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美食店(100)
吃过一口,老人们评价起来。
“这个粥不错啊,里面的料还真不少呢。”
各人口味都不太一样,有人喜欢吃稠的;有人喜欢吃清水的。
金夏按照吩咐去打了粥,老人们都满意。
“一小碗粥,便宜还好吃,以后我们就来这里吃了,也别麻烦去煮早餐了。”
几个老人都赞同。
莫桐忙活了一批客人,稍微休息一下,看到老人吃着粥,也过去交流了几句。
“以前这家店好像不是你在开的哦?我记得我以前过来吃过的。”
莫桐笑着指了指墙上摆放的阿嫲的照片。
“以前是我阿嫲在这里开店,不过后来她生病,关店有七八年了。”
有个拿着报纸的老人拍着大腿,“我就说我来这里吃过。我一看报纸上写的,就觉得眼熟。”
“报纸?”莫桐很好奇,凑过去一看,上面介绍了莫阿嫲小吃店的故事。
这个故事勾起了莫桐的记忆,她想起来了,之前店里有个人记录了莫桐的话,到时候会写成文字,登上杂志之类的。
不过当时那个人说过,故事写了不一定会刊登的,说现在纸媒不好混。
所以莫桐一直也没怎么去在意这件事情。
莫阿嫲是喜欢表现的人,虽然死后选择树葬,但是阿嫲本性很张扬的。
她喜欢很多人的关注,这篇故事登出,就算看的人只有十个人,那也有十个人知道莫阿嫲这个人。
故事的结尾,写着莫阿嫲的名字,莫虹梅。
彩虹一样耀眼、梅花一样坚韧。当时莫阿嫲跟莫桐说自己名字时,是这么解释的。
“你是阿梅的孙女吧?做的东西跟阿梅做的一样好吃,哎,真让我怀念。”
报纸老人的话,把莫桐拉回神。
报纸老人碎碎念着:“可怜阿梅怎么走得那么早,现在孙女这么好。”
旁边的老人拍了一下报纸老人,“我说你啊,就别碎碎念这些话了,人家孙女听着怎么能接受,你真是的。”
莫桐摇着头笑了笑,“阿嫲走之前过跟我说了,‘我感觉我也快走了,活到快八十岁,我是真活腻了。’”
老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确实确实,是阿梅的风格,她本来也就这样。”
“是啊,阿梅确实天天说,‘怎么我还每天活蹦乱跳的,真是烦死了’。”
莫桐也跟着笑起来。
老人聊过天,吃完了东西,也就准备走了,莫桐要了一份报纸。
她盯着上面的文字看,不知道是不是文字的魅力,让莫桐情绪变得有些复杂。
后来莫桐找了空余的时间,把写着阿嫲的故事裁剪下来,用相框框起来,放在了阿嫲照片的隔壁。
邢晨过来的时候,一下子就瞧见了不一样。
店铺是她花心思改造的,每个地方都熟悉,有变化立马就看见了。
她仔细看,发现原来莫阿嫲照片多了文字写出来的故事,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很细致。
读过之后,邢晨感觉站在这里,多了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真好。”邢晨说,她跟莫桐对视,“我觉得我也要找个人给我妈写写自传才行。”
说实话,邢晨有时候都不敢跟自家老妈相处,毕竟是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开创的工厂,养了好多人,性格也很凌厉。
不过邢晨想的更实际,她摸着下巴思考着:“老妈的故事说不定能提升一下品牌效应啊,到时候我就能赚更多了。”
莫桐在一旁很无奈地笑了笑。
……
高晓颖按着手机的定位,七拐八拐地到达了目的地。
金夏在超市外面对高晓颖招手。
“你这个地方还真是不好找。”
“城中村嘛,都是这样的,这里房子也便宜。”金夏说。
虽然金夏不在那个饭店继续工作了,但她跟高晓颖还有联系。
主要两个人认知上同频,双方也没有什么好友。之前一起吃饭的那个炒粉同事,金夏都不联系了。
金夏也有一点私心,她跟高晓颖家庭都一样烂,她靠着毅力活到了二十岁,高晓颖还是十六七的年纪。
怎么说也多活了几年,金夏也会想着多照顾高晓颖一下。
到了超市还不是金夏的家,高晓颖还跟着金夏钻到一条巷子里,走了几分钟,又拐了一个弯,才终于到了。
两人爬楼,高晓颖着才见到金夏的出租屋。
单间,打开门就看见床,一张桌子和一个衣柜,满满当当的,只留下一个走道。
金夏让高晓颖脱鞋进去,高晓颖光脚进屋子,她往里面看,后面有个隔间,靠着窗户边有个台子。
上面放着酱油和一个零食罐子,这是金夏吃完了里面的话梅,洗干净用来装盐的。
只有一个锅,还有一个碗,很简单。
厨房旁边就是厕所了。
很干净明亮的一间房子,虽然小,但是金夏一个人住,足够了。
饭店宿舍的环境才不好,宿舍里面放着上下床,都是陌生人住一起,没有隐私,光线也没有这么好。
这里也没有别的可以坐的地方,她们两个都坐在了床上。
高晓颖说起饭店的事情,吐槽工作上遇见的神经客人,又吐槽主管的奇葩规定。
她滔滔不绝,把这段时间没见的所有话都说了。
过后她才问起金夏最近怎么样。
“忙着工作,闲得时候偷师学习。上次我们去了一趟农家乐,东西真好吃。”
对于金夏来说,只有女人的聚会太爽了,大家谈天说地,说起工作生活,还有小孩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