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763)
他还没将这事上报给县令,就被县令匆匆叫来。
县令挥挥手道:“这地许大夫拿来用便是。”
许黟喜然,起身拱手谢过。
……
土地一事解决,许黟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陈六请来的工匠们,他将盐亭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工匠都请过来了,有些手里头还有活要干,听着是个大买卖,便也来凑热闹。
许黟把不合适的人选挑出来,留下十几名看着年轻力壮的工匠们,还有两位工匠老师傅。
这两位老师傅不仅精通盖房子,还精通建筑设计。在看到许黟的图纸时,他们二话不说,拿着图纸修修改改,几日时间,就把完整的结构图给修改出来。
他们这般,给许黟省不少力气。
这时,颜曲月来告诉他,说盖房屋要用的建筑材料,也找到门路了。
许黟欣喜:“这么快?”
颜曲月笑颜道:“能提供得了这么多建筑木材的,盐亭便只有一家,我去问了,他家不行。我便让二庆去梓潼跑一趟,带来了一批木材回来。”
那木材她检查过,质量都不错,要的价钱不算高,可以做成这买卖。
除了木材,要用的石砖不能少,颜曲月本想直接找石砖厂订制,不过余秋林有更好的主意。
余秋林的娘子方彩衣的娘家村落,里面有不少村民都是做石砖的师傅,方彩衣说村里的石砖师傅都是在石砖厂里干活,拿的工钱低,干的活儿辛苦。
平日里厂里没活,便看哪户人家想要盖房子,修房子,他们便能接些散活,挣点家用钱。
因而,她来找颜曲月说这事,颜曲月觉得有道理,便应下了。
谈完这事,颜曲月拿出书信,高兴地对着许黟说:“对了,哥哥来信说他都考虑好了,要入股咱们的医学。”
第281章
八月初二, 宜动土。
一大早张铁狗就带着帮工人来到东郊,在一众粗汉中,有个文文静静的小书生夹在里面。
小书生在看到许黟和颜曲月时, 乖巧地行礼喊人:“干爹,干娘。”
颜曲月看到他,莞尔笑道:“安哥儿,快过来。”
安哥儿看看她, 又看看旁边的许黟。
许黟正眼眸柔和地看向他。
这块地买下来后, 许黟和颜曲月带着阿旭他们来视察过,这边地势平整, 周围有翻修过的痕迹, 杂草间, 能看到一部分没有被砍伐掉的低矮桑树。
许黟看到这些桑树,就决定将它们留着,等土壤贫瘠的问题解决, 不仅能种桑树, 还能种其他药材。
十几亩地,划出几亩用来盖房屋,剩下的十来亩地,圈起来围墙,多雇些干苦力的帮工,把这片地重新翻垦, 此时多花些心思,以后就能省很多麻烦。
张铁狗大大咧咧地喊了声:“黟哥儿, 弟妹。”就把儿子拽到旁边来, “秋老虎真热啊,咦, 你们带了好东西来?”
安哥儿在长个头,身形抽条,看着细细瘦瘦的。
被他拽着毫无反抗能力。
许黟哑然,瞬间有些明白安哥儿为何与他爹不亲近了。
他顺势从张铁狗的手下解救出来干儿子,拍拍他被抓得起皱的袍子,声音放柔道:“怎随你爹过来了?可吃过早食?我这儿带了阿旭做的紫苏饮,给你倒碗解渴。”
“我今日不用上学,吃过早食了。”安哥儿说着话,接过许黟递给他的碗,“多谢干爹,阿旭叔叔不在吗?”
许黟道:“他去招呼工匠们了。”
有工匠和工人们,许黟留在这里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今日是开工第一天,他和颜曲月都过来了。
颜曲月给张铁狗倒了紫苏饮,感激道:“张兄,最近怕是要多辛苦你来回跑了。”
“不碍事。”张铁狗把紫苏饮一饮而尽,擦了擦嘴角,乐呵呵地说道,“你们到时留阿旭陪我就成,弟妹和黟哥儿该去忙别的事就去忙,这里不用你们操心。”
盖这么大的房屋,没个几月半载的,竣工不了。
他去乡下找有盖房子经验的工人,每月有十贯钱,包一顿午时吃食,带荤腥,他们听了都很乐意过来。
这趟活干完,他们能得好几十贯钱,比劳作一年卖的粮食挣到的钱更多。
但许黟在听到这个工钱时,还是惊讶了,比起京都,盐亭这边的薪资膨胀速度还没那么快,一贯钱能买到的物什不少,十贯可以让一家几口人过上不错的日子。
张铁狗问他:“对了,黟哥儿何时出诊?”
他道,这次去雇工人时,路上遇到相熟的老主顾都来问他许黟这次回到盐亭,可还要再离开。
尤其是那些四处跑的商人们。
他们在外面,时常听到许黟的名号,知晓他每到一处,就留下不少好名声。都是夸赞许黟医术高明的,吃过他开的药方,十方九方药到病除,还有一方实乃神效。
得到许黟不会离开的答复后,便想着来找许黟看病。
这些日子,许黟都在忙着盖医学,还未曾开诊。听张铁狗说到有人想等着他出诊,他心里也有些想法。
毕竟短时间内这医学是办不起来了。
他想趁着这些日子,一面把医学教案给编写出来,一面开诊堂看病。
想好这些,许黟道:“再过几日,等这边稳定下来再说。”
张铁狗点头:“是不急,你们这次回来都没如何休息,还要忙着那么多事,够辛苦了。”
许黟笑着摇了摇头。
比起来,那些挥着锄头干体力活的粗汉们更加辛苦。初秋日烈,这么会功夫,那些在太阳底下干活的工人们,身上都流着热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