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283)
“嗯,多亏了黟哥儿你。”余秋林憨憨笑着。
想到他娘说跟他相看的小娘子,他眼里都是紧张的期待。
时下里,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之命,两个结婚的年轻人纯粹是盲婚哑嫁的状态。
而在富贵人家里,相看这事要讲究礼数往来,但在平民中,就没有那么多讲究。
这次相看,还是媒婆做中间人,让两个年轻人先看上一眼。
跟何家说亲的这家人虽然没住在县城,但安家在西城郊外,家中父母都是农人,有两个姐儿一个哥儿。
要和余秋林相看的是大姐儿,叫彩衣,年方十五,比余秋林小一岁。
许黟听后,微微咂舌。
……
不多时,两家人坐上从牙行里赁来的驴车。
许黟本是要坐刘伯的牛车,是何娘子拦着,说要赁一辆大些的车厢,这样他们才够坐。
余秋林在私底下跟许黟说,那是因为他娘担心对方看不上他,才想着雇一辆驴车,有车厢,比木板车体面。
许黟:“……”可怜父母心呐。
他们乘坐着驴车来到依禄山脚下,阿旭和阿锦撩开帘子,看到寺庙外面摆着摊子,上面卖着各种祈福辟邪的符纸、福袋等。
两人皆是眼睛亮了亮,询问许黟:“郎君,我们也想买。”
“买吧。”许黟颔首。
而后,他目光停在一处卖石榴花的摊子,这一路上,他看到不少妙龄少女都盛装打扮,头戴石榴花,就阿锦没有。
他便掏出一文钱递给阿旭,对他道:“去买一朵石榴花给阿锦。”
“啊?”阿旭愣了愣,但很快反应过来,高兴道,“多谢郎君。”
每逢上巳节,家里的女性长辈会给家中的未出阁的女孩准备石榴花,但他们跟着许黟,家里并没有其他女性长辈。
许黟愿意充当一回这样的“长辈”。
很快,阿锦头上也戴了一朵红艳艳的,含苞待放的石榴花。
在山脚逗留片刻,他们一起上山。
何娘子带着余秋林去见相看的小娘子,许黟则是带着阿旭他们去到寺庙正殿。
今日来寺庙祈福的人比往常里多得多,庙中处处香火袅袅,他们进入到正殿中,等待许久,才轮到他们祭拜。
许黟拜了拜,目光落在面相呈现慈悲为怀的佛像上,神色恍惚。
上回他与邢岳森他们去往寺庙点长明灯,因有他人在,许黟没有给原身点灯。
如今就他带着阿旭阿锦,许黟便想着给原身补上一盏祈福的长明灯。
他穿过正殿,来到后方的偏殿之中,在小沙弥的指引下,添上香火钱,将那盏长明灯点上。
午时,他们在寺庙中吃了一顿斋饭。许黟看何娘子和余秋林两人红润的面庞,便知今日相看一事,妥了。
接下来的数日,许黟便在家里开诊接待病患。若是不忙,就去山里挖药材。
然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来到三月十六这日。
这日,许黟早早就起来练拳,食过早后,就换上一身衣裳,乔装打扮来到牙行里。
新宅入住,需要收拾的事儿太多了,光靠他和阿旭阿锦三人,可忙不过来。
许黟便想着牙行里有专门被雇去主家干活的临时粗使婆子,于是便有了今日这一趟。
他到了牙行,就去寻李经纪。
“许小官人,许久未见,近来可好?”李经纪看到他来,连忙笑呵呵的起身,请许黟入座后,亲自给他倒茶。
许黟谢过他的茶,喝了一口,缓缓问道:“李经纪,我想雇几个临时的粗使婆子,你这可有?”
李经纪当即道:“有,许大夫你想要几个,有何要求,我这边给你联系。”
许黟说完自己的要求,李经纪就起身去拿册子,在他面前翻了翻。
他一边笑容满面,一边陈述道:“你想要三个打扫的粗使婆子,这几个可就不错,要的价钱也不高,一日只需要五十文钱,不过你还得另交五文钱,这是交金,不能退的。”
许黟点头说明白。
这五文钱是要给到李经纪的,要不然他凭什么给安排人手。
“许小官人,你是打算哪日叫他们上门呐?”李经纪合上册子,笑眯眯的问。
许黟道:“这两日。”
闻言,李经纪立马就给许黟安排。
没过多久,就有三个穿着粗麻衣服的粗使婆子过来。
她们齐刷刷的站成一排,李经纪先训完话,才叫许黟说几句。
许黟看向她们,什么都没说,只道:“麻烦诸位妈妈了,要是打扫得好,得了工钱外,我还会另外有赏。”
第108章
修缮房屋需要时间, 这数月里,许黟请了工匠师傅,将漏水和腐坏的地方填补上。
地板有砖块不行的, 负责的石匠换上新的,每一块砖每一块瓦,都是许黟亲自选好,再叫阿旭帮着看顾。而院子里宽敞, 之前砌好的花坛, 亦是重新整修一番。
期间,许黟很少过来新宅院这边, 实属是忙得走不开。
如今临近搬入新居的日子, 紧要关头, 还是要亲自过来监督的。
这不,他这边带着三个粗使婆子,外加两个壮汉从李经纪的屋子里出来, 正要往东街的方向而去。
好巧不巧, 在快要跨出牙行大门,许黟与迎面而来的黄经纪碰面了。
黄经纪便是之前替许黟出手沉香的那位牙人。
时隔这么久,他已经有些记不得许黟的长相,可这些日子,邢员外又托付他找想交易买卖极品沉香的主顾。
黄经纪便又再度想起那位面相干净,五官周正的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