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陵观火(73)+番外

作者: 三月蜜糖 阅读记录

这样想着,陈棉已然走到他面前,按下毛笔,推开宣纸,冷静的坐到他对面,汪如意拿了东西去书房那边,回头又把门扣上。

虽然汪如意不知道陈棉究竟是何种地位,可看着诸葛青云对他都礼让三分的面上,估计来头不小,不关自己的事情,最好少去了解,为官之道,他还要好好学习。

“秦将军那边的事情,你都办妥了?”诸葛青云一副严父的神情,搞的跟陈棉很熟的样子,也是,他们都以元老的身份自居,跟那个站在高位上的人照相呼应,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拉着扯着骗着拐着让他做出选择。

事情还能怎么样,按照他们的意愿,一切妥妥的。

陈棉盯着他的脸,怒气提到了嗓子眼,只差一个触发点,便要喷薄而出。

“你要理解我们,也要理解你父亲,我是说,皇上,这样的局面摆在这里,时间对我们来说必须要争取,秦观在没有做出选择之前,你必须拢住他,世间最可靠的结盟,除了联姻,我想不出别的。”

诸葛青云说的理所当然,这当然是他们几个人一早的计划,只不过提前推进了而已。

这些日子意外太多,尤其是这个宋缺,完全不受控制,胡作非为,肆无忌惮的去找各种谭相和两位诸葛的案例,丝毫不顾及会不会有人察觉,会不会连累到他们,连累到陈棉。

他们必须使事情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在一切还没错的离谱的时候。

诸葛青云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宋缺一个瘦巴巴,满嘴脏话,行为举止十分怪诞的人,他相貌堂堂,风流诗气的陈棉,怎么会突然对她改观,突然就为了她不惜惹怒他父亲,做出这样混账的事来。

如果不是他极力抗婚,他们也不必大费周章将宋缺投到狱里。关键还得想几个冠冕堂皇,又不至于罪孽滔天的行径,整理卷册出错这样的小事,也轮得到御前小太监亲自去督办。

诸葛青云微微皱眉,这步棋,越走越难了,越靠近那个位置,似乎莫名横生的阻碍就会突然冒出来,让你猝不及防。

☆、第六十六章

“你跟仁平郡主一旦成婚, 意味着你在朝堂上得到最为有力的靠山,毫不夸张来说,整个京城御林军的调配, 以及边关将士对你的支持,这是最难得到的,谭怀礼之所以迟迟不肯动手,一来没有你的下落,但是现在他知不知道是你, 我们都无曾知晓。

二来, 秦观并未表明自己会给与他帮助,万一秦观站在皇上这一边,他要想真的造反,也得看有没有这个能力。

兵符不在手上,说什么都是虚的。朝廷上徒有的那些帮派,说到底, 墙头草的占多数,谁赢谁输, 只在最后一刻。”

诸葛青云站在那里,不自觉想起多年前那一幕, 厮杀声, 呼喊声, 逃命求救声,他跟诸葛卧龙一样,都是书生, 志向远大,不同的是,他比诸葛卧龙更加下得了狠手。

两人在曹知府府里那一番明讽暗讥,也不纯粹是做戏,诸葛卧龙对他的恨意,如果抛却大局,绝对能老死不相往来,这件事,还是因为一个女人。

本来诸葛卧龙是主张怀柔政策,希望能够兵不血刃解决这一切,可是早已经投靠孝慈太后的诸葛青云,绝对不会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几乎是瞒了诸葛卧龙,当日七皇子府上那场屠杀,他知道,而他确实不知晓。

只不过,都是为了当今皇上的利益,想法不同而已。

否则,他完全可以提前告知沐贵妃,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于是,在皇上崩逝,七皇子被诛杀之后,沐贵妃香消玉殒,魂归天际。

诸葛卧龙也萧条了很久,最后不顾孝慈太后的执意挽留,去江湖里放逐自我了。

从此京城的朝堂之上,便只有一个诸葛大人,再无人敢提及诸葛卧龙。

“我只问你,宋缺何时能放出来,按照你们所想的,所期待的,我已经乖乖去将军府提亲了,如果她有任何损伤,别怪我最后跟你们鱼死网破。”陈棉将桌上宣纸一扫,连着那砚台毛笔,哗啦啦全落了一地,好不热闹。

