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336)
“这事交给我来办,你且等我的好消息。”陶清皓说道。
许黟“嗯”了声,放心地将这事交给他来办。
不过陶清皓来都来了,新做出来的面脂还是用到他的脸上。
他生无可恋地躺在罗汉椅上,脸往上仰着,眼睛直愣愣地顶着上梁,本是少年的脸庞,被糊了一层薄薄的面脂。
陶清皓头次敷面脂,整个人都有点僵硬,许黟问他要不要喝茶,他都是小幅度地摇了摇头。
“许黟,这面脂要、要敷多久?”陶清皓含糊不清问。
许黟惬意地喝着茶,闻言说道:“快了,一刻钟。”
陶清皓心中郁闷:“……”为何一刻钟,变得这般漫长。
……
待阿锦端着一盆温水进来,陶清皓腾地起身。
“时辰到了?”
“嗯。”许黟颔首。
陶清皓连忙拿着帕子擦脸,把脸上多出来的油光洗去,他问许黟有没有镜子。
铜镜啊……
没有。
陶清皓:“……”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感觉自己的脸,变得嫩滑了?
真的有这么厉害的药效?
许黟打破他的激动:“这只是暂时的,得长时间的用面脂,才有这般好的效果。”
“我能不能……”陶清皓扭扭捏捏,把放在桌上的那一罐面脂拢进袖袋里,“这罐我就先拿走了哈,鑫幺那边我这就过去问他,有没有好消息都送来告知你。”
许黟眯眼地看着他的小动作,笑了笑。
“好。”
……
第二天,鑫盛沅跟着陶清皓来了。
他们俩带来好消息,鑫家织布坊里的织娘,都可以试用这新的面脂。
这事由陶清皓去安排就好,许黟这边,只需要把做出来的面脂送过去。
眼下是实验初期阶段,许黟炮制面脂不假人手,除了碾药材,其他调配和融合阶段都需要他亲自动手。
他看着渐渐瘦下去的猪脂,命阿旭去段屠夫那里买多些极肥的大猪脂来。
猪脂用得差不多时,就得提前备上新的,要不然便要等六七天。
许黟在药房里待了三天,把需要的面脂都做了出来。
这时,陶清皓亲自跑来拿面脂,一面将统计好的人数报给他:“有二十三个织娘,都有哪些年纪都登记在册子里了,你看下如何,要是可行,就让她们来试。”
“这些都没问题,不过……”许黟想了想,又啧了声,“忘了件事,我得去见这些织娘。”
“嗯?”陶清皓一愣。
许黟叹口气:“说来话长,我们路上再说。”
他忙着炮制面脂,忘记跟陶清皓说织娘要挑选干皮肤和油皮肤的。
回头一想,哪怕告诉陶清皓了,这孩子不一定能分得清两者的区别。
鑫家织布坊里的织娘,都是已婚的妇人,年纪皆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
听闻有两个小官人过来发面脂给她们用,她们都很是紧张。
“能养肤美容的面脂?那不是富家娘子才舍得用的吗,怎么会发给我们?”
“不知,听上回来的那个小官人说,好像叫什么试用?”
“那是什么意思?”
“不懂,你别问我了,人好像来了。”
“……”
排队站着的二十多个妇人,都纷纷地齐眼看向织坊的大门。
只见有两个小郎君并肩而来,离得远看不清相貌如何,但从行姿来看,便能看出不同。
她们的胆子要比未出阁的小娘子大得多,许黟和陶清皓站在她们面前时,都是仰着脸望着。
虽然好奇,但她们都没问。
别看来的人年纪小,若是说错话了,怕是会丢了织坊的差事。
她们知晓轻重,更何况今日是来给她们发面脂的,不仅发面脂,其中一个小官人还给她们面诊!
面诊后就能发面脂,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得到面脂的织娘打开罐子,闻到里面好闻的香味,可喜可愕。
生怕这里面还有什么她们不晓得的事。
结果给他们面诊的小官人说,只需要她们每日敷用面脂,待一罐面脂都用完了,把用后的效果说给登记的人就可以了。
织娘们:“……”
果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车厢里。
陶清皓心情不错地哼着小曲,虽然许黟有时候行事跟他们完全不同,但跟着他能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事。
比如今日之事,放在以前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许黟,我想多拿一罐面脂。”陶清皓想了想,对着许黟说道。
许黟看他:“你那罐用完了?”
陶清皓脸皮稍稍红了下:“咳咳,我想给我娘带一罐。”
他们忙的这些事,可都没瞒着陶家大娘子。
第124章
“这就是那许大夫做的面脂?”陶家大娘子看着用粗糙的小陶罐装着的面脂, 眼底多出一抹意外。
她就没用过做工这么糙的罐子,更何况里面装的还是面脂。
陶清皓兴致勃勃道:“这面脂是许黟亲手做的,他可好生厉害了, 还做了两种,按不同的肌肤来分。”
“不同的肌肤?”陶家大娘子狐疑地看向儿子,问他,“这是何意?”
陶清皓其实不懂什么是根据不同的皮肤来使用不同的面脂这回事。但他听了许黟说的, 觉得甚是有道理。
既然有道理, 面脂也是许黟做出来的。
他便没多想这里面的原理,将从许黟那里听来的话讲给陶家大娘子听。
陶家大娘子听得猝不及防, 眼神怔愣了一下。
从女子的脸上皮肤的不同来决定用什么面脂?这不就是跟大夫给人看病, 根据不同的病人来开药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