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71)
平头百姓,哪舍得用这么多糖去腌渍果子,陈娘子也是看在许黟对这些小玩意起兴趣,还知晓他爱吃贪吃,才跟他说。
哪想到,过了午时,许黟真的去糖铺里买两升好糖回来。
惊得陈娘子不敢耽搁,次日一大早,她醒来做好早食,就开始在院子里忙碌。
枇杷要削皮去掉里头的果核,三十多斤枇杷可不少,一直到未时,陈娘子才把这一筐枇杷都削好。
许黟看她忙得午食都没吃,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便把晚食给主动揽下来,喊闲汉跑腿去酒楼一趟,打包四人份的吃食回来。
两份是他和陈娘子的,两份是小黄和陈二旺的。
陈二旺午食只吃了粥,光看着陈娘子为许黟的糖渍枇杷忙活,不管他这个夫君饿没饿到。气得背地里偷骂许黟是个赖皮竖子,心里装着火气,装模作样地躲在屋里不出来打招呼。
后面,陈二旺靠着门偷听到许黟叫闲汉买的是大酒楼的吃食,一顿饭就花去一钱银子。他咽着口水,心里骂许黟败家,又连忙跑出来,生硬地唤了许黟一声“许小郎”,坐到凳子上吭哧吭哧的埋头狼吞虎咽,风卷残云。
吃完,陈二旺就径直回了屋,气得陈娘子没好气地想啐他几句。
陈娘子气完,还需为他解释:“他就是个不知好赖的,尽做些讨人嫌的事来,黟哥儿你别去孬他,反让他得逞了去。”
许黟哑然失笑,陈二旺这种行为对他来说太过幼稚,也毫无攻击力,仿佛就是一只在耳边嗡嗡嗡叫的蚊子。
讨人嫌,却不至于为一只不会咬人的蚊子生气。
甚至在他看来,这样的人,比不会叫的狗更加让人放心。
许黟说道:“何故孬他?我等着明日能吃到你说的糖渍枇杷,还未知它的味道如何。”
说完,他又蹲坐在木凳子上看陈娘子熬糖水。
陈娘子将糖加入到水中,用小火将它们熬化,化好的糖水带着蜜糖的香气,不一会飘满整个院子,把小黄和何娘子都吸引了过来。
没多久,又围上来两个穿着肚兜,下半身穿开裆裤的小孩子。
小孩趴在院落的墙角边,对着灶房的方向猛吸气。
好香呀。
是蜜糖的味道。
第39章
糖水熬出来的香味, 吸引来南街不少穿开裆裤的小孩儿,这是许大夫家,许大夫人好心善, 趴在他家院子外,不用担心被人拿扫把驱赶。
事实上,许黟也做不出来赶跑小孩的行为。听着动静,他举着煤油灯出来, 昏黄的光线照向几张小孩的脸蛋。
“许大夫好~”
“许大夫, 你在做什么?闻着好香好香!”
以前,他们只在许大夫的院子里闻到难闻的药味, 这还是第一次闻到让人流口水的香味, 像是在糖铺里闻到的蜜糖。
许黟见天色都这般黑了, 这几个小孩在外面不安全,便喊他们进来。
陈娘子擦拭着手出来,对许黟道:“我回去了, 再晚可不合适留在这儿, 糖水等它凉了,你就将它倒进陶罐里,把泡在盐水的枇杷捞出来,去了水放进去。”说着,她担心许黟做不好,又道, “不急的话,明日等我过来也可。”
“嗯, 多谢陈娘子, 我晓得了。”许黟说。
她欠了欠身,看着跟着进来的几个小孩儿, 捂嘴笑的挨个摸了摸头。
小孩乖,喊了“陈娘子”后,任由着她摸了头后,跑去到许黟的身边。
“许大夫、许大夫,你这是要做糖渍枇杷吗?”其中一个大些的小孩哥,有七岁的模样,头发还短着,扎着的童髻是个小丸子般的揪揪,惹得许黟想要上手扯一扯。
他忍住,亲和地笑着说道:“是要做糖渍枇杷,我不晓得怎么做,去请陈娘子帮我。”
说罢,一并问其他小孩:“可要吃糖水,我进屋给你们倒去?”
几个小孩眼睛雪亮雪亮的。
“我真的可以喝吗?”
“可我娘说,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许大夫是好人,不会拐我去卖掉的,我就不怕。”
许黟失笑:“……”
“吃了糖水,回家去得漱口再入睡,可明白了?”
几个小孩纷纷点头。
晚上闲来无事,许黟坐在院子里,瞧着夜幕中央挂着的弯月,这会的月牙明亮,云层飘渺,看来明日还是个大晴天。
小孩子们拿到糖水,便有模有样地朝着许黟行揖感谢,都不是很标准,却也非常有意思。
许黟还考他们,问他们可开蒙了。
“我还没读书,我娘说等我再大两岁就送我去先生那里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许黟便问另外一个小孩:“你多大了?”
小孩哥稚嫩的脸上满是骄傲:“我七岁了,还有两岁也可以去主家找一份差事。”
“主家?”许黟讶然。
一问才知道,他家父母都在主家签了生契,他爹爹是府里的门子,他娘在府里后房屋子里当差,做挑水打扫的活计。小孩儿看在眼里,也想长大进去府里当差,每个月能拿几十上百文的月钱,就是他奢望的日子。
生契不是死契,赁期结束就可以归家,主家也不能随意打骂发卖,是奴籍没法比的。说起来,何娘子的夫君和儿子何林秋,也都是在大户人家里当差。
许黟渐渐了解到,南街不少户人家,都是在大户人家里做活的,要不然靠那几亩田地,又是纳税又是交人口税,日子可不好过。
几个小孩子吃完了糖水,也该回家去了。许黟没留他们,让他们仔细一点回去。
他在门口目送几个小孩回家,隐约听到有骂孩子贪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