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548)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双方同意后,就开始进行八字合婚的程序了。

这事,就交给了陈娘子亲手负责,她带着许黟的八字,在城外寺庙与文淑谨相见。

两人相谈甚欢,许黟和颜曲月的八字也甚是相配。

如此一来,接下来的纳吉和纳征就更加顺利了。

两家互相交换订婚信物后,就轮到男方向女方家庭下聘礼了。

许黟这个未来的新郎官,反而没那么忙。这些日子里,都是陈娘子和张铁狗他们在忙碌,礼单上面要买的物事太多了,有些还买不到现成的,需要花时间定制,还有的在昭化买不到,还要去别的地方。

这时候,余秋林的到来给他们喘了一口气。

他这几年四处跑商,见识了不少商户,听闻许黟还差一顶珠冠,便道他来安排。

夜里,余秋林来找许黟,笑着说:“这珠冠本需要两个月才能做好,不过有个店家跟我有些交情,听到我有求,就说将他的镇店之宝给我。”

“岂不是要让你多花心思了?”许黟感激道。

余秋林摆摆手:“这算什么,这珠冠可是要赠给新娘子的,怎么能马虎。”

这么说,他就想起当初娶方彩衣,家里银钱并不算太多,给方彩衣备的那珠冠,就没那么多珠翠排环。

他从回忆里回过神来,对许黟道:“还要谢你提醒,我这糊涂了,只想着彩衣有孕是喜事,却忘了怀生伤身,以后定按你的法子,不让彩衣再受这等辛苦。”

许黟听他如此,笑了起来。

又过几日,这顶镶着一串串圆润珍珠,点缀着小翠珠的金丝珠冠送来了。

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许黟准备的三金以及其他聘礼,都备齐了。

这些备好的聘礼有几十箱,几乎堆满了整个院子。

里面除了最重要的金钏、金镯、金耳坠之外,就是那顶耀眼的珠冠。其余者,就是一匹匹红素绫罗绸缎,光是这些绸缎,就备足了十八箱笼。

由着几十个闲汉挑着,游街游巷地来到颜家。

今日的颜家里里外外都格外热闹,那些亲戚族人都来瞧许家送了哪些好东西。

阿旭和阿锦混在人群里,一路上撒着糖豆,引来好些小孩去捡。

等他们来到颜家,就把剩余糖豆塞给巧琴,让她自个拿去分了。

接着,他们就开始跟着媒妈妈一起,媒妈妈举着礼单念到什么,他们就把箱笼的盖子,红布条等掀开,让众人瞧瞧这些好货色。

“那是实心的金镯子!”

“看着可有十两多重呦,这许家到底啥来头?”

“光是三金都这么重,这颜家姐儿还挺有福气的,不是说这名声不好,怎么有人上门求娶?”

“不晓得嘞,听说是外地来的大夫,怎么就瞧上颜家这位姑奶奶了。”

颜家门外,挤满了看笑话的人,哪想这一箱箱聘礼掀开面目,会是这等好东西。

“你们还不知道吗?”有人嗤的笑了笑,说话的人就是蹲在人群里的文玮,他假装是路人的说,“这些坏名声都是那些求娶不得的人家传出来的,都是坏人,想坏了她的名声。”

“……”

有他在人群里说颜曲月的好,一部分知情地也开始后悔了。

特别是家中有女郎的,还识得这许大夫是谁的人家,都有些后悔没去打听消息,要是知道是这么个有家底的人家,配他们家姐儿也绰绰有余。

还有几个捂着脸偷看的年轻郎君,个个贼眉鼠眼似的萎着身子,见颜家的小娘子寻了个这样的夫君,气得脸都绿了。

几个人积羞成怒,又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颜曲月即将欢喜地嫁了人。

第193章

今日, 颜家是主角儿,分出去的喜饼一箩筐一箩筐的,金叔等下人们, 皆是笑得合不拢嘴。

来瞧热闹的,见有喜饼吃,那敢情好呀,不要钱的好听话一茬一茬地往嘴外冒, 就想多讨几个喜饼。

阿旭和阿锦作为许黟的贴身随从, 安安静静地守在颜家大门左右两侧。

虽然颜家里有不少练家子,用不上他们俩。

阿锦长得好看, 穿得也好看, 不像女使, 像是哪家的小娘子。

一些没见过阿锦的年轻练家子,突然见到这么好看的小娘子,时不时地拿眼睛偷看。

那些过多的注视恼人得很, 阿锦忍不住地气呼呼瞪回去。

“看什么看?”她双手叉腰, 丝毫不怕地喊道,“再看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阿旭护着妹妹,跟着瞪了回去,那几个大胆的练家子,脸红耳赤地跑了。

阿锦嘁了一声,道:“有色心没色胆的。”

阿旭:“……”他无奈看了看妹妹, “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话。”

“话本上就有。”阿锦道。

阿旭有些迷糊:“哪里来的话本?”

阿锦扭回了头,不去瞧他, 心里却在心虚地想, 差点就把颜小娘子偷看话本的事泄露出去了。

颜家的热闹一直延续到金乌西坠,那些瞧热闹的亲戚族人和讨喜饼的街坊们才渐渐散去。

这会, 金叔笑眯眯地走来,朝着阿旭他们道:“今日辛苦二位了,天色不早,不若今晚留下来吃个粗茶淡饭?”

阿旭拱手道:“不麻烦金叔,我们也该回去了。”

阿锦附和:“郎君等了一天,怕是急着呢,我们回去了也好交差。”

金叔笑笑,不勉强他们,道说要给他们备车。

兄弟俩依旧拒绝了,早一会儿,二庆就驾着旺财在颜家庭院外的巷子里候着他们。

金叔见此,只能是做罢了,不过临走前,还是给他们塞了两个素红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