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471)
天气逐渐寒冷,冬日不宜远行,他要等过完元日,才重新启行。
到时候,他还要有东西托付给余秋林,让他帮忙带回盐亭的友人和长辈们。
余秋林听完他的安排,有些意外:“我以为你会急着离开。”
“不急,行路漫漫,才能见好风景。”许黟悠然一笑。
……
不日,两人已经将媒妈妈来家中那事忘得差不多了。
许黟继续在翠小楼外摆着摊看病,余秋林在旁待了两天,就启程先回了一趟盐亭县。
他刚走没多久,天空飘起蒙蒙小雪,阿旭和阿锦两人从老大夫家中赶回来。
看到许黟这么冷的天,连汤婆子都没用,阿锦都快要被气哭了。
“郎君怎么能这么不爱惜身体,若是冷到怎么办?”阿锦眼睛都红了几分,咬着后槽牙,气呼呼地端来炭盆,往里面夹着炭块。
她一面加着炭块,一面眼睛盯着许黟瞧:“要不是我机灵,想着郎君是个不爱用炭火的,喊着哥哥回来,郎君是不是就不打算用了?”
许黟被她质问得哑口无言,他是真的忘记用炭盆了。
“好阿锦我错了,以后……”许黟相当好说话,被骂了也不气恼,就是以后他还会犯。
阿锦咬咬牙,深吸着气,心里想着:这人是郎君,不能骂不能骂。
阿旭看了看妹妹,立时说道:“以后不管是我还是阿锦,郎君都要留个人在身边。这些粗杂活儿,也好有人管,不用郎君费手。”
许黟颔首,当场双手赞成,有他们在,他确实能省心些。
他也渐渐明白,阿旭和阿锦依赖着他的同时,他也在依赖着他们。
许黟已经习惯他们在身边,这些日子他们不在,总会忘记,时不时地便叫错了人。
这时,阿锦把炭盆放到屋里角落,回身去拿许黟这几日换下来洗好的衣裳。
她刚要叠衣服,就看到手里头这件天青色长衫的袖子划了道口子。
阿锦手一顿:“郎君,这衣裳怎么破了?”
许黟睨眼看过去,随意道:“是有这回事,前两日跟着二庆去山上,遇到了条野狗,那狗还挺凶,冲过来想要咬我,被小黄给击退了。”
阿旭和阿锦两人闻言瞬间紧张起来。
“郎君,你没事吧?”两人凑到跟前来,担忧地左右瞧着。
“我能有什么事。”许黟轻笑着说,“就是二庆跑得太快跌一跤,伤到了脚踝,要在家里养几日。”
阿锦“哦”了声,说道:“怪不得我们刚回来时,他躲在屋里不出来。”
她还以为几日不见,这二庆变成娇娇小娘子了,连门都不出。
原是发生这事,不好出来见人。
阿锦心中偷笑着,打算晚些时候去屋里看他。
阿旭问:“二庆兄弟伤得不重吧?”
许黟淡笑:“无妨。”
二庆就是关心则乱,当时那场面,野狗出现得太突然,以至于许黟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等他回过神,小黄先扑身过来了。
他拿着砍刀没来得及动手,二庆就跟着小黄的身形,冲冲地跑来,没顾上脚下的石头,磕绊摔到地上。
这让许黟有些不好意思,反而是不好再出手。
好在有争气的小黄,面对凶残的野狗,丝毫不退缩,将它驱赶跑了。
阿锦郁闷道:“怎么连我都不如?”
许黟笑着看向她,说道:“阿锦学了本事,如今就算立女户,也能独当一面了。”
阿锦得意洋洋的笑脸僵住,眼睛瞥向他处,就是不去看许黟的眼睛。
这话别人说出口,都没许黟这么来得令她心慌。
一旁的阿旭恍惚地看向妹妹,妹妹都十六了,好像是该到成亲的年龄了。
兄妹俩各怀心事,到晚上,阿旭进到许黟屋里研墨。
屋里光线明亮,阿旭垂眸,见着郎君侧脸镀着一层金光,更显丰神俊朗,他突然喊道:“郎君。”
许黟闻言没有停笔,轻轻地应了一声:“嗯?”
阿旭斟酌许久,才道:“郎君,妹妹明年初就十七了,我、我想着妹妹这年纪,是不是该给她寻一门亲事。”
下一瞬,许黟搁笔,微微拧起眉梢地看向旁边的少年郎。
少年郎的五官早已经褪去胆怯和生涩,又因从跟着许黟开始就习武,如今长得高大,气质威猛。
不再是那个干瘦巴巴,眼中带着自卑和恐慌的小孩了。
许黟感叹,该来的终究要来。
“你有什么打算?”许黟问他。
阿旭摇了摇头,实诚道:“我不知,才想问郎君。”
许黟对他这个回答还算满意:“那就不要想,这事让阿锦自己做主意。”
“啊?”阿旭双眼茫然。
许黟道:“你找个时间问阿锦,她可想过成亲这事。如果有喜欢的人,也可告诉我,我替她做主。”
阿旭挠挠头,郎君说得好有道理。
那他明日就去找妹妹。
……
另一边,阿锦没在自己屋里,她拿着自己炮制的跌打膏药,敲了敲二庆的房门。
“哐当——”屋里传来物什倒地的声响。
不一会儿,眼前的门往里打开,二庆憋红着脸颊看向阿锦,磕磕巴巴地说道:“阿锦姐姐,你、你怎么过来了?”
阿锦直言道:“来看你要躺多久才起来。”
二庆听后,局促地说道:“我明日就去山里,不会再躺了。”
阿锦一顿。
她无奈叹气:“我不是那意思,我是想说,你要是真摔得严重了,还是要好好养伤。”
说罢,她往屋里瞥一眼,看到被扶起来的木椅,嘴角扬起,把带来的药膏朝着二庆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