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756)
“好好好,这身法妙啊。”颜景明畅快大笑,上前拍拍许黟的肩膀,不愧是他妹妹的夫君,很给他颜家长脸面。
比试后,其他标师再也不敢小瞧许黟,其他几个人不再围着颜曲月,转头将目标对准许黟,激动地嚷嚷着要跟他比武。
许黟好久没有热身了。
刚才与青年的比武时间太短,他都没好好地感受,见着他们如此热情,笑着答应。
……
文淑谨看着他们男人都热衷比试,摇摇头地带着颜曲月去屋里说话。
姑嫂两人有很多话聊,文淑谨拉着颜曲月问道:“你们这次回来,是不是不走了?”
“嗯,暂时不走了。”颜曲月笑说。
文淑谨听到他们不走了,很是高兴,连忙问:“可有想过做什么营生?许姑爷是大夫,可要在盐亭开家医馆?”
颜曲月点头:“是要开医馆,还要办医学。”
文淑谨:“?”
什么医学?
她只知道这医学都是官办的,还未听过寻常的民间大夫也能办医学。
这事说来话长,颜曲月在寄给娘家的书信里还没提过,这会儿说起,便言简意赅地跟嫂嫂说道。
文淑谨听后缓缓吁出口气,对着她道:“这事听起来就不易,若真要办医学,这银钱得花不少。要是缺银钱跟我们说,家里这几年置办不少家业,能支持一二。”
颜曲月笑说:“嫂嫂莫担心,我们不缺钱。”
要是真缺了,还有她的嫁妆呢。
相较于缺钱这事,他们反而缺人手,办医学难的不是把医学办起来,而是将医学运作起来。
不过这事许黟心里有主意,颜曲月并没有那么担心。
她看向文淑谨,看着她眼角多出来的细微皱纹,张嘴问:“嫂嫂,你和哥哥这几年过得如何?”
文淑谨笑着说都挺好的,昭化有书肆收女学生,家里哥儿姐儿都去到学堂读书了,想着什么,跟她道:“文玮这孩子前年成亲了,娶的是隔壁县的秀才家的姐儿,我瞧过了,是个贤惠有礼数的,也识得字,与文玮很是般配。”
颜曲月啊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道:“嫂嫂不说,我都没想过这事。”
既是成亲了,她该去送份礼。怕忘记这事,她先出去交代阿旭,让他帮忙去置办些送人的礼回来。
“亏嫂嫂提醒,要不然真想不起这事来。”颜曲月交代完了,松开一口气。
文淑谨道:“不急。今儿你回来就好好歇息,明日再去文家。”
他们刚到昭化,颜家还没来得及通知其他家,除了自家标师们知晓,文玮和齐叔都还不知道。
颜曲月明白急不得。
今儿时候不早,已经快到申时末,便是眼下赶去文家,也来不及。
还好有阿旭办事,颜曲月很是放心,快要天黑时,阿旭带着采办好的礼回来。
哪巧在太阳下山前,文玮得了消息骑着马赶来,颜曲月看到他来,便喊着明日不用去文家送礼了,直接叫他带回去便成。
……
夜里。
晚食结束,许黟跟着颜曲月来到她以前住的闺房。
他们今晚要在这里睡。
在颜曲月出嫁后,房间里的一切陈设都没有变化,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家中婆子时常过来清扫房屋,房中不见一丝尘埃,床帐挂着,里面铺着崭新的被褥,缕缕香雾从案几上的鎏金铜炉里飘来,沁人心脾。
颜曲月这里摸摸,那里摸摸。
心情荡漾地坐到梳妆台前,铜镜里照出她如今的模样,眉宇间少了少女时的灵动,多出阅历时带来的稳重。颜曲月怀揣着感慨打开面前的妆匣,里面静静地躺着出嫁时没带走的首饰。
许黟走来,看向那些首饰,挑了朵红海棠绒花簪戴到她头上。
并且真心实意地夸赞:“好看。”
颜曲月笑着将那海棠花摘下来:“明日再戴。”
说着,她打了个哈欠,有些犯困。
赶了半日行程,又是比试,又是聊天会客,两人精神再如何好,这会儿都有些乏累。
很快,两人换下衣裳,穿着素白里衣躺在床榻。
躺下时颜曲月反倒没那么困了,眼睛盯着床帐上的铜钩,良久,缓缓说道:“回来的感觉真好。”
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哥哥嫂嫂都健在,侄子侄女们都长大了,大哥儿已定亲,过几年就能将别人家的姐儿娶进门。
许黟侧过身,温柔地贴过去将她抱入怀里,闻着怀中清香,他轻声道:“以后我们常回来。”
颜曲月蹭了蹭他:“好啊。”
她摸着两人身上盖着的织锦被,凉丝丝的,真舒服。
第278章
第二天, 许黟和颜曲月被外面的声响吵醒。
他们穿戴好衣裳出来,便看到管婆子在指挥着厮儿搬莲藕。新鲜挖的莲藕还带着湿漉漉的泥巴,颜曲月见了, 眼睛都亮起来。
“这莲藕哪里来的?”颜曲月拦住管婆子问。
管婆子喜笑颜开地说道:“是大郎一大早亲自去乡下找的。这不,天刚亮就打发人送来,都新鲜着呢。”
颜曲月爱吃莲藕,不用想就知道这筐莲藕是为谁买回来的。
这时节莲藕还没上市, 颜景明这个做哥哥的想着妹妹爱吃, 天蒙蒙亮时,就叫上家里的小厮, 找的种藕的老农特意挑选的。
颜曲月带着许黟来见哥哥时, 颜景明正沐浴换衣好, 一派神清气爽。
“哥,你怎么还去挖藕了。”颜曲月嘴上这么说,心情别提多高兴。
颜景明摆摆手, 说道:“不就是一筐藕, 便是天上的东西我都能给你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