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438)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离了梓州,往南还有泸州、纯州等州府,以及还有地处更南边的南广部,不过那边不如梓州昌州等地热闹繁华。

许黟若是要去往更南的南广部,可能遇到的医患要比留在盐亭县更少。

这地方便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因而,便只有往中原那条路,蜀地前往中原,有条直通的道路,那便是蜀道了。

他打算从蜀道出发,走一步看一步。

将他的想法说出来后,鑫盛沅和陶清皓两人都不说话了。

气氛变得古怪起来。

半晌。

鑫盛沅失落的声音响起:“你要往中原去?是不是就不会回来了?”

这回,许黟认真地回应他:“不,我会回来的。”

其他的,他没法确定,但这点,他是能百分之百肯定的。

“许黟。”陶清皓深吸气,问道,“你什么离开?”

许黟说:“没那么急,我得准备好东西才能走。”

陶清皓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说:“我要成亲了,下月初六便是吉日,到时你一定要来。”

离着下个月初六还有十七天。

时间来得及。

许黟点头,答应会在他成亲之后离开。

今日他们聊了很多,从以前初遇时的情景,一直聊到这几年的变化。

到午时,许黟喊阿旭去酒楼买几个热菜回来。

陶清皓摆摆手,喊了他的小厮去自家酒楼提两个食盒来。

食盒里装的都是他家酒楼的招牌菜。配着许黟酿煮的桂花酒,入喉香甜,喝完感觉身子都沾了桂花的香气。

来宋朝这么些年,许黟也喜爱上了喝酒。

不过他喝的酒,多数是自己酿煮的。

许黟饮尽杯中的酒液,眼睛落在他们身上,酒不醉人人自醉。

他微扬嘴角,轻喃:“来到这儿认识你们,真好。”

鑫盛沅就坐在他旁边,听得他说话,有些听不清,侧头看他:“许黟,你在说什么呀?”

许黟晃了晃酒杯:“酒没了。”

第153章

许黟要离开盐亭县出行远游, 何娘子他们当然也是知情的,许黟早就有表现出来,他想要离开的想法。

只是没想到这日, 会来得这么快。

甚至于,何娘子和陈娘子她们发现,自己的髻发都长出来更多的白丝。这几年一晃而过,时光荏苒, 匆匆间, 万物仿佛依旧,而人早已不复当初。

“当年黟哥儿放弃读书时, 我还惶恐过好一阵儿, 觉得对不起老姐姐临终前的叮嘱。”何娘子脸上出现哀思, 她与许家娘子交好,本不过是近邻的关系。

哪想到许家娘子走了,她家却跟许家小哥儿走得更近。

陈娘子道:“你想这些做什么, 黟哥儿从来就是个有主意的, 他去了外面,也能过得好好的。”

“可不是。”何娘子想到开心的事儿,高兴地笑起来。

她们俩都得到许黟不少好处,往日里没有多少机会报答,这回许黟要出行,便想着多照顾些。

何娘子这几年的针线活没丢下, 时不时地还会做些手帕活。

这两个月,她没再接活儿做, 给许黟做了四套衣裳, 冬衣和夏衣都备上了,就想着许黟在外头, 不缺干净衣裳穿。

她不仅给许黟做,也给阿旭阿锦做。

这两个孩子这回也要跟着出门,也不晓得能不能照顾好许黟。

别说,她还担心,许黟这回带上两个小孩,会不会反过来照顾他们俩。

陈娘子听她还担忧这些,好一阵笑:“他们又不是以前瘦瘦巴巴的可怜样,怎么还担心上了。我前日还去黟哥儿那里,见着阿锦长得越发俏丽,更忧心她跟在黟哥儿身旁,会不会引起坏人打主意。”

两人担忧各不相同,却又好似都有道理。

不过陈娘子见何娘子做了衣裳,她便放弃了这个选项。

许黟给了她枇杷薄荷饮的方子,短短几年,她就从以前那个摆摊吆喝卖饮子热汤的娘子,成了在盐亭县城内开了一家小馆的店家娘子了。

虽然开的是家小馆,还是在寻常巷子里,可生意依旧火热。

县城中有不少大户人家,差遣家中的女使小厮来她这儿买饮子喝。

今年夏季,陈娘子光靠着卖枇杷薄荷饮,就挣了二十多贯钱。

等再攒个几年,她就能在城中买宅子了。

陈娘子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就算有,也不适合。

因而,她就想到这几年她专门为许黟攒着的陶罐子。这陶罐子里,每个月都存着笔银子,不多,从最初的每月碎银疙瘩,到后来的一二两银子。

她足足攒了小半罐。

想到这里后,陈娘子拿着这些碎银子,便去到金银铺里,把它们换成整块的银饼。

金银铺里的掌柜,倒出来称了称,得出这些银子有十二两余。

陈娘子便补齐了亏的部分,换了三个五两重的银饼。

把银饼包在手帕里收好,陈娘子坐上雇的小轿子,命轿夫去许黟家。

陈娘子向许黟说道:“我想了许久,总要回报些什么。这些年,我另外攒了钱,便想着哪日攒够了就拿给你。谁想日子过得这么快,你如今都到及冠的年纪了。”

“你带着阿旭和阿锦,我也且放心,这两人是个好孩子,能照顾着你。”陈娘子喝了口茶润喉,便又继续说,“婶儿没什么能给你的,这三个银饼,你得收下。”

许黟看着她塞到手里的银饼,心里生出一团暖意。

这几块银饼陈娘子积攒了几年才攒到的,他若是不拿,反而辜负了。

许黟没拒绝,笑说:“我就多谢陈婶婶的心意了,婶儿放心,我带着他们俩作伴儿,游历够了就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