“陈棉,你是君,她是臣,我再明确告诉你,她跟你,根本就不可能,我们不会让一个对你充满恨意的人留在你身边,一丝一毫的风险都不能冒,况且,她与你的社稷来说,只有害处,并无任何帮助,你还是早点死了这份心,安安稳稳准备跟仁平郡主的婚事,笼络好秦观,是你能做的,到现在为止,我能想到的你能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诸葛青云那圆圆的脸此时严肃而认真,他不是在开玩笑,也没心思跟陈棉开玩笑。

如果最后的结局,不是胜利,那便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我要去看她。”陈棉像一条被抓住的蝴蝶,扑棱着翅膀想要争取最后的自由,诸葛青云两撇胡子一翘,果断干脆。

“不行。”

距离婚期还有一段日子,在这之前,任何变故都有可能,尤其是谭相,秦观嫁女儿,京城头号大事,如果这时的谭相还想不清楚,那是真的糊涂,所以,他们必须时刻保护好陈棉,性命无虞,才能进行下一步计划。

对于陈棉而言,十几年的自由仿佛一下子全都被收归回去,他呆呆的立在那里,头一次感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这样无能,任人摆布,死鱼一样的意味,让他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

秦川是个好女孩,只不过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一种,她活泼可爱,自信娇蛮,这样的女孩充满朝气,让人不自觉想靠近。

可是靠的太近之后,又会觉得烤得慌,热辣辣的想要离开,而宋缺就像一潭清汪汪的水,平时木愣愣的摆在那里,不觉得有多招人,可这水不浑不浊,渴了能喝,累了能躺,陈棉想,自己前些年,怎么就没这个觉悟呢。

明明一墙之隔,明明整天一起打打闹闹,当年普贤寺修行,又赚足了单独相处的机会,可是自己都做了什么。

每日里忙着约见各个香客,饮茶品诗,附庸风雅,顺便凑巧了牵牵小手,香个嘴巴,日子过得逍遥快活,有空没空还能跟宋缺调侃几句。

山上虽苦,有这些莺莺燕燕,却觉得更加多彩了些,直到后来,她走了,陈棉又去了一会红花楼,新的花魁,老的嬷嬷,别人吵吵的热闹,他却再也提不起兴趣。

托人各方打探了她的消息,得知她竟然在潍州参加科考,二话不说,从库房里取了钱便屁颠屁颠跟着去了,那时候他刚知道自己身份,心里也是苦闷无处发泄,对于宋缺来说,也不知道到底存了什么想法,自责,内疚,想念,也许还有更多,他不能再想,只想着快些找到她。

他赶到潍州的时候得知宋缺刚启程,于是客栈也不住了,换了几匹快马,一路狂奔,终于在一个花红柳绿的日子里,她跟他相遇了。

那场景至今都觉得好看,一艘乌篷船,杨柳依依,湖水荡漾,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子中间,她穿着一身男装,头发梳起,满脸迷茫的被推着往前走来,就对着船的方向,眼看就要上船,可不知哪个没长眼的,一把推去,他陈棉大展身手的时刻来了,美人在怀,可惜,没等他含情脉脉,他便一把推开了他,甚至嫌恶的拍打着自己的衣服。

陈棉收回思绪,漫不经心说道,“照顾好她,别让人有可乘之机。”

在诸葛青云听来,无非是保护好宋缺的安全,谭相还是有可能对她怀恨在心,恨她阻了自己的视线,没能及时把陈棉除去。

可陈棉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么简单,万一他把她救走了呢,万一宋缺知道自己成亲了,恼了自己呢,万一她走了再也不想见到自己,那可如何是好,牢里虽然不好,总归能将她困在这里,也好,等他安定下来,再去跟她解释清楚。

心里这些小算盘,是决计不能让诸葛他们知道的,谁都看宋缺不顺眼,谁都以为宋缺没准会忍不住杀了自己,毕竟头顶的雷,她帮着扛了。

上一篇: 世子公主恋爱记 下一篇: 琴师这朵花儿