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67)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其余伤患得到治疗,状况好转不少,有的家里还有遭灾的地方要回去,许黟同样交代要休息两日。

伤到脑袋的那个汉子,许黟让他注意出现呕吐,头晕等问题,也要来寻他。

至于那受内伤的,还要再开一味药丸搭配着药汤服用。

那汉子的娘子支支吾吾,捂着脸小声问:“许大夫,今儿吃的药汤可是要银子?我家实在拿不出太多银子来吃药了。”

许黟一愣。

他忘记这一茬了,官府说要派官医过来,半天过去都没瞧到影子,恐怕是不来了。那今天诊治的诊金药钱,就没有人兜底。

他给皂隶的一两银子皆花在今天用的药材钱上,分不出几副药再让他们带回去。

许黟心中算了一笔账,发现还要再拿出十贯银子才够。

果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善事的。

“这钱我来出,许大夫你安心看病,一切有老夫呢。”

老者走过来,说完就让仆人去取二十贯钱,将这笔钱拿去买药,剩下的银子再分给那几户穷人家身上。

家属听到有人替他们出药钱,皆是感激地差点跪拜,被老者拦下来了。

他笑眯眯道:“老夫只散了一些财,算不得什么,还得这位许大夫有悬壶济世之善,你等应该多感激他罢。”

许黟不敢居功,说道:“在下不过学几本医书,识得一些药理,见有伤者医可为而已。还是老先生大善者心广,济弱扶倾。”

两人互夸一番,又寒暄了几句。

时间不早,许黟写了几个药方给老者的仆人,待午时,老者安排人备了吃食过来。

是简单的烧饼和稠粥,依旧令今天受灾的百姓们感激。

许黟来不及让闲汉买吃食,便留下来吃饼配粥。他看皂隶也没走,就问他怎么不回去。

皂隶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府里做的白面烧饼香得很,我适才没忍住,找女使要两个吃,比去家吃得好。”

许黟:“……”

看来,基层公务员,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难混的。

第37章

许黟回到家已是未时, 他发现何娘子在午时来过一趟给小黄喂了吃食,只塌陷的灶房还乱着,她不知许黟接下来的安排, 便没有收拾。

但杨荣被杨娘子接回家去了,杨娘子忙完没看到儿子,吓得满巷子喊着找人,好在与何娘子派去的人碰到, 不叫杨娘子差点跑外头寻去。

许黟知道荣哥儿没事后, 就进到灶房里,把压塌的竹架和簸箕搬出来, 捡出还能用的药材, 晒到院子里。灶房里盛水的缸子是好的, 里面的水进了雨水不能用,他把水倒了,打算挑着担去挑水。

走出院子门, 许黟遇到上午义诊的伤患家属, 这几家人似乎是商量着一起过来的,手中有的提着篮子,有的用麻布袋装着抱在怀里。

许黟疑惑,把担子放下来:“怎么过来了?”

带头的是那位老太太,老太太皱巴巴地手掀开篮子盖着的粗布,感激地说道:“我们是来答谢许大夫的, 要不是许大夫慨然相救,我儿恐怕就要去了。”

她说到悲痛之处, 没忍住泣声擦了擦泪水, “如此大恩,我等却无以回报, 只能是捡一些贱物过来送予许大夫,你可千万别嫌弃。”

她带来的篮子里装着二三十颗鸡子,想来是攒了有一段时间了。

其余等人在老太太表态完,也纷纷地将带过来的东西塞给许黟。

“许小郎……不,现在得喊你一声许大夫,多谢你救了我夫君,他要是倒了,我也就活不成了。”

“这是馒头,昨日里才做的,夜里下雨藏着没淋到雨,都是好的,许大夫你别嫌弃了。”

“家中羞涩,实在拿不出好的来,春收攒着的豆子……”

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许黟手臂上就被挂了各种东西,他赶紧抱住,看着怀里的鸡蛋、馒头、蔬菜、黄豆,心里瞬间生出暖意。

他不求这些义诊的人感恩记得他,但作为一名医生,在被患者家属记住,念着他的好的感觉真的不错。

许黟温和笑说:“如此多,我哪里吃得完。”

“都是不值钱的贱物,许大夫,你就收下吧。”老太太说道。

“是呀许大夫。”

对他们来说,这些吃食吃不完,拿去市井里卖,能卖个几十文。可对于许黟的大恩,以及花出去的银子,却不值一提。

他们有心想要答谢他,许黟知道自己再不收下,反而让他们不安,便答应了下来。

而后,其中一名汉子在知道许黟要去挑水,主动地把担子接过去,说他去去就回来。

许黟手里抱着东西拦不住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挑着担走远。

其他几个年纪轻的,在听到许黟家里也受了灾,灶房的屋梁塌了,说要进来帮忙。

“这活怎的还用许大夫你来使,你且快歇着,我几人一道干着,不怕你笑话,巴不得愿意。”

他们说罢,都不许他动手,就让他在院子里坐着,还给许黟搬来木凳子。

几个人里有女娘子有十一二岁的小孩,许黟哪里拗得过。

许黟轻叹,也只能是干看着。

就是时不时地就有个小孩被差遣地拿着东西一件一件地问他:“许大夫,这是什么,可还要使用?”

听到许黟说不能用了,又面带可惜的说道:“这和这都不用了吗,瞧着都是好的,是不是晒好了还能继续用?”

小孩子家里日常穷习惯了,家里哪怕再破破烂烂的东西,都是补了又补继续用。

听到许黟说湿了的药材不能用,折断的木梁也不要了,先替他心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