身不会下围棋,但原身学过,因而他落子笨拙,总会落在意料之外,反而杀得庞博弈有些措手不及。

庞博弈眼角一抬,问他:“你这棋是从哪里学来的?”他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也未免太臭了一些。

许黟道:“读书时,在书籍里看的,也曾和同窗对弈过几回。只是在下棋艺不精,甚少与人下棋。”

庞博弈呵地笑出声:“看出来了。”

这棋下完,庞博弈就让庞叔将棋盘收起来。

不用继续下棋,让许黟心里松了一口气,他亲自给庞博弈沏茶。

“庞官人今日前来,应该不是专程找在下下棋的吧?”许黟见庞博弈悠闲的模样,便直接问他。

他猜不透庞博弈的身份。

只是有一回他在听到庞博弈与潘县尉的对话中,得出这人曾经为官,不知何原因辞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