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320)
这时候,把新鲜的肉放在盛有冰块的冰鉴里,不仅能放两日不坏,还可以用来当做降温的冰槛使用。
阿旭和阿锦对于许黟的倾囊相授,是惊了又惊。
他们不是当初那两个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的乡野孩童。
在县城里住了这么久,这冰是何等贵重的东西,他们哪会不明白。
可是郎君却把如何制冰的方法告诉了他们,还一遍又一遍的说得那么详细,直到他们吃透了方子,把冰做出来了。
他们心道,郎君待他们这么好,实在无以回报。
但郎君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许黟在把他们两人教会,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做得很好,以后制冰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他轻快笑着,看着陈娘子送来的糖渍枇杷,愣了下神,说道:“今年鑫幺他们不在,倒是有点无趣。”
去年这时候,他们经常缠着他做薄荷枇杷饮,今年解试的结果还没出来,不知道友人们在府城里如何了。
有这样感慨的不止许黟一人。
府城中,城内一座院落里。
鑫盛沅毫无形象的双手撑着下颌,双眼无神地盯着窗外,屋里有冰雪冷元子,还有生淹水木瓜等冷饮。
每样都是下人从城中茶楼里快马加鞭买来的,但鑫盛沅吃着,样样都觉得差点意思。
他扭头,看向旁边敞着褙子,大大咧咧躺在榻上,让随从给他扇风的陶清皓。
“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去啊。”鑫盛沅闷闷不乐地问他。
陶清皓睁开眼睛:“放榜后就走。”
“这地儿,我都不想待了。”
府城开销比在盐亭县还要高,他这回带出来的银钱,花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嘛……甚是想念家里的酒楼。
鑫盛沅扁着嘴角:“我们这回,不过是陪着走个行程,刑五倒是洒脱,来到府城后,总有不少读书人喊他去馆里。”
他口里的馆,其实就是那些文人雅士爱去的茶馆。
“我们却还要等着他放了榜才能回。”鑫盛沅踢了踢腿,不满意的在屋里来来回来的走着。
陶清皓爬起来,看着他问道:“你这是想家了?”
鑫盛沅不承认,说道:“难不成只有想家了,才能回去?”
陶清皓嘴角抽抽:“……”他眼睛余光瞥向没喝两口的冷饮子,若有所思了一会儿,“莫非,你还想着喝许黟的薄荷枇杷饮?”
鑫盛沅脸色一红,不说自招了。
陶清皓这回倒是没打趣他:“你想吃,我也想了,这些饮子吃了好些年,早吃腻了,还是许黟做的饮子叫人念念不忘。”
“既然你也想,不如我们俩先回去。”鑫盛沅像是找到同盟,怂恿着他。
陶清皓摇头:“君子不能食言,之前便说好,要一起回去的。”
鑫盛沅肩膀垮下来:“好几日呢。”
陶清皓心想,两个月都熬过来了,如今不过区区几日。
第119章
许黟不在的日子里, 常来串门的人,除了余秋林,就是张铁狗了。
这家伙来, 自然不是闲得无事,他是来念书的。
虽然许黟不在家里,可走之前交代阿锦教他《千字文》,他这两个月, 跑来识字倒是识得勤快, 但许黟一回来考核他,发现他就学会了一百二十七个字。
许黟:…………
许黟沉默良久, 见着他一脸求夸的表情, 怀疑的想, 他当初想让张铁狗识字,这个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你作何感想?”许黟问他。
张铁狗沉思许久,有点不确定的说道:“我觉得自个的名字不好听, 我想换一个。”
许黟诧异道:“因为这换名字?”
张铁狗对上许黟时, 藏不住话,他撇了撇嘴角,嘀嘀咕咕的,就把事情给说了。
原来,这两月他十天九天跑县城,便在东街一处酒肆里, 遇见了一位小娘子。
这小娘子是酒肆老板的女儿,长得一面娇俏的好模样, 如今在自家酒肆里帮忙, 张铁狗头次见到,便喜欢上了。
那小娘子不比其他闺房女子, 生得腼腆不敢拿眼看人,她在酒肆里遇到买酒的客人,皆是大大方方的看着。
张铁狗这样的粗鲁汉子,头回对一个女孩子动了心,这两个月,常跑去他家酒肆买酒喝。
许黟听完,困惑的问:“这跟你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我……”张铁狗心里郁闷,扯了扯袖子,咳着嗓子说,“那酒肆的老板,想给他家姐儿寻良婿,我的名字不好听,怕人家听了我的名,就不想考虑我了。”
许黟噎住:“……”
他道:“人家挑选良婿,名字不过次要,最主要的还是人品心性方面,你若人能得酒肆老板的眼,名字算不得什么。”
张铁狗听好兄弟这么说,心思微动,连忙说道:“你说的对,好兄弟你得帮帮我,我去酒肆好多回了,那酒肆的老板,都不怎么打眼看我。”
对方想要挑个看对眼的女婿,自然有高要求,能在东街开酒肆,应当也不是普通的小门户……
这话,许黟自然没有说,不过见张铁狗如此春心萌动,他对这个小娘子,也有些好奇了。
今日闲赋在家,两人空空对坐,这时,彼此心领神会,张铁狗主动邀请许黟去酒肆买酒。
许黟笑着应下,命阿旭拿钱袋来。
“自是买酒,今日当我请你喝。”许黟道。
张铁狗为人豪爽,听到许黟要请他吃酒,高兴地揽着好兄弟的肩膀,说要给许黟带路。
东街,一处寻常小巷里。
巷尾处支着一面写着“酒”字的幡布,走得近了,有阵阵酒香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