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45)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一公斤小麦能出一半量的面粉,做成面食,能够何娘子和儿子吃一天。

……

客栈里。

钱娘子心神不定地坐在屋中的茶几旁,身侧堂小二送上来的吃食都冷却了,她都没想起举筷。

上次王家来许家送吊唁的礼钱,只派了管家。

王家是做木雕生意的,当年王祖父有远见,在县城里买了一进的宅子,后来家里人丁多起来,就在人牙里买了两个妈妈做杂活,还聘了一个管家。

当年王家大爷来盐亭县做活,遇到了正在私塾里读书的许黟,见此子心性坚韧,读书也用功,就觉得这人是潜力股。

打探到消息后,本是觉得家世差了一点,但好好读书,考中举人当个小官也是可的,就把小女儿梅姐儿的婚事定下来。

哪想到不过短短两年,就发生这么大的事,王家瞬间就后悔了。

这才有了钱娘子这一回事。

钱娘子后悔呀,早知道就不接这个差事了,原以为能讨到不少好处,现在倒可好,反叫许小子将了一局。

“哼。气煞我了。”钱娘子咬着牙,不行,得立马写信回王家,让王家大房做主意。

钱娘子起身出屋,问住堂小二:“你可知哪里有写信送信的地儿?”

得了答案,她心事重重出门,在客栈门口雇了一辆小轿子,匆匆来到驿站,交钱写了一封信,让送到蓬溪县。

两日后,蓬溪县终于有人过来了,是管家,带着许家的过门礼。

钱娘子看到是他,就知道捞不着油水了,不死心地问:“二郎没来?”

“二爷去鹅溪镇,没法赶过来,大爷就让小的来了,还交代说,许家想要拿回过门礼,那就让他拿去,王家不会昧下这笔礼钱。”

钱娘子眼角一跳:“……”

管家仿佛没看到,问她:“二娘子,我们什么时候过去?大爷还等着消息。”

去晚了,他担心许家反悔,这趟差不好办。

“不急,我这几日买了不少东西,你也晓得我认字不多,你帮我理一下帖子,看可记错了东西。”钱娘子摆起谱,慢悠悠地喝着茶水。

管家无法,接过帖子后,对着上面写的东西,一件一件地对完,天色也暗了。

钱娘子就道,待明天再去许家,让管家今日先送帖子过去。

……

这两天里,许黟送了一趟消食丸到济世堂,问药童有没有硝石,听到有后,他果断买了几十斤硝石。

几乎把药柜里的硝石搬空了。

药童惊诧,惹得严大夫都疑惑,怎么买那么多?

用到药方里,的用多少副药才用得完呐。

“许小大夫,这硝石是攻毒消肿,利水泻下的药物,可不能用多了。”严大夫提醒。

许黟点头:“多谢严大夫的好意,我晓得的。”

他买这么多硝石,可不打算用来入药的,而是拿来尝试如何制冰。

当年读书,学到硝石的运用就有做过硝石制冰的实验,不过时间有点久远,他记不太清当时的配方。

想着硝石也不贵,买个几十斤先试下成不成功。

再说了,盐亭县的夏天这么热,没有冰怎么行。

买不起,他就自己做呀。

很有信心的许黟背着装上几十斤硝石的竹筐,绕了一圈来到一家陶瓦铺里,买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带盖陶罐。

许黟担心陶罐漏水,特意选了密封性更好的,价格贵了好几文。拿到手却觉得挺值的,大的能装十斤水,小的则是四斤。

接着,他还在北市的秤铺里,买了一个铜制的药秤。

药秤制作不易,做工精巧仔细,需要老师傅才能做出钱数准确的药秤。许黟现场试过准度,问其价格能不能砍价,在确定不能砍价后,还是爽快地掏钱买下来了。

出一趟门,好几两银子就花出去了。

挣钱的速度都赶不上花钱的速度,许黟倒不是心疼银子,而是觉得按照这个速度,他什么可以开一家医馆?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许黟背着竹筐回家。

刚走到石井巷的路口,遇到提着吃食同样回家的何林秋,何林秋快步地走过来,打招呼喊:“黟哥儿,你去忙回来了?”

“是啊,你出门买吃的了?”许黟瞥到他手里提着的油纸包,闻到了吃食的香味。

何林秋笑着说:“我娘叫我买的,打算等会送过去给你,正好碰到你了,我还省得再跑一趟。”

“我自己买了。”许黟把拎着吃食的手臂抬了抬,示意何林秋看。

“费婆子的糟酒肉丸子,徐记的米果子,我还买了五个咸鸡子,正想问你吃不吃?”

何林秋飞快摇头,他是要去送吃的,怎么变成了许黟问他吃东西。

许黟笑了笑,因着脑海里有的记忆,他对这个很有孝心的少年还挺有好感,说道:“客气什么,这咸鸡子好吃,你跟何娘子一人一个尝尝。”

他塞了两个咸鸡蛋给何林秋,拎着吃食继续回家。

小黄在家里乖乖等着他,见到他回家了,露出可爱的笑脸围过来。

许黟分出肉丸子给它,又丢了两个米果子,见它都吃了,吃完还对着他摇尾巴,显然没吃饱。

再看小黄的体格,又长大一圈了。

快要四个月的小土狗,瞧着有十几斤重,肥嘟嘟的软萌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线条均匀的身材。

短短两个月,人和狗变化都很巨大。

许黟享受了一把撸狗的快乐,吃完饭,打算来尝试用硝石制冰。

古书里记载过不少制冰法,但能成功的概率并不高。许黟当年也只是看过实验,没有真的尝试过,现在真的要来制作,心里还是挺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