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当名医(758)

作者: 爱吃咸蛋黄 阅读记录

“黟哥儿他们回来了,快开门!”张铁狗的大嗓门再度响起。

里面的人听得动静,提着裙角飞快奔来,下一瞬,门向外敞开,巧琴泪眼婆娑地大声喊:“娘子!”

颜曲月脚步微顿,看向自己的贴身丫鬟喜色溢于言表。

“巧琴,这几年苦了你。”

她伸手擦了擦巧琴掉下来的眼泪,主仆两人相视而笑,颜曲月眼低亦是带上泪花。

门后,林氏也紧跟着过来,看到许黟他们,激动地跑到跟前:“日日盼着,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快快,郎君娘子先进屋,这处交给我们来。”

说着,就立马朝着里面喊了两声。

很快就有两个健硕小伙子过来,是林氏的两个孩子,这几年不见,长高不少。

他们齐声地朝着许黟和颜曲月行礼,乖乖喊过人后,便跑去帮忙搬箱笼。

外面有阿旭和二庆,许黟便带着颜曲月和阿锦先进屋说话。

这么久没回来,林氏将许家打理得很好,家中陈设变化不大,有人住着,宅屋有着人气便看不出旧。

许黟目光扫视一圈,问:“刘叔呢?”

刘叔刘壮便是刘伯的儿子,林氏的丈夫,当年跟着林氏留守许家,今儿却没见他出现。

林氏边走边说:“他去庄子里忙了,陈六他们在庄子里种了不少药材,最近有些药材要收割,缺人手哩,他想着闲着也是闲着,过去帮忙还能省笔工钱。”

“陈六和小豆子他们可常来?”许黟笑着问。

“常来的,他们种的作物多,经常送时令过来,也不收钱,倒是给我们省了好些方便。”林氏说着,边喊大媳妇去把烧好的水提过来。

颜曲月瞥了那一脸腼腆模样的年轻妇人。

林氏瞧见,便解释:“怡娘是去年刚进门的新妇,跟着我们住在倒座房里。”

颜曲月诧异:“怎么不去南屋?”

南屋之前住着阿旭和阿锦,还剩下两间厢房没住人。许黟说过,他们不在的日子里,除了东屋和阿旭阿锦的房间不能住人外,其他屋都是可以住人的。

林氏笑着摇头,许黟作为主家感慨,她这个做下人的却不能不知礼数。

何况他们家能有如今这么体面的日子,都是她公公换来的,承着许家这么大的恩情,他们再不识好歹,就该令人厌恶了。

“郎君娘子刚回来,咱们先歇歇脚,说说话,这些恼人的事儿不说也罢。”林氏仔细地擦了擦手,拿来好茶叶给两人沏茶。

这样的好茶他们时常备着,因为余秋林偶尔会带着陶家、鑫家两位郎君过来闲聊谈事。

说是来许黟这里谈事更自在。

林氏不懂这是何道理,这几位她都得罪不起,自是不会拒他们在门外。

闻此,许黟噎住。

他没听这三人在书信里提起过一次,瞒得还挺深。

“都是偷摸地过来。”张铁狗笑话他们,“好没本事,怕着自家婆娘,连酒肆酒馆都不敢去,什么自在话,那都是充脸面的说辞。”

许黟似笑非笑地看他:“你就不怕我把这话说给嫂子听?”

张铁狗:“……”

他猛咳嗽两声,色厉内荏地大喊:“我怕什么!”

旋即匆忙地起身,对着许黟和颜曲月道,“你们回来了,我去通知秋哥儿他们。”

许黟笑笑。

没再继续拆穿他,拱拱手道,“辛苦张兄了。”

张铁狗哼声:“客气什么。”说着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许黟轻挑眉,看着他走远的背景,恍然觉得,这几年似乎都没变。

耳边,林氏还在娓娓不倦地说着这几年发生的事。

刘伯在许黟他们出远门后,便没有再干车把式的活,回到乡下养老了。他闲不住,家里如今条件好,不用再下地种田,家中田地佃给佃户,只拿两成税收。

饶是如此,他都要留一亩地,给自个忙活。

王氏没他这样劳碌命,这几年总算是享起儿孙福,身体瞧着比以前要健朗。

小豆子到成亲的年纪,他家给他定了门亲,是同村的,说是明年就能娶进家门……

另外,有好几个媒妈妈上门来,要给巧琴说亲。巧琴不答应,拿出娘子不在家没人给她做主为借口,把这些媒妈妈都拒之门外。

颜曲月最怕的便是耽误了巧琴的婚姻大事,听到这事,心里不好受地说道:“早知道,当时就把身契给了你,叫你自个安排。”

巧琴破涕为笑:“娘子说的什么话,便是自由身,我也不想那么早嫁人。”

嫁人也没什么好处嘛。

遇到不喜欢的人,就要被蹉跎一辈子。

她要找,也要像娘子那样,找个心仪的男人成亲。

林氏说的都是琐碎事,没甚头绪,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这会儿听到颜曲月忧心巧琴的终生大事,就说可以找何娘子。

许黟很意外:“何婶儿在做媒妈妈?”

他怎么没听余秋林提起过。

林氏捂嘴笑说:“哪能,是何娘子家那边来了个娘家外甥,年纪与巧琴姑娘相仿,如今在何家做事,有时候会替秋哥儿来送些物什。”

她没明说,但眼神儿往着巧琴那边挤兑好几下。

巧琴先是一愣,而后脸颊耳朵都通红起来,羞恼地喊道:“林妈妈,你怎么还胡说上了!”

林氏看她羞恼的样子,连忙说道:“哎呀是我多嘴了,我不该提这事,巧琴姑娘别孬,家里就咱们几个人,别人也不晓得。”

巧琴扭着帕子,羞红脸地看向颜曲月:“娘子别听她胡说,那何小郎才来几回,我都没跟他说过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