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692)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你可记得我还有一徒弟?”许黟问他。

庞敏才点点头:“记得,你说过。”

许黟笑道:“他就在施州,所在施州南部麾下的建始县外峡谷,他叫阿卓耳,不仅是我的徒弟,还是一名巫医。”

庞敏才怔怔看他,缓慢地吸收着这个令人意外的消息。

许黟深深看他,语速渐缓地问他:“你若去施州,要是路过建始县,能否代我送一物?”

“何物?”庞敏才问。

“医书。”好像除了医书,他也没有别的东西送给阿卓耳了。

这事很快就此定下,许黟借庞敏才银钱,庞敏才顺便给阿卓耳送医书。

他们各自整理行囊,打算择日出发,这事没瞒着,杨修谨很快也知晓许黟和庞敏才两人都要离开的消息。

在知道庞敏才要去施州后,杨修谨默不作声地开始收拾行李。

等到出发那日,许黟他们的驴车,和庞敏才去到牙行里雇用的驴车在城外相约而至,还没离开,他们遥遥看到一个人背着行囊和药箱往他们这边而来。

庞敏才眯着眼:“那人是谁?”瞧着有些熟悉。

许黟眼神好,很快就看出是谁,有些意外道:“是杨兄。”

庞敏才听了,怔愣了一瞬,飞快地撩着袍子跑到杨修谨面前。

杨修谨面前的路被挡住,只好停住脚步,喊了声:“师兄。”

“师弟怎么来了?”庞敏才深皱着眉头,有些不开心地说,“这些日子我们说要出远门,也没见你也要出门,怎么赶在这天也来了。”

他看杨修谨身着洗得微微发白的布衣长衫,身上只有一个背着的箱笼,连雇辆当脚力的车都没有。这般出远门,在路上不得多辛苦。

庞敏才不由分说: “不行,你这都没准备好,先别出去了,等师兄回来,再带你去。”

杨修谨一言难尽地看他:“师兄,我是来跟你同行的。”

“啊?”

“你一人去施州,我不放心。”

第247章

又一年春, 东都城外数十里地,远远望着时,能见到高耸的城墙, 城墙脚下,有条几十米多宽的护龙河,两侧杨柳纷飞,入眼可见碧色中粉墙朱户。

这外城戒严, 行人不可靠近。

想要进城的百姓, 都要从汴河下游的水门两岸的别门通行进入。

别看只是个出角门,却要比一般的县城城门还要大还要宽, 能同时容纳两辆宽敞的马车并行。

这处人来人往, 人流密集, 进城时,排了一会儿才轮到许黟他们的驴车。

颜曲月和阿锦呆不住,在靠近城门时, 便已经将车厢的帘子打起来挂在铜钩上。

京都的春是一片盎然绿意间涂染着两丝淡淡的凉爽, 他们一路行车走来,身上衣裳换了两轮,遇到雪天时还会耽误几日时辰不能行路。后面气候逐渐回暖,他们又往北来,等到快来到京都,才将春裳换上。

几个推着货车卖吃食的货郎从车厢经过, 趴在车窗看向外面的阿锦问旁边的颜曲月:“娘子,那是卖什么的, 闻着好香呐。”

“我也不晓得。”颜曲月也是头回来京都。

还没进城里, 就已经被雄伟高大的城墙迷了眼。

这么高的城墙得需要多少马力才能建造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 几乎令人难以想象。

许黟顺着她们的目光看过去,思索一番,说道:“那是黄糕麋,节令食来着,你们要是想尝,等我们进城里,再让阿旭去买来。”

一听是节令美食,颜曲月和阿锦两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他们来到京都的时节好巧,春时天气暖和,美食又多,入城后,街道两边更是诸多店铺,什么样的饮食果子都有,两眼望去,琳琅满目,四方奇珍。

只是外城东水门里一条寻常的官道两岸街道,叫卖的各色杂物就让他们几人眼花缭乱。

阿旭毫无头绪地驾着驴车在主街道缓慢前行,走了一段路,瞥见前方拐角处,回首问许黟:“郎君,我们该去哪里?”

京都太大了。

他们不能漫无目的地随意找个地方。

根据邢岳森寄来的书信,最好是去邢岳森住的地方找个好些的落脚地。

但初来乍到,对京都的一切全然陌生,想要找到对应的牙行租赁房屋不易。

于是,许黟毫不犹豫地说:“我们先去朱雀门东城墙。”

邢岳森就住在朱雀门东城墙的街南,从信中摘出来的消息可以得知,街南往南五里路都是百姓住宅,以及部分低阶官员的住处都安家在这里。

寸土寸金的繁荣地区,想要安置一座宽敞的宅邸不仅需要银钱,还要有权。

驴车在楼店林立的街道来回穿梭,绕行数里,花了些时辰才找到方向。

等他们来到朱雀门外,已经是午晌。

外面街道的饭店人满为患,喧嚷声聒耳不绝,但众人都没觉得吵闹烦躁,反而看向饭店的眼神更加炙热。

许黟开口:“阿旭,先找个店吃个饭。”

一上午都在赶路,屁股坐得都快要发麻了。

阿旭和二庆听到他的话,忙就近找了一间没有排队的饭店停靠车辆。

车辆需要有人照看,二庆主动地留下来。

许黟带着其他人入内,虽外面没有排队,里面却挤满人。此时店保看到有客人来,挥着汗巾甩到肩上,笑呵呵地过来迎接:“几位客官要吃些什么?”

“你们这有什么好吃食?”许黟问他。

看来这是头回来他们饭店吃饭呐,店保不着痕迹地打量着进来的几人,瞧着该是有点小钱的,他眉目跳动,心中很快有了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