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330)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这方面,许黟在去往茂州城时的半路上,已经体会过一回。

说回正题上,许黟想要送邢岳森沉香,邢岳森不收。

“你送的沉香还少了?”邢岳森道,“既然家父都开口了,那自然是要买下才妥当。”

许黟闻言,瞬间就想起托付李经纪卖的那块沉香。

时隔这么久,这事还没第三个人知晓。

许黟见他想买,也没客气,说道:“按市价,牙行那里是什么价,就什么价。”

邢岳森吐出口浊气。

这事能办,他也可以回去交差。

……

“对了,适才我过来时,你在做什么?”邢岳森问道,“你身上怎么有股挺好闻的药香味?”

许黟嗅了嗅:“有吗?”

邢岳森道:“有,都腌入味了。”

许黟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他每日里有一半时间待在药房,确实腌入味了。

“是在做面脂。”许黟说罢,就跟他说这面脂有何用处。

这面脂的方子,改良于“文仲面脂方”,传闻是来自于张文仲的曹氏所创。到后来的宋朝,可以护肤的面脂已经发展到分类分工,会依据主要用药的不同,来取相对应的名字。

譬如“杏仁膏”、“白芷膏”、“羊髓膏”等等,诸如此类的面脂十分的多种多样化。

因而,许黟本来是并不打算靠这面脂挣什么钱。毕竟这一方面的市场,早就被城中各样的胭脂铺给霸占了去。

直到昨日何娘子和陈娘子上门来,跟他说了件事。

城中的胭脂铺是有卖可养颜护肤的面脂,但价格过于昂贵,比寻常只用来抹面的面脂要贵上几倍价钱。

然而,医馆里大部分的大夫都只善疗各类疾病,对美容养颜的研究并不深。

而多数的面脂方子都掌握在几个胭脂铺的手里,其他人家想要做面脂,就会苦于没有方子,做出来的面脂效果相差甚远。

她们见张铁狗敷面几日,就有明显效果,怎么会不心动。

邢岳森听到许黟还会做面脂,亦是非常惊讶:“你怎么连这个也会?”

许黟道:“《千金要方》里有炼脂的法子。”

邢岳森拧着眉道:“我看过这医书,但我不懂药理,并不能用其途。”

许黟道:“万法不离其宗,胭脂铺里面所卖的面脂,无非是所用的效果,掌握了炼脂法,就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加入自己想要的药材,做出想要的药效来。”

见邢岳森陷入思索。

许黟没再继续说下去,其实这面脂的做法,也可因人而异。

中医里用药,讲究的是一人一方,同病异治。其实这个说法,用在炮制面脂上也很合适。

他给何娘子和陈娘子做的面脂,用的方子就不一样。

陈娘子常年做饭烧火,接触得多了,皮肤要更加的脆弱敏感一些,容易遇寒起皮发红,夏日里流汗,也容易生出红斑。

许黟便给她的配方里,多用了木兰皮、黄芪和山药。

而何娘子的话,她的皮肤要比陈娘子的干燥,用现代的词汇来讲便是“干皮”。

许黟给她炮制的面脂里,便多加了一味萎蕤。

萎蕤又叫葳蕤,别名玉竹,新鲜的叶和根可以当食物食用。晒干后有一节节的纹路,可用它来代替人参和黄耆,能用来治疗虚损,其功效很广,可以做常用药使用。

且用它内服或是外敷,长期坚持下来,可以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注1]

听了许黟的话后,邢岳森觉得这小小的面脂都有如此多的学问在。

他脑海里不自觉地想了想那画面。

好吧,确实如许黟所说,每个人都用同个方子,不同人所用的药效就会有偏差。有的人会觉得好用,有的会觉得用完无用功,便是因人而异。

“黟哥儿可是炮制完了?”邢岳森问他。

许黟道:“差不多了。”

邢岳森若有所思,询问道:“可否也给我家娘子做一份?”

许黟挑眉看他。

邢岳森眼里带上些许笑意:“我家娘子别的爱好不多,却很喜欢带着丫头去胭脂铺里买各种胭脂水粉。我瞧着那些,怕是不如你的好。”

许黟耸了耸肩:“那得请嫂嫂来一趟。”

“我去跟她说。”邢岳森眼睛眯成一道缝,“她早想见见你了。”

临走时,邢岳森手里多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的是成色颇好的极品沉香。

有孩童的巴掌大小,足有三两多,足够他拿回去给邢员外交差。

……

至于邢员外在拿到沉香后,会是何种表现,许黟就不得而知了。

傍晚时分,天边还有亮光。

陈娘子手里的吃食卖完了,背着空的竹筐过来敲门。

是阿锦听到动静跑去开门的。见着是陈娘子,她高高兴兴地拉着人来到堂屋。

此时,许黟已经做好面脂,在书房里记录今日看诊的病案。

他听到动静,就撂下笔,出来接待陈娘子。

“黟哥儿,我今日在市井里见到有人卖桃子,就给你买了些回来。”陈娘子看到他,笑着从竹筐里拿出一袋夏桃。

许黟笑道:“劳陈娘子破费了。”

陈娘子撩着垂下来的碎发,柔和笑着:“哪里破费,这桃子又不贵。”

正是夏桃的季节,市井里卖的桃子,一斤也就十几文钱。

只要家里有点闲钱的,都会买了尝鲜。再说了,如今的陈娘子不缺这十几文钱。

“你还给我做面脂,这么大的一罐面脂,外面的胭脂铺都要卖三吊钱。”陈娘子直呼贵,她每回都不舍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