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592)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其脉象生热,可见平素里还会心胸烦闷,言语不清。”许黟说着,目光落在白大郎身上。

看到他没有面露其他神色,就知道他说到点上了。

白修筠问:“都是这病害的?”

“是也。”许黟颔首。

他道:“此为脉极所致,而病风入体,便形成了脉气实也。”

白修筠沉默半晌,这话与沈大夫所言一致。

就是不知道,许黟会如何开方。

“那我哥哥这病,该如何治才好?”白修筠看向他,轻声问。

这病要说多难治倒也不会,只是要看大夫如何开方,只有对症下药了,那服用药汤一两个月,便能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要想痊愈,那还要养个半年才成。

想到这处时,许黟有些好奇这济世堂是如何开方的了。

竟能将这病拖延到这么久,莫不成……

因有前科在,许黟对济世堂的医品打了个折扣。

许黟看向他,微笑问道:“以往济世堂开的药方,能否给在下看看?”

白修筠一愣,但很快点头说好:“我这就去问嫂嫂。”

他撩起帘子离开,屋里就剩许黟和白大郎。

白大郎自从得病后说话就不利索,他也糟心自己这病恹恹的身体,可惜他拖着残躯什么都做不得。

但要他死,他又贪生怕死,不愿就此死去。

苟延残喘至今,拖累得家中妻小为他这病煞费苦心。

白大郎断断续续地开口说话:“许大夫,我这病能好?”

许黟淡然道:“倘若这病在肌肤、皮毛和筋脉,那自是能治愈的。”

“可真?”白大郎神情微微激动。

许黟颔首一笑,说道:“病有轻重,你这病之前日夜服药,虽未能痊愈,但也缓解少许,只是若药不对症,只能缓解,无法治愈。”

白大郎:“……”

他眼睑颤抖,干瘪的脸皮微微抽搐,心底涌起剧烈的情绪。

许黟瞧见他情绪上涌过快,当即上前,一手握住他的手掌,指腹按住虎口,往下一掐。

这一掐,疼得白大郎激昂的情绪缓了回来。

许黟道:“白大官人,莫动气。”

“我……我……”白大郎痛苦地闭上眼。

白修筠和齐娘子进屋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们两人心惊地快走过来,齐娘子上前去安抚白大郎,而白修筠则是不解地问许黟发生了何事。

“我言之前大夫所开药方,兴许药不对症。”许黟坦然地对上白修筠的眼睛。

先前许黟能直言说出来白大郎的病症,在白修筠的心里博得了一大信任。

这会听到许黟这般说,便信了几分,白修筠道:“这是哥哥喝的药汤药方和药丸,许大夫你过目。”

许黟接过他手中的药方,打开翻阅,看到上面所开的药方确实是消热止极强胃气的生地黄煎。

……然,药方不全。

这个药方缺了一味关键性的药材,还有里面所用的生地黄用量少了。

怪不得啊。

许黟明白过来,为何开的药方能有效果,却迟迟治不好,原来是将这药方缩减了药效。

济世堂的大夫为何要这么做?自然是想要多挣银钱。

至于那药丸,许黟拿过来嗅了嗅,须弥,他就嗅出来里面用了人参、麦冬、白术和茯苓。

这药丸的用处和药汤相似,嚼多不烂,配合着吃效果不大。可里面用了人参,便价贵几倍不止。

他望了望白修筠,又望了望齐娘子。

白修筠顿时紧张起来,询问许黟。

“此方,有何不妥吗?”

许黟摇头:“这方子药用不足,喝着有用却难治愈,想要治好,得尽快改方。”

他无意拆对方的台,可济世堂做事不地道,像这种病,其实是很害怕拖延的。

一个不小心,便可能让病证延到五脏六腑,到无药可治的地步。

白修筠和齐娘子听后都震惊不已,特别是齐娘子。

她先前极为信任这济世堂沈大夫,什么医嘱都听着,从未断过药汤药丸。

哪料到,这里面还有别的隐情?

“实在可恶!”白修筠气得怒拍一掌,同时也理解了哥哥为何会气到,“这济世堂妄为治病救人的大夫,怎能做出这等丧良心的事儿。”

齐娘子晃了晃神,惆怅道:“我们被济世堂骗了足足两年呐。”

白修筠连忙扶住齐娘子,安抚道:“嫂嫂莫要心伤,如今我们晓得了这事,那以后便不会再被他们妄骗了去。”

“要不是你和林哥儿提出要换大夫,我、我真傻,还信着他们是真的为你大哥好。”齐娘子捂脸抽泣,心里想着,以后要是济世堂的人敢来,就休怪她将人赶出去。

半晌。

两人终于止住了情绪。

“许大夫,今日多亏了有你,要不然我白家,还要被诓骗不少银钱。”齐娘子说着,连忙地欠身行礼。

许黟赶紧扶起她来,齐娘子已年纪过五十,这些年操心持家,头上银发不少。

她身体不算太好,许黟没敢让她久站。

许黟说道:“齐娘子安心,我将这方子改一改。”

片刻,他研墨持笔,缓缓写下:“这药方,生地黄要细切三斤,取汁一盏约五两,其白术、芍药、人参……各三两,而生栝楼汁则四两……”

他一面说着,一面将方子写完。

“这药方所用药材,白经纪可去其他医馆抓药,记得别出错了。”

“好,好。”

白修筠激动地拿过方子,与济世堂的对比,果然发现有几处确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