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490)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许黟没有将它整株挖走,只采了几条细枝,又把它上面成熟的种子取下来,包在帕子里面。

回来时,阿旭他们看到许黟手里拿着各种药草,怔怔出神。

比起他们来,郎君可谓是随时随地就能轻易地遇到各种药材啊。

“郎君,这是什么?”

“好像是仙鹤草,我记得郎君以前挖到过。”

许黟闻言挑起眉梢,当场就考问他们:“那你们还记得这仙鹤草能治什么?”

阿锦想了想,先一步地回答:“此药可补气止血,也可行气活血,为通补之品。”[注1]

“还有吗?”许黟笑眯眯地看着他们。

这回,是阿旭站出来回答:“郎君,我记得你说过,这仙鹤草又叫脱力草,可治疗脱力劳伤。”

许黟满意点头,看来他们有牢牢记住他说过的话。

他将手中的仙鹤草递给他们,补充说道:“它除了你们说的这些用处以外,且其味苦寒,主邪气热气,有疥搔,恶疡,痔,去白虫的功效。”[注2]

另外,这仙鹤草在使用时,也有很多禁忌。

譬如这流血,若是非流血不止,那就不能使用,要不然可能会出现反作用。

也就是行气活血,反而会让流血的情况加重。

许黟与他们讲解完这仙鹤草如何用后,就让他们把它晒到帐篷上面。

“记得用石头压着,要不然就要被风吹走了。”许黟不忘提醒。

他走回到帐篷里,倒了杯烧好的开水,吹了吹,小口地喝着润喉。

这时,二庆跑来跟他说,他想去不远处的山上碰碰运气。

许黟道:“把小黄带上。”

“嗯。”二庆点头,他跟小黄已经是最好的搭档了。

阿锦晒好草药进来,听到他要去山上打猎,眼睛亮闪闪地问许黟:“郎君,我能跟着去吗?”

怕许黟不答应,她一面叹气,说她这几日坐在车厢里都快闷死了,也想活动活动四肢。

要是运气好,她还能帮二庆猎到更多的猎物。

“我看你就是贪玩。”许黟无奈摇头,却也没拦着她,爱玩本来就是年轻人的天性。

哪怕跟着他出来,阿锦虚岁也才十六七,算周岁,还是个十几岁的未成年。

他像个老妈子似的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叮嘱道,“药箱里有辟蛇药,你们都带上。对了,多拿一些给阿旭,让他把药粉撒在周围。”

他们今夜还要在这里夜宿,要防范蛇虫鼠蚁等动物。

交代完,许黟放心地挥挥手让他们出去,他则是将车厢里的矮几搬下来,放到帐篷里面,又拿了笔墨纸砚,倒了点水,开始研墨。

自出来盐亭,许黟就养成了写手记的习惯。

据说写手记起源于东汉,且在宋朝时,写手记已经步入繁兴期。其中有名的,就要属陆游和范成大两人的日记了。[注3]

而庞博弈送给他的十几册游记,也是属于手记的一种。

这十几册游记,都是庞博弈当年游历四方时,一点点地记录成册的。

如此珍贵的瑰宝,庞博弈眼睛都不眨一下,就送给了许黟。

许黟自然知晓这些游记的可贵,因而路上,他都很爱惜这些游记,看完后,就好好地收藏在书箱里。

许黟持笔,书写着他在半路遇到的人和物。

他主要记录的是遇到的各种药草,将它们的生长状况、环境、特征、药用价值等,都详细地写在宣白的纸张上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黟面前垫着的纸张渐渐减少。他随手一挥,将眼前写满字迹的纸张放到旁边。

而他的周围,铺着垫子的地面,一张又一张宣白的竹纸落满力透纸背的墨迹。

第172章

傍晚时分, 阿锦他们打猎回来了。

今日份的收获一般,两人忙碌两个多时辰,只捕到了野山鸡。这只野山鸡的翅膀被二庆用草绳束紧抓在手中, 回到帐篷外的时候,还在扑腾着。

许黟闻得动静,把铺满垫子的纸张捡起垒着放到矮几上,出去看情况。

下午时, 阿旭在阿锦他们离开后, 把帐篷外一圈杂草都拔掉了,裸露着片带着湿润水气的灰黄色土壤。

他见着二庆手中肥壮的野山鸡, 想来今天的晚饭他们有口福了。

阿旭拿过二庆手里的山鸡, 转身来问:“郎君, 今晚吃烤鸡可好?”

许黟:“好。”

阿旭接着问:“郎君想要吃香辣的?还是要蜜汁的啊?”

许黟:“香辣。”

其他人听到是要吃香辣烤鸡,跟着吞咽着口水,阿旭做的烤鸡, 那味道太美味了, 令人尝过一次便难以忘记,便是市井里都没有摊子卖这等滋味的烤鸡。

许黟想到什么,问阿旭,他们手里头还剩多少茱萸粉。

阿旭道:“剩的不多了,明日进城时,咱们得多买一些备着。”

许黟看向天空残留的霞云, 说道:“明早进城时,记得还要再买些花椒、八角和桂皮回来。”

有时候二庆打猎回来, 那些当天吃不完的猎物, 会用香料腌着做成卤制的肉干。

许黟也知道腌制肉、熏腊肉不能多吃。可放在时下里,百姓们想要吃口肉不容易, 刨除逢年过节买肉外,素日里吃肉的次数不多,想要大口吃肉那更是难上加难了。

也就是许黟他们日常吃肉的频率,要比其他人家多了不少。

加上他交代过阿旭,在腌制时不要放太多盐,吃些腌制肉是没问题的。

阿旭连连点头,将这事记在心里。

阿锦眼睛转了转,甜甜地笑着对哥哥说道:“明日我要跟着哥哥进城,我想买些好颜色的绣花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