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360)
许黟嘴角猛抽:“……”
“那是一点吃的?它都吃一大盆肉了!”
“小黄吃一盆肉怎么了?你又不是买不起肉,别说你连这些肉都不舍得给小黄吃。你看它这几日跟着我们四处跑,都瘦了。”
看向已经有八十多斤重的小黄,许黟神色裂开,瘦?它都长膘了!
再不减肥,恐怕过不了两年都要有三高了。
许黟作为一名大夫,绝对不允许他的狗还没老年就先有三高,说出去可太丢人现眼了。
他咬咬牙:“你要是再敢私底下给它肉吃,信不信我在你饭菜里加大黄。”
云柏震惊,眼睛瞪大起来:“你是大夫,你怎么能下毒!”
“你不喂小黄,我会给你下药?”许黟丝毫不为所动,另外纠正他,“大黄不是毒药,不算下毒。”
“你……”云柏张张嘴,见许黟面无表情,总觉得他会说到做到。
再看平日里喂它时,喜欢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他看的小黄,这会已经跑去许黟脚下撒娇打滚,他落下两行泪,觉得自己被欺骗了感情。
小黄,它还是选择了它的主人。
它主人都不给它肉吃了!
晚上,他闷闷不乐地将这事告诉郭中攸,郭中攸无奈摇头:“要不,为师给你找条小狗?”
云柏眼睛亮起来:“师父,我要小黄那样的!”
郭中攸:“……”怎么还挑上了。
这好狗……可不好找。
……
“大娘,你家柴火灰可在?”余秋林背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半筐麻袋装着的柴火灰,手里头撑着一根木棍,“上回我来问,你说叫我晚两日再来。”
大娘推开门出来,见着是上回那个小郎,她犹豫片刻,叹了口气说道:“小郎你别来了,我们村里的柴火灰,都被济世堂包了去,不卖给外人了。”
余秋林一愣,怎么过去两日,就变卦了。
“为何?”他不明所以,“之前不是答应得好好的,你们这十几户的柴火灰都卖给我吗?”
于是他得知,济世堂也在收柴火灰,收的价钱比他的要高一些,高得不多,一斤柴火灰比他们给的价钱多一文。
虽然只是多一文钱,但对于乡下村民来说,家里有几斤柴火灰,就能多几文钱,几文钱能买好几个鸡子了。
余秋林听后,面色有些难看,这济世堂明显是有预谋,要不然也不会在他前脚刚离开,后脚就把他和村民们谈好的价钱给截了。
余秋林问道:“大娘,济世堂的人什么时候来收?”
大娘道:“是明日。”
余秋林又问道:“若是我加价,你们可愿意卖给我?”
“这……”大娘有些迟疑,能多挣点钱,自然是好的,就是怕得罪了济世堂。
余秋林看出她的顾忌,笑着出言道:“你们且放心,哪怕这回不卖给济世堂,下回他们想收柴火灰,还是会找你们的。”
大娘听到这话,觉得这小郎说的有道理,便说让她去联系村里其他户人家。
余秋林给他们商量的时间,打算趁着这空隙,去往下个村庄。
下个村庄比较小,隐蔽在山脚下,余秋林也是意外找到这个偏僻的小村。
村庄里只有十几户人家,余秋林进到村外围,顿感周围变得静谧了起来,小道落满枯叶,走了一段路,他听到“唧唧”“咕咕”的声响。
有个姐儿在喂鸡,听到脚步声,慌慌张张地跑回屋里。
不一会儿,屋里走出来个年轻汉子,汉子手里还提着一把锄头。
年轻汉子没见过余秋林,见着他进到村里,警惕地开口询问:“你来我们村做什么?”
“我是来收柴火灰的。”余秋林说道,“上回过来,是找的村长,你要是不信,可跟着我去村长家问。”
年轻汉子愣住,上上下下地打量眼前的人,年纪看着跟他差不多大,村长说这几日会有人来收柴火灰,没想到这么年轻。
他记得,以前都没人进来收柴火灰的。
柴火灰家家户户都有,要是没人收,那就埋在田里,第二年的田地土壤就变得肥沃,长出来的稻和粟更多。
但要是有人来收,他们也愿意卖,毕竟能换钱嘛。
年轻汉子没怀疑他,直接带着他去见村长,村长正等着余秋林来呢。
昨日他知道这年轻人要来收柴火灰,就立马通知下去了。
今天村里每家每户都将自家攒着的柴火灰搬了出来,余秋林每家收之前都要检查一番,确定里面没有掺石子、木棍等,才一一地收了。
称了重,余秋林将带出来的铜钱,数了两吊钱出来,拆开麻线,多的三四十文钱,少的十几文钱。
这趟他收了几十斤柴火灰,从这小村子出来,余秋林直接回到城里找许黟。
他把从大娘那里得来的消息告诉给许黟听。
“那济世堂,看样子是知道我们在收柴火灰,要不然不会盯着我的行踪来截胡。”余秋林气冷着脸,觉得这济世堂着实不要脸。
许黟随意道:“秋哥儿是打算跟他们挣一挣?”
余秋林有些底气不足,他先前因着生气,就跟那大娘说要抬价,如今想来,这出钱的人是许黟,该让许黟做主才是。
他有些懊恼的挠着头:“我跟那大娘说,要比济世堂每一斤贵上一文钱,那大娘已经去跟其他人商量了……”
说罢,他纠结片刻,就跟许黟说,这部分多出来的银钱,他来出。
许黟表情有些复杂,本来这事是他劳烦余秋林四处跑腿,余秋林出力不说,怎么还好